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認識寶寶的壓力&煩惱

小孩也會得憂鬱症?臨床研究指出,雖然完全符合憂鬱症診斷的孩子不多,但有憂鬱情緒傾向的比率近年來卻是直線上升,竟高達20%〜40%之多。寶寶不是無憂無慮的嗎?他們會有哪些壓力和煩惱?面對不擅表達情緒的幼兒,父母又該如何覺察與處理他們的情緒障礙呢?
認識寶寶的壓力&煩惱

透視寶寶的壓力&煩惱
其實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會面臨各種壓力與煩惱,但由於嬰幼兒對自身情緒的覺察力與表達能力都尚未成熟,父母往往不得而知,因此經常容易被忽略。

 5歲以下的寶寶會有哪些壓力與煩惱呢?讓我們跟著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王加恩一起透視孩子的內心世界吧!
 
1歲以下寶寶
何謂嬰兒創傷?
剛出生的小嬰兒會有什麼煩惱?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其實在寶寶離開媽媽子宮的那一剎那起,就會產生一股強烈的失落感,因為本來子宮裡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熟悉且舒適的,出生後則面臨一個全然不同的環境(如:離開熟悉的溫度、開始會感覺肚子餓),精神分析學派把這種失落感形容為「嬰兒的創傷」。
 
由此可知,這階段孩子的壓力與煩惱,與他們適應外在環境的過程有關,主要圍繞著吃、喝、拉、撒、睡…等環節,包括:肚子餓了有沒有人餵、尿布濕了有沒人幫他換、哭鬧時有沒有人來理他…等等。
 
專家說:
1.即刻給予回應
由於1歲以下的寶寶並不具備生活自理的能力,也尚未開始發展口語表達,因此日常生活需求的照顧非常仰賴照顧者的敏感度,雖然不需過於焦慮與緊張,但是當寶寶一有需求時,照顧者是必須有所反應的,即使知道寶寶目前並沒有任何急迫的需要,也至少發出一點聲音來回應寶寶,如:「喔喔喔…媽媽知道了喔…」。
 
很多人主張寶寶哭鬧時就讓他哭,不要馬上過去抱他,但王加恩心理師認為, 1歲以前比較不建議這麼做,最好不要讓寶寶生理上的不適感影響其心理層面的發展。
 
2.照顧自己,保持鎮定
媽咪首先要把自己照顧好,身心都調整到良好的狀態,才有能力照顧孩子,尤其在迎接第一個孩子,或是剛生下老二、但老大還不夠大的時候。不要因為沒有照顧小孩的經驗就過度焦慮,因為一旦過於緊張,媽媽自身的情緒就會讓她失去「感受孩子需求」的敏感度,導致一味窮緊張、孩子一哭媽媽也跟著心亂的惡性循環。
 
3.避免一個人帶孩子
在帶孩子這件事情上,媽咪也要盡可能的尋求協助,包括自己和先生的時間調配,長輩、坐月子中心,或其他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忙…等,不要只有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尤其在一開始的時候。這對於平常較為神經質、家庭關係緊張,或有產前、產後憂鬱症傾向的媽咪來說,格外重要。
 
13歲寶寶
獨立vs.分離焦慮
1歲後的寶寶開始會走路、說話了,也喜歡運用他們有限的能力去探索這個世界,漸漸地,他們開始走出媽咪的懷抱,學習獨立。
 
然而,非常矛盾的是,1歲半〜2歲半也是分離焦慮的高峰期,孩子在這時候雖然知道:「我會走路了,我可以離開媽媽、自己走遠了」,卻也同時意識到自己和媽媽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會出現一種「依戀」和「獨立」的趨避衝突,既想要獨立,又不願和媽咪分開,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剛學會走路時,總是頻頻回頭看媽咪還在不在。
 
其實,這時候的媽咪也有著同樣的矛盾,本來抱在懷裡的孩子,突然間不再那麼受控制了,一方面希望他發展得好,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受傷,會歷經某種空巢期的感覺,心態上也需要調適。
 
專家說:
1.「孩子別怕,媽媽會一直在。」
王加恩心理師指出,這個階段的孩子必須學會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往前走沒關係,我的媽媽一直都會在,不會因為我走遠一點就生氣或傷心,以為我不要他,他就不要我」,孩子必須一次又一次地經驗到這樣的感受,才能夠放心地獨立,如果媽咪能夠提供孩子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3歲以後他們通常就能順利度過這個矛盾的時期,開心地走入團體生活。
 
2.過度嚴厲vs.過度忽略
對於孩子來說,探索世界是非常開心的事,但很多家長常因為擔心而過度保護孩子,還沒犯錯就先加以保護,總想提供孩子一個完美的環境,但不論是消極的禁止或是積極的過度幫忙、講大道理,都是在增加孩子的壓力,而過度嚴厲與過度忽略,更是戕害幼兒心靈的教養態度。
 
