作者:馬光醫療網
你是INTJ還是ENTP呢?還是辯論家或者守護者呢?這是網路很流行的性格分類MBTI,是一種人格屬性分類的心理測驗,正巧中醫也有五行人格的屬性,讓我們來看看會有怎樣的火花吧!
作者:陳菁兒醫師
「醫師你說喝含糖飲料兩個小時不能長高......」 「那改喝乳酸飲料可以嗎?」爸爸問 No No No ~ 菁兒醫師特別提醒大家 很多家長以為「這些比較健康」,但其實糖量爆表!
作者:阿包醫生
雞蛋是家家戶戶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之一,但你知道嗎?一顆小小的蛋,若保存或處理不當,也可能藏著健康危機。前陣子就有新聞報導,一名女童因接觸生雞蛋後未洗手,竟感染沙門氏菌高燒不退,讓許多爸媽聞之色變。到底雞蛋該怎麼挑、怎麼洗、怎麼煮,才能吃得安心?今天就帶大家一起把「雞蛋安全守則」好好學起來!
作者:馬光醫療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做為秋天第三個節氣,白露節令開始後時序正式進入涼秋,夜涼水氣到早晨就會凝結成白色的露珠,掛在樹葉和葉尖上,可見晶透露珠,秋天屬於五行中的金,金的代表顏色即白色,將秋天早晨裡隨處可見露水的現象取名為「白露」即為這個節令的命名由來。
作者:馬光醫療網
隨著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眼睛健康問題逐漸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其中,乾眼症已成為最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視力受損。
作者:陳長聖醫師
近十年來,大量的研究,暗示3C螢幕的長期使用,會造成大腦功能變化。在先前大規模的美國研究,已經說明兒童長期大量使用螢幕觀影或使用社群,增加憂鬱、注意力失調、暴力行為之風險。
作者:馬光醫療網
處暑,意指「暑氣至此而止」,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落在每年 8 月 23 日前後。此時炎夏的酷熱逐漸退去,氣溫漸降,早晚微涼,標誌著由盛夏向初秋過渡的時節。白天仍有餘熱,日夜溫差漸大,濕熱與初秋涼氣交替,極易使人體出現調節不及的反應。
作者:馬光醫療網
痛經(經痛)是每個女性最煩惱的事情,月經來了痛、月經遲遲未到又很焦慮,讓中醫師一起來幫你股好每月好朋友,讓妳月月順暢生活更順遂。
作者:陳長聖醫師
失眠是什麼?失眠是一整天的身心議題,晚上睡不好,白天無精打采、工作學習難以專注、甚至可能情緒比較容易被「挑起來」,影響人際關係。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
作者:馬光醫療網
隨著一年四季的推移,在大暑過後,便來到「立秋」節氣。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標誌著秋天的開始。一般來說落在國曆8月7~9日,今年(民國114年)的立秋在8月7日下午1時51分。
作者:長庚兒科教授 徐任甫
母乳,是給寶寶最天然的營養起點,更是媽媽給孩子最深的連結與守護。支持母乳哺育,需要理解與陪伴,更仰賴家庭與社會共同參與。響應世界哺乳週,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邀請各界攜手合作,讓哺乳的價值深入每個角落。
作者:馬光醫療網
台灣是名符其實的水果王國,一到炎炎夏日,水果種類百花齊放。西瓜的清涼退火、芒果的芳香濃郁、鳳梨的酸甜開胃,更不要說還有誘人的荔枝、龍眼、香瓜...等許多令人食指大動的夏季水果。
作者:張瑜芹
乳癌是現代女性面臨的重要健康問題,當診斷出乳癌時,很多人都會擔心一個問題:「乳癌第幾期要切除?」其實,乳癌的治療方式會隨著病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分期是治療計畫的關鍵指標之一。
作者:張瑜芹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妳們是否曾經被身邊朋友推薦使用月亮杯,卻不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個看似環保又經濟的生理用品,其實並不是萬能解方喔!今天瑜芹醫師要來告訴大家,哪4種人最適合使用月亮杯,以及使用前必須知道的重要事項!
