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孩子有天賦&專長嗎?

專家指出,特殊能力的表現不僅是天分使然,也不完全是透過學習過程和受到環境的影響。一般認為,天資和環境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不過,許多家長還是想早一步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天賦異秉。本篇將從時事出發,提供父母幾個值得參考的指標。
孩子有天賦&專長嗎?

別讓天賦=壓力

優勢能力vs.資優
日前曾有新聞指出,台北市政府教育局9月將試辦幼稚園學前優勢才能發展計畫,對幼童進行優勢能力檢測,協助學前幼兒發掘語文、數學邏輯、視覺空間等領域的優勢才能,提供適性教育。預計先從4所公立幼稚園開始試辦,計畫2年後全面推廣至全市。對此,不少家長與老師憂心,此舉無異於讓孩子在幼稚園就面臨「能力分班」。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也認為,光是「學齡前資賦優異」該如何鑑定的問題,本身就容易引發爭議。另外,同樣的資源與其拿來讓孩子從小就被「分類」,不如將此資源投注在更需要的弱勢學童身上,例如學習障礙、身心障礙學童等。因為,這群孩子很可能在幼稚園階段就因學習落後而被排擠在外,更需要被關注。
 
類似的看法,也出現在美國。他們懷疑,當許多孩子光為讀寫能力而煎熬不已時,為什麼還要將特教資源留給特別聰穎的孩子呢?財政緊縮的學校,難道不該把經費用在這些學習落後的孩子身上嗎?對此有學者表示,這是因為大部分的人對資優班都有誤解,但事實上是,資優和學習障礙的孩子一樣,都需要被平等對待。
 
歷史軌跡
到底「資優生」的定義為何,成為許多爭議的問題點。1970年代以前,所謂的資優生,只會用在IQ測驗裡得到130分以上的高智商兒童身上。傳統的智力測驗,主要測量語文、數理邏輯、空間關係能力等3大部分,通常不會去重視音樂、體能、知人知己等右腦部分的智力。因此,假若傳統智力測驗顯示某人的智商並非高人一等,也別忘了還有與創意、藝術、實用智能有關的潛在才能,可能還尚未被發現。
 
學者指出,Gardner提出的自知及知人智能,其實與許多智力研究專家所主張的社會智能,或者現在非常強調的情緒智能(EQ)有其關連,因為同樣屬於處理人事的能力,而不是處理物事的能力。擁有這兩種智能的人較能自我省察與自我肯定,也較亦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適應社會群體生活,在社會上也容易嶄露頭角。
   
1972年時,美國教育部公布了關於各方面的資優認定,並鼓勵各州提供特教資源,但並未立法強制。正因如此,資優生從資格認定到資源選擇權,並非明確。各校自行規劃的結果,使得有些學校從幼稚園開始就提供資優班,有些則要到小學23年級。有些學校將資優生安排到特殊班級;有些學校則會把資優生接到他處上課,通常只在某個時段,美國稱之為「pull-out program」。或者,有的學校會讓資優生安排在一般班,但教室裡會有專師與資優學生進行不同活動。而在台灣方面,特教的觀念與做法,也幾乎一直跟著美國走。
     有趣的是,雖然資優兒於法可以跳級,許多研究也證明跳級的孩子可以兼顧學業與社交,但家長與老師常常不願意這麼做,因為他們擔心,孩子會因為在學業上「過度快速發展」而導致在人際關係上被孤立。
 
如何看出天賦
KrafftDr. Semke於《如何盡早發現孩子的天分》一書中提到關於「才能」、「天賦」和「天才」的區別:才能,是指一種天生的秉性或能力。這種能力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人在科學、實用技術或是藝術方面有特別傑出的表現。天賦,這個名詞源於希臘文「tálanton」,指的是在特定領域裡,一生下來就具有高於常人的天資;不過,創造力還未到達天才的程度。而天才,則是指在智力上高人一等,而且極富創造力的人。據統計,真正的天才只占總人口數的0.1%。
    
學者指出,和一般人相比,資優的孩子好像在用超大倍數顯微鏡觀看這世界。至於,該怎麼看出孩子「天賦異稟」還是「只是很聰明」?以下量表提供給家長參考,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可能為資優生:
 

 

長處
表現
記憶力極佳
對於時間久遠的記憶,也能記得所有細節。
對幽默有悟性
可看出其他孩子不能察覺的事物荒誕可笑面。
遊戲時非常專注認真
會去玩設計給較大年齡用的拼圖,也會組織、發起複雜的遊戲。
對學問無止盡地追求
持續保有實驗精神、拆解事物、問問題。鑽研各種不同興趣。
自然表現出成熟
表現不尋常的獨立性,自我責任感很強;會選擇與成人為友伴。
批判思考能力很強
對人們表裡不一的行為看得很清楚,所以有時會對所謂的「正確答案」感到不舒服。
主動、自我行動力強
對新事物能快速掌控;在閱讀、寫字和數學等方面的發展領先同儕許多。
富有同情心
對萬事萬物都非常敏感;可能為他人的福祉擔憂。
擁有直覺性的創意
經常嫻熟地透過美術、音樂或舞蹈傳達感受。

 

 
由八大智能看才能
由上表中的內容可發現,資優的定義並非只有IQ依據哈佛大學心理學家 Gardner1983所提出的「多元智能」概念,除了提供對「才智」二字更寬廣的解釋外,也常被視作觀察天賦的指標。八大多元智能包含了:語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數學-邏輯智能(logic-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身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視覺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八大智能突破了舊時所吹捧的「智力至上」觀念,也提醒家長在看待孩子時,也不能狹隘地只注意孩子的智力表現。雖然八大多元智能概念已傳播多年,至今仍是談論到孩子才能表現時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說法;同時家長也可發現,許多幼兒園所也會把八大智能發展的概念拿來當做招生宣傳口號之一。
 