王加恩心理師表示,有些家長因為擔心孩子受傷,在面對孩子不當的探索行為時,往往抱持著一種「讓他嘗嘗苦頭,以後才不敢」的心態,給予過於嚴厲的管教。例如:孩子玩打火機,就抓孩子的手去碰火;孩子爬高,就拿水管打他,某些經歷過這般管教的孩子,甚至一看見家長生氣就開始發抖。建議家長在教養時千萬不要存有這樣的心態,讓孩子面臨「雙重壓力」,一方面對探索行為的不確定性感到害怕,另一方面還得承受家長的情緒。可以更有耐心地用「你是不是很好奇,我們一起來試試看!」的口氣和態度,讓孩子感受到信任與尊重。
 
至於過度忽略,則是一種「不管、不教、隨便他」的放棄態度,特別是在孩子很頑皮、而家裡又不只一個小孩時,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情形,這類型的孩子因為缺乏關照,將來很可能會發展成黏人、愛哭、退縮,嚴重缺乏安全感的性格。
 
3.維持良好夫妻關係
有了孩子後,父母的眼光通常都會聚焦在孩子身上,當孩子一走遠,心中就會出現強烈的不捨感,覺得「孩子好像不那麼需要我了」,彷彿頓時失去可以付出的對象。
 
王加恩心理師提醒父母,夫妻間的感情一定要夠好,因為彼此才是對方最重要的情感需求來源(而非孩子),如此一來,在孩子需要獨立的這個時候,父母才能做到尊重與扶持。很多孩子到了34歲,該有自己的房間、自己睡的時候,家長都會反映孩子還無法獨立,但深入了解後往往發現,其實是家長自己不能接受、捨不得。
 
爸比媽咪一定要時時提醒自己,雖然孩子實在太可愛了,但時候到了還是要放手。否則對孩子來說,如果感覺到父母的眼光都放在他的身上,那會是一種壓力;而倘若發現父母的感情沒有他想得那麼好,那更是一種壓力。
 
35歲寶寶
學習壓力
以皮亞傑的理論來看,35歲的孩子已進入「前運思期」,開始具備較複雜的思考及學習能力,按理說,這時候的孩子是非常樂於學習與探索的,但往往因為家長過於龐大的期望、甚至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使得孩子的學習環境被一股說不出的壓力給籠罩。
 
舉例來說,許多媽媽從孩子就讀的幼兒園就開始慎選,具競爭力的英語、才藝課程是必備條件。讓孩子接觸多元經驗固然好,但如果程度拿捏不當,對孩子也是一種負擔,例如:學英語後經常要在大家面前表演,如果頻率和強度過了頭,也會是很大的壓力來源。
 
同儕間的競爭、比較
45歲的孩子已經開始發展同儕關係了,開始會出現一些比較、競爭的心理,以及羞愧、同理的能力,舉例來說,以前做錯事只會大喇喇的哭,3歲以後的孩子,可能就會因為在意同儕的觀感而努力辯解,或者因為覺得很丟臉,而讓情緒拗在那裡不能釋懷,形成煩惱與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處裡衝突的方式,男生多半還停留在肢體攻擊行為,而在女生的群體裡,則已經開始出現一些言語攻擊與關係攻擊行為(如:我們一起不要跟她玩),已經不是單純的推推打打、搶玩具了,被排擠的孩子會感到傷心,也會對她造成生活上的壓力,雖然這是一種發展上的必然,但這樣的過程若重複得太嚴重,也會引起臨床上的關注。
 
專家說:
1.勿放大問題行為
父母對於孩子的問題行為必須要有良好的敏銳度,理性分析背後原因,並考量孩子的心情。但是在孩子的面前要避免過度焦慮,也不要只因為幾次偶發事件就太過嚴肅、緊張的看待,否則孩子的問題行為反而會被定型(孩子已經知道這樣不好,父母的放大會讓他覺得自己好像真的這麼糟糕),形成長遠的不良影響。
 
2.避免過多的建議
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一下子提供他太多問題解決的方法,會有兩個副作用,首先會養成孩子過度依賴父母的習慣,將來遇到問題就會習慣性的覺得自己找不到方法,一定要靠父母的幫忙;其次,會讓孩子缺乏自信,覺得:「因為我做得不好,爸媽才會一直教我」。
 
王加恩心理師建議爸比媽咪們,教養孩子的步調要「慢一點」,先讓孩子想想看有沒有好方法,即使他想出來的方法並不好,也要鼓勵他「願意去想」的態度,如果你覺得他的想法有60分及格,就讓他去嘗試,試過了再修正,「永遠要記得,父母只是鷹架,支撐孩子往上爬,但絕不可以拖著孩子爬!」
 
3.區辨「欣賞別人」與「比較」
大家都知道拿孩子跟別人比較不好,但很多父母會說:「如果不比較,我要怎麼教他學習別人的優點?」,王加恩心理師認為,帶著孩子欣賞別人的優點跟比較完全是兩回事,欣賞別人的說法可以是:「哇!你看那個哥哥很棒,媽媽跟他說不可以大聲講話,他就馬上安靜下來了耶!」,但是抱持著比較心態時,就會變成另一種語氣:「你看!人家的媽媽叫他安靜,他都有聽話,不像你這麼不乖!」,指責和否定在這時候就會出現,所以父母開口前,一定要靜下心,好好想一想。
 
4.孩子遭人排擠時…
現代孩子的同儕互動經驗普遍較過去來得少,所以提供足夠的經驗是很重要的,當父母發現孩子被人排擠或人際關係不好時該怎麼辦?
 
