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
在現代醫學的領域中,基因檢測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你可能聽過朋友或家人提到這項技術,但是否真正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在醫療上的應用呢?本文將帶您深入探索基因檢測的世界,尤其是在癌症預防和風險評估方面的應用。無論您是一名關心自身健康的讀者,還是對基因科學感到好奇的人,我們將簡單易懂地解釋這一複雜主題,幫助您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遺傳風險,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采取積極的措施,讓癌症遠離您。現在,讓我們一起揭開基因的神秘面紗,探索家族癌症遺傳基因的秘密。
作者:馬光醫療網
每逢九月,涼意初來乍到,除了提醒自己加添衣物,維持體外的保暖,體內更要努力補充能量。而剛好的螃蟹產季,就是許多老饕食客引頸期盼,食指大動補充體力的大好時節。
作者:曾郁文
憋尿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對身體都不好,不僅可能造成尿道感染,甚至更進一步傷害到腎臟,特別是對於女性更是常見。星幸福美學診所院長曾郁文醫師提醒,不論再忙都應記得上廁所,以避免感染情況發生。
作者:阿包醫生
訓練寶包睡過夜不簡單,每個孩子的狀況也不盡相同,以小包哥哥來說,大約 3 個月大時就能睡過夜,但卻在 1~2.5 歲期間出現夜驚、夜啼的狀況;小喵則是在 1 歲左右漸漸能睡超過 7 小時。不過,兩個孩子的訓練方式大致相同。
作者:馬光醫療網
即便炎炎夏日已經來到尾聲,但剛從休眠中醒來秋老虎使得南台灣的炎熱氣候依舊持續,人手一杯冰涼的手搖飲似乎成為南台灣民眾的日常,這樣的生活方式無形中侵蝕著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卻因為「身在此山中」而不自知。
作者:馬光醫療網
「白露」是秋天第三個節氣,約在國曆 9 月 7 日~ 9 月 9 日左右。曆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凝而為露,故名白露。」說明自此節氣開始,天氣逐漸轉涼,清晨露水會凝結成一顆顆晶瑩透白的小水珠,所以稱作白露。
作者:郭安妮
1 名年約 37 歲的婦女長期飽受反覆尿道膀胱炎之苦,不但血尿、小解時會痛,腸子也經常性脹氣,不論注射抗生素或吃藥都無解。日前因高燒住院,醫院為她抽血檢查時發現白血球數超標,血液裡滿佈細菌,同時檢查出她子宮裡長有 7、8 顆大小不一的肌瘤,其中 1 顆大約 8 公分大,向外壓迫到膀胱和尿道,造成頻尿、排尿困難;另 1 顆壓迫到腸子,造成腹脹不舒服,因此立即為她安排手術切除肌瘤,才終於根除了這位婦女的長期之痛。
作者:尤稚凱
一名中年女性長期左臉麻痛,不但影響食慾、說話也口齒不清,並伴隨肩頸疼痛與頭痛,卻一直被當成三叉神經痛來治療,也未見任何成效。直至求診於菁英診所復健科尤稚凱醫師,才被確診為頸椎退化性關節炎,且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耳大神經的源頭,於是產生左臉麻痛。為了同時解除神經壓迫並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尤醫師選擇施予增生療法,兩次治療後惱人的症狀終於消失。
作者:阿包醫生
寶包愛吸手或奶嘴嗎?回想起 11 年前小肉包剛出生時,琦琦花許多時間親餵母乳,讓他無法接受奶嘴的安撫,既使奶嘴換了各式形狀與口味也不買單,但隨著長大他逐漸喜歡吃手,而且是吃到「愛不釋手」的程度。
作者:Dr. E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全台從上到下都貫徹戴口罩、勤洗手的防疫措施,使得往年都大流行的腸病毒、流感疫情大量減少,反而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大流行,但近期,「腸病毒」卻悄悄逆襲當中,而且大多兒童身上都無抗體,若真的捲土重來,後果恐怕...
作者:Dr. E
一個 1 歲多的男童因為前一天滑倒撞到頭部後開始噁心嘔吐,到急診室後經過醫師診視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掃描,並沒有發現異常。因為持續嘔吐,考慮腸胃道疾病,安排了腹部 X 光,意外發現有 5 顆相連在一起的「白亮球形異物」在腸道中。
作者:Dr. E
連續四天的清明連假即將到來,為什麼醫界如此擔憂?17年前 SARS 防疫崩潰與和平醫院封院就發生在四月清明節假期過後,因為人潮的聚集與流量頻繁,導致病毒迅速且大規模的擴散。在武漢肺炎確診人數突破三位數之後,此時是相當關鍵的時刻,「急診室小兒科醫師Dr. E」也分享了一段文章,呼籲大家切勿掉以輕心......
作者:Dr. E
典型腸病毒的疹子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臀部,口腔潰瘍主要分布在口腔後半部和軟齶處。圖片中證實感染腸病毒 71 型的幼童,疹子的分佈除了四肢外,軀幹和臉部同樣佈滿疹子;口腔潰瘍位置不是在後半部而是長在舌頭,以上表現都跟典型腸病毒表現不同。
作者:Dr. E
在小兒急診室十多年來,遇過無數急產的新生兒,印象最深的不是 800 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或是其他出生後立即需要急救的寶寶,而是一個急產但十分健康的男嬰,他出生前的過程十分特殊,特殊到至今無法忘卻。
作者:Dr. E
腸套疊 (intussusception) 指的是近端腸管凹陷入遠端腸管,簡單說就是 「腸子卡住了」,也是腸道阻塞的一種。若不及早處理,容易發生腸壞死、腸穿孔,最後變成腹膜炎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