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部落客專欄

老是拖拖拉拉又叫不動?4個方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

還記得在小包2、3歲時,每次只要是玩樂都覺得時間太短,遊戲時間結束要收玩具時,甚至會讓他忿忿不平「為什麼!為什麼時間過那麼快?」有次還哭著說:「我要把時間打爛!」讓我聽了好氣又好笑。也許很多孩子在被爸媽催趕著做什麼時,心裡都認為時間根本是最邪惡的大魔王吧?
老是拖拖拉拉又叫不動?4個方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

 

時間對孩子來說很抽象,因為他們不清楚時鐘的意義與時間的重要性,只能靠感受。時間無色無味也無形,孩子意識到它的存在時,先是看到日夜的差異、以及一日三餐、還有過生日時多一歲,或者看到爸媽婚紗照、媽媽懷孕和自己成長的照片等。

但比較難感受之處,就是短短幾小時內時間的推移,他們會非常疑惑爸媽所說的「時間過去了」,究竟是怎樣「過去」?如果正投入於自己熱愛的活動時,會更不解加上氣憤,認為時間的消失太快太沒道理。

而孩子上學後,如果沒時間觀念,讓爸媽最頭大的就是拖拖拉拉、三催四請、賴床遲到,日日上演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戲碼!

究竟,要怎樣建立培養時間觀念呢?我們就先來了解孩子怎樣記時間,再來分享一些培養時間觀念的方法。

原來孩子這樣記時間

雖然孩子對時間的意義還很模糊,也不清楚如何掌握、安排時間,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概念,他們記時間的方式很簡單,就是用生理時鐘和事件順序來記憶。

利用「生理時鐘」來記憶

對嬰幼兒來說,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和睡,時間到了就會肚子餓、想吃飯,下午、晚上時就會體力耗盡、想睡覺,但如果孩子在非正餐時間用餐,在不適合睡覺的時間睡覺,那麼就會打亂生理時鐘,進而沒有規律的時間概念。

利用「事件順序」來記憶

當孩子稍微大一點較可以外出或是開始進入幼兒園後,會漸漸加入事件來記憶時間,像是每天下午午睡醒來可以去公園、假日會出去玩、平日白天要上學、晚上要讀繪本等,當每天都有確實執行要做的事情,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建立事件順序與時間觀。

培養時間觀4方法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可以先從建立規律作息開始,再進一步讓孩子感受時間長短、認識時鐘與星期等,等孩子進入小學時可漸漸練習自己安排時間,培養時間管理的能力。

1.建立規律作息

對小小孩來說,他們沒有時間概念,餓了就想吃,累了就想睡,我們可以先從滿足他們的生理時鐘為出發點,漸漸培養規律作息,例如:每天在固定時間餵奶、帶去公園放電、睡前讀繪本等,直到能與家中原有作息相配合。

孩子上幼兒園後,白天作息就會開始跟隨學校的安排;上小學後,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協助他們建立「時間觀念」的最好方式,就是教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時刻表」,讓他們養成好習慣。

2.善用計時器

我們讓孩子認識時間,必須先藉助一些具體工具,比方計時器,這是他們能看得到、聽得到,也可以讓孩子感覺得到時間長短的東西。

我會跟孩子說:「我們來約定時間,在嗶嗶嗶之前要完成(結束)XXX事情(活動)。」接著跟他「約定好遵守時間」,如果他做到了可以給予鼓勵,若沒做到也可先講好他必須面對的後果,然後說到做到。

回想過去面對小肉包吃飯的不專心、拖拖拉拉症頭,大概有1~2年的時間,也就是2~4歲時,在家我們幾乎天天使用計時器,每次設定30~40分鐘,視情況彈性調整。

但生病時就會暫停使用,而若他比較累、心情不好或者對這餐的食材比較不喜歡時,會設定時間稍微長一些,而不會硬性規定每次一定是幾分鐘要用餐完畢。

其他生活常規的訓練也依據類似原則來進行,計時器的使用也可搭配一些「增強」或「處罰」。比如有遵守時間約定,就會獲得爸媽的獎勵及肯定;拖拖拉拉浪費時間,就會有所損失-少玩一個玩具、沒時間玩另一個遊戲、自己承擔遲到的後果等等。漸漸地,孩子就能感知時間的長度,也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

3.培養數字概念

在教孩子認識時鐘之前,我們可以先培養寶包的數字概念,尤其孩子在2歲左右已經有數1、2、3的能力,爸媽也會在催孩子的時候,說出「我數到3,1~2~3」。

又或是買玩具等待結帳時,因為排隊人數多,可以讓孩子數還有幾人,藉此知道需要等待多久時間,以及在等待的時候,事件發生了哪些變化。

4.認識時鐘與星期

等孩子大一點進入幼兒園時,可以開始帶他們認識時鐘與星期,可以先從常用的時間開始,例如:早上7點起床、12點吃飯、下午4點去公園、晚上7點爸爸下班回家等。

接著再認識星期,像是星期一~五要去學校,星期六、日放假可以出去玩。

也可以借助圓餅圖,在上方畫上重要的時間軸與事件,並告訴孩子,可以把時間想像成一塊圓形的餅乾,時間「過去」了就像是餅乾被吃掉一部分。或是搭配日曆,認識平日日期呈現黑色、假日日期呈現紅色,並在日曆上寫上重要事件。

借助圓餅圖,在上方畫上重要的時間軸與事件,教孩子認識時間與星期

▲可帶著孩子畫圓餅圖,並寫上每日例行事件。

時間觀

▲也可帶孩子看月曆,認識平日與假日。

 

等到孩子稍微大一點,進入小學後,可以開始協助他們學習安排時間。

職能治療師廖笙光(光光老師) 曾說,即使是二年級的孩子已經會看時鐘,但是並不能代表孩子有「時間觀念」,就如同孩子已經會寫國字,但是距離作文還有一段距離。

等到孩子上小學,我們可以開始帶他規劃放學後和假日的時間安排。透過一兩個月的實際生活作息,進一步了解「每日該完成事項有哪些」,特別是回到家後哪個時間點該做哪些事?並開始認識「事情的緩急輕重優先順序」、「預估每件事所需時間的方法」,爸媽都需要從旁引導。

安排時間是需要很多練習及修正、調整的,因為有時連我們大人都不見得做得很好,但我相信讓孩子提早學習規劃時間,對日後的學習與日常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能懂得管理時間,才能在學習、玩樂、休息間拿捏適當的比重。

時間觀

▲我們在書桌旁牆上貼上每日例行公事,提醒小包要做的事。
 

雖然現在的小肉包仍常感到玩樂時間不夠,難免我也還是必須面對他的耍賴而催促,不過他卻也漸漸能適應小學的生活節奏。

對我而言,時間觀念的培養真的需要提早開始,並掌握「由具象到抽象」、「品嚐把握時間後的好處」、「承擔浪費時間、不守時的後果」,有朝一日孩子們一定能學會妥善管理自己的時間。

 

本文章轉載自《DJ琦琦的暖心家庭》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