作者:張瑜芹
妳是否曾經想過,那些讓人愛不釋手的甜食、手搖飲,竟然是婦科疾病的隱形殺手?今天瑜芹醫師要來告訴大家,為什麼過量攝取糖分會引發婦科疾病,讓身體陷入慢性發炎的惡性循環!
作者:阿包醫生
現代社會盛行速食文化,不僅速食店,就連早餐店、便利商店、路邊攤都可見炸雞、薯條、鹹酥雞等炸物的蹤影,這類食物早已成為孩子早餐、放學後常見的零食與宵夜選擇。
作者:馬光醫療網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俗語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描繪了此時氣溫節節攀升的特點,還說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表示這個時節又濕又熱,彷彿置身蒸籠般的感受。
作者:馬光醫療網
「喝咖啡,吃甜食,搬重物,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電視廣告強力的放送,讓大小朋友對於廣告台詞朗朗上口,也讓我們對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如:胸口後灼熱感(火燒心)、嘔酸水等有了初步印象,但胃食道逆流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只有這樣嗎?
作者:阿包醫生
又傳陸製有毒物品,這次是兒童拖鞋,銷量前10名的商品經抽查,有25雙鄰苯二甲酸酯超標,平均超標倍數達365倍。
新竹市小森林兒科診所(關埔)院長
專長
一般兒科、兒童感染、健康篩檢、兒童發展
學經歷
新竹市小森林兒科診所(關埔)院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住院醫師、兒童發展與健康篩檢服務認證醫師、台灣感染症專科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會員
作者:祁孝鈞
小朋友天性好動,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生撞到頭的情況,大部分的頭部撞擊並不會對腦部造成嚴重傷害,正確的處理和冷靜應對能幫助孩子快速恢復。醫師告訴你如何辨別輕重傷害?何時應帶孩子立即就醫?
作者:祁孝鈞
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哭鬧,當父母的很容易就理智斷線、情緒大爆炸,當大人小孩的情緒都失控,事情就更不可收拾... 身為父母,到底該如何面對、處理孩子的哭鬧?祈孝鈞醫師整理了7步驟,爸媽們可以試試看。
作者:祁孝鈞
孩子在5~8個月會接種卡介苗,剛打完還沒事,可是過了一個月後注射處卻漸漸紅腫起來,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小傷口的樣子,看了醫生又說觀察就好,到底甚麼時候可以觀察?甚麼時候需要治療?觀察期間要注意甚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該怎麼辦。
作者:祁孝鈞
首先,這篇文章並不是要告訴你如何讓孩子不買玩具,因為即使是身為大人的我們,也有很多時候會想買一些自己不是那麼需要而只是想要的東西,當然孩子也是一樣的,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很合情合理的,所以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如何同理孩子,以及引導孩子選擇自己喜歡且適合自己的玩具。
作者:祁孝鈞
隨著國人生活水準提升、飲食日漸西化的結果,除了成年人體重過重的比率逐漸上升,在門診也常看到體重過重這些「肉肉的」孩子。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終止兒童肥胖委員會指出, 全球過重或肥胖嬰幼兒 (0 至 5 歲 ) 人口,從 1990 年的 3,200 萬人增加到 2016 年的 4,100 萬人。而我國2017年依據教育部學童體位資料顯示,國小學童肥胖比率也高達 14.6% ( 男童 17.0%、女童 12.0%) ;而國中生肥胖比率更有 16.9% ( 男生 20.0%、女生 13.4%)。
作者:祁孝鈞
身為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得跟大樹一樣高,但其實孩子的發育只要在成長曲線內穩定成長都是正常的,父母不必過於擔心,小兒科醫師祁孝鈞也列出12項重點,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