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比如說一般感冒的鼻病毒、腺病毒或流感病毒等等,甚至腸病毒和腸胃炎的病毒如輪狀或諾羅病毒在初期病毒量高時都有可能藉由呼吸道傳染,我們戴口罩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這類被飛沫傳染的機會。
然而,因為病毒的顆粒實在太小了,病毒大小範圍在20-300nm左右,比PM2.5還小得多(註),所以其實我們戴的口罩大多無法阻止病毒的穿透,而是藉由隔絕飛沫的小顆粒來達到減少被傳染的效果。為了有效隔絕這些飛沫的傳染,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選擇口罩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註:PM2.5的「2.5」則是指懸浮粒子之氣動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2.5μm=2500nm)
紙口罩
紙口罩常在醫院或公共場所的入口處提供,薄薄一層紙其實保護效果實在有限,只能隔絕比較大的飛沫顆粒而已,而且很容易被自己的呼吸或口沫弄濕,保護效果只能說只大於鼻毛了勝於無,如果要進入醫療場所或人多的公共場所,建議還是自備口罩比較實在。
布質口罩
一般布質口罩孔洞大隔絕度不佳,無法有效隔絕病毒飛沫傳播。通常只適合在打掃或騎車時隔絕飛揚的沙土或灰塵。不建議做醫療使用,每次使用後也必須要清洗晾乾。
海綿口罩
與布質口罩相同,海綿口罩的孔洞太大,無法隔絕細菌病毒,會飛沫的隔離效果也很差,頂多使用於出入酒店遮臉阻擋顆粒較大的灰塵花粉等等。
不織布口罩
這類就是常常看到診所或醫院的醫護人員佩戴的口罩,這種醫療口罩通常分三層: 外層:一般來說是有顏色的那面,材質為PP防潑水材質,可阻隔飛沫或血液附著 中層:特殊濾網,可阻隔細菌、粉塵 內層:一般是白色的那面,材質為柔細纖維,可吸收汗水、油脂 此三層的構造約可以過濾八~九成的飛沫微粒,由於此種口罩戴起來不會太悶熱,比較適合一般成人及小朋友使用,因此使用得最廣泛,建議家中可以買一盒備用,當有呼吸道症狀、前往流行區域、進入生物實驗室、接觸動物或畜產工作者、出入醫療場所或人多的公共場所時配戴使用。
活性碳口罩
須注意活性碳口罩有兩種,一種其實就是醫療不織布口罩多了一層活性碳的加工層,加了活性碳主要是用以吸附空氣中的有機物質及減少異味吸入,因為多了一層,吸附異味的效果效果比一般的不織布口罩稍微好。但另一種沒有衛署醫器製壹字號的,單純活性碳口罩阻隔病源的效果就比較差,只用於吸附揮發性的有機溶劑與空氣中的雜質,因此適合騎車粉刷或噴灑有機溶劑的時候使用。
N95口罩
N95口罩為通過美國疾管局所屬之國家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進行根據42CFR Part 84方法驗證合格之防塵口罩。採用直徑300nm (0.3μm=300nm)的食鹽顆粒(NaCl)測試,其濾材效率95%以上,微粒貫穿率(penetration)不能超過5%。隔絕效果好,但戴起來只有一個「悶」字,呼吸吐氣皆會有很明顯的阻力(註),一般民眾並不需要配戴N95,只有接觸高傳染風險病患的醫護人員或在醫院擔任看護員等人才需要。 (註) 市面上有許多「號稱的N95」口罩,如果您戴起來輕鬆愉快沒有呼吸不順的感覺,那您買到的95%可能是假貨。
歐盟FFP系列分級
與N95的差別是規格的不同,分類是依據歐盟的呼吸防護具驗證,簡易型口罩分為FFP1、FFP2與FFP3三級。其濾材最低過濾效率分別為80%、94%、97%。
其他注意事項
所有口罩使用一次均需拋棄,也請丟入垃圾桶不要放入紙類回收。
而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立即更換:感覺潮濕、呼吸不順暢、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跡或飛沫等異物、口罩損毀。 除了上述種種之外,戴口罩的時候要記得確實的遮住嘴巴和鼻子,並把鼻部的金屬壓條壓緊貼合面部,常看到小朋友戴口罩的時候沒壓緊,戴口罩若不密合,呼吸空氣將從不密合地方進入就沒保護效果了,更常見的錯誤就是真的只戴「口罩」,只戴在嘴巴讓鼻子露在外面就一點效果也沒有了啦!
參考資料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
感染控制雜誌 Balazy A, Toivola M, Adhikari A, et al: Do N95 respirators provide 95% protection level against airborne viruses, and how adequate are surgical masks? Am J Infect Control 2006; 34:51-7.
本文章轉載自《祁孝鈞醫師》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