八大多元智能
 
智能
定義
表現
語言
有效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文字來表達自己想法與瞭解他人的能力,包括把語言的結構、發音、意思、修辭在實際使用上加以結合,並且運用自如。
 
慣用語文思考。喜歡閱讀、玩文字遊戲、喜愛寫作、積極投入討論、熱愛學習新詞彙、書面作業表現良好、對閱讀內容能透徹理解。如詩人、小說家、編輯記者等。
數學-邏輯
概念化和抽象化思考皆可,喜歡實驗與解決難題。喜歡數字運算及尋找事物的規律和邏輯順序。熱愛挑戰解決複雜問題。較易接受可測量、歸類、分析的事物。
尋找解決問題的歷程,會採用計算、數字、邏輯、科學推理、思考技巧、抽象符號以及型態辨識等方法。較可能成為數學家、科學家。
內省
正確自我覺察的能力,即自知之明,並依此做出適當行為,了解自己優缺點與情緒、動機、興趣等。
 
有了解自己內在感受、夢想和觀念,並能自省、自制,例如小說家、宗教家等。若喜歡獨自完成功課或較需要自我空間孩子,可利用工作本引導學習興趣。
人際
察覺並區分他人情緒、動機、意向及感覺的能力。對表情、聲音和動作反應敏感,能辨別不同人際關係的暗示,並對暗示做出適當反應。人際關係良好。
能瞭解他人,與人相處融洽。透過溝通、團隊工作、合作學習、分組遊戲或活動可增進學習樂趣。適合擔任教師、社會工作者、銷售人員等。

 

 

 

智能
定義
表現
身體動覺
肢體運作係指運用身體來表達想法、感覺,包括特殊的身體技巧。例如:協調、平衡、敏捷、力量、彈性、速度、以及自身感受和由觸覺引起的能力。
 
指在運動、表演藝術方面施展的能力,運動員、演員、舞蹈家等皆傾向具備此類能力。
音樂
需要敏銳的聽力及對旋律結構的敏感度。音樂才能通常很早顯露天賦,大都獨自學習、獨自練習以達到個人在此領域的進步。早期發展經驗對音樂資優兒童將形成自發性動機、紀律和自我概念。
指能享受音樂節奏、演出、作曲的能力,演奏家、作曲家多具有這方面長才。建議讓孩子有練習和表演的機會,並且可以花很多時間練習音樂課程,並以此為家庭的例行性活動。
視覺空間
早期即對視覺藝術能力產生興趣,並能從繪畫中展現才能。在繪畫的各階段進步非常得快。對藝術工作有持續、專注力,創作時喜歡獨處並自我引導。情緒激發靈感而繪畫,並藉由繪畫來描述心中想法。
 
在視覺藝術或空間展示上,具有感受創造、寶遲美感平衡的能力,傾向於成為美術家、工程師。
自然
關切自然,對萬物有強烈好奇,喜歡觀察自然,對大自然的美有深刻感受者。具有觀察、分類和組型辨識能力等。這些能力常在與自然的互動中獲得。
能夠瞭解自然環境(或有志研究自然)的人並與之和諧相處的能力,如動植物學家、天文學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環境生態學家、環保人士等

 

 
其它多種觀察指標如下:
 

 

Kough1961)列出具有演員的天才兒童可能的特徵:
  1.能在角色間快速轉換。
  2.對戲劇活動感興趣。
  3.以聲音呈現情緒的轉變。
  4.當有演出機會時能瞭解和描繪情境中的衝突。
  5.藉由臉部表情、肢體、身體動作來表達、溝通情感。
  6.喜歡觀眾的反應。
  7.誇張感情和表現。
  8.當敘述故事時,能醞釀故事情緒並適時作結尾。
  9.從演劇中可獲得滿足和快樂。
  10.寫作劇本或改變故事成為劇本。 
  11.能模仿他人或動物。

 

 

 

Hurwitz1983)列出視覺藝術才能兒童的作品特徵:
  1. 寫實或逼真的表現。
  2. 對細節的考慮。
  3.視覺和運動記憶良好。
  4.使用各種媒體物。
  5.即興創作。

 

 
資優與天才的計算方程式
許多父母和老師並不完全了解資優孩子在心理、學業和人際上的需求。美國亞利桑那州一所以特教專業為主的學校校長表示,這些孩子常感受到孤獨,因為在某方面來說,他們無法跟從其他人的腳步。除非,父母能夠掌握孩子的學習步調與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並以此為基準來引導孩子接受挑戰。天賦異稟的孩子一旦在學習上感到無聊,很可能就會失去注意力,甚至會開始在課堂裡搗蛋。
    有人說,資優兒是智力的領先者,卻常是生活的白癡。對資優生的照顧與培養是需要整套計畫的;因為我們常常忘了,就算孩子成為大家口中的金頭腦,他在生理和心理上未必跟得上智力的發展,容易造成日後社會適應不良。
    資優之路是不是一條不歸路?曾有知名資優生對媒體表示,從小到大都被「另眼相看」的感受並不好過。對家長來說,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為受到鑑定的資優生,不管願不願意看到孩子因此而進入「受訊系統」而「犧牲」掉課餘時間,都會被旁人評論成「埋沒了孩子天分」。在一片期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呼聲裡,家長除了欣喜觀察孩子的發展外,對孩子的長處與天賦應該如何定調,也考驗著父母的智慧。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整理/彭紹怡
攝影/潘朵拉
演出/可愛姐弟檔:叮叮&貝貝 漂亮媽咪:Vic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