王加恩心理師認為,處理方式依孩子的性格特質而定,如果是害羞型的孩子,父母要多製造他和同儕互動的經驗,此外,內向孩子的人際互動需要結構,因此很適合把別的孩子邀請到家裡來玩,以利父母安排每個時段該做什麼,減少缺乏內容安排、純粹社交、容易讓孩子不知所措的場合。
 
倘若孩子是因為想吸引別人的注意,而出現一些不當的舉動(如:攻擊性言語),以致遭人排擠,父母就要引導他用別的方式獲得注意,例如:以幽默的笑話來代替髒話,或是請老師多提供孩子表現能力的機會。
 
當煩惱變成情緒障礙
若是上述壓力與煩惱在各個階段都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讓孩子不管在自我認同、安全感、學習及同儕關係…等各個面向都沒有獲得良好的發展,長期累積下來,就有可能引發情緒障礙問題(如:兒童憂鬱症或兒童焦慮症)。如何判斷孩子可能有情緒障礙問題呢?
 
情緒障礙的臨床症狀
1.情緒症狀
.心情低落、無精打采
.易怒或容易失去耐心
.對日常事物失去興趣
.過度害怕擔心或過度壓抑
.過度罪惡感、低自尊
.缺乏自信、猶豫不決
.情緒忽高忽低、不穩定,或情緒平板、彷彿沒有情緒
.容易感到疲累無力,活動量減低
 
2. 認知障礙
.對外界充滿敵意
.對外界失去信任與希望,甚至出現自殘想法
.缺乏問題解決技巧
.負面自我概念
 
3.人際關係困難
.社交的孤立
.人際技巧困難,無法建立或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4. 不適當的行為
.過度的反抗與攻擊行為
.愛頂嘴、沒禮貌、說謊
.拔毛或不正常飲食行為
.自殘行為
 
5.  學習能力障礙
.注意力渙散
.記憶力變差
 
6. 生理狀況
如:頭痛、腹瀉、便祕、失眠、胃口差、生長速度減緩…等
 
如何協助情緒障礙的孩子?
1. 父母的自我覺察與改變
靜下心想一想,孩子的生活環境出了什麼問題?你是否長期給予孩子無形的壓力而不自覺?孩子的情緒問題絕不會突然發生,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必然有著長期累積的壓力或突發的重大失落事件,使得孩子的情緒出現嚴重變化。
 
2. 深層同理與無條件的關懷
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往往會認為:「別人的孩子也是這樣過來的,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脆弱?」,這樣的論點就是忽略了孩子主觀的感受,當你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感受、同理他們內在的焦慮和失落感,才能真正聽見孩子內心的聲音。
 
3.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有情緒困擾時,往往急於想辦法解決,如:積極與孩子談心、不斷講述正面的人生大道理…等,王加恩心理師表示,如果你很清楚
孩子的困難所在,積極對症下藥是很好的做法,但若是仍不確定孩子真正的需求,過多的注意力和安慰反而會造成孩子更大的壓力與負擔。不如給彼此
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嘗試,才能找出最適合的解決方式。
 
4. 強化家庭支持系統
積極改善家庭的互動方式,如:多陪伴孩子、建立規律的家庭生活作息、增加全家人出遊的機會…等,讓孩子持續感受到被關心與重視的感覺,將有助
於減輕孩子的憂鬱。
 
5. 幫助孩子認同自我
試著找出孩子的優點或興趣所在,製造多樣化的正面生活經驗,讓孩子不斷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解決問題、有能力表現自己的,以恢復正面的自我概
念,建立自信。
 
6. 培養正面思考習慣
有情緒障礙的孩子,容易對外界種種事件給與予負面解釋,經常認為自己表現不佳,不受人歡迎,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檢視負面想法的不合理之處,並
找出正面思考的可能性,這也是對抗憂鬱情緒的重要方法之一!
 
 
王加恩
現職: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臨床心理師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臨床心理組畢業、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宜蘭聖母醫院暨早療中心臨床心理師與精神治療組組長、蒙特梭利幼兒雙月刊「心理診療室」專欄作者、元智大學幼保系兼任心理學講師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2年10月號。http://www.mababy.com/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臨床心理師 王加恩
參考資料/《解開孩子的心靈密碼》蒙特梭利文化公司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
梳化╱蔡琇惠
演出/可愛寶寶:林立恩;漂亮媽咪:曾珮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