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天生皮蛋、衝動又不乖?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表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許多研究指出,在氣質上其實男孩和女孩並無太大差別。以焦慮為例,男女都會有焦慮情形。雖然在大腦結構的發展上,男孩和女孩存在差異,如衝動抑制的成熟度等,所以常見女孩比男孩更穩重,但也有很皮的女孩,因此看待這些男女的差異,要避免落入男孩天生皮、必須嚴格管教的窠臼。舉例來說,女孩對聲音敏感、男孩對動作敏銳,卻不代表跟男孩說話要用吼的,要先了解並測試孩子對聲音的反應,而不是先入為主認為:「男孩一定要很勇敢!」、「男孩一定喜歡汽車玩具」等,要考量孩子的個別差異。
不過從大腦結構的發展來看,男女的確有一些差別,可針對男孩的個別發展,給予適當的教養方式。
梁歆宜醫師指出,男孩情緒表達較女孩晚。女生在社會化、情緒辨識的發展較早,尤其人臉辨識能力較好,可感受人臉的細部表情變化,通常也較擅於表達自己的情感、覺察外界大人的情緒。而男孩在情緒發展部分,可能會以生氣、難過來表達,比較說不出來,但會慢慢發展。
另一方面,男孩對動作較有反應,女孩則對聲音的辨識度較高,因此容易對噪音感到不耐煩。此外,大腦功能也有差異,男孩普遍空間感、立體感會較好。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跟女兒講這件事不能做,她會乖乖聽話,但同樣的事告訴兒子,他雖然知道不行,可是總是控制不了,常常做了再說!梁歆宜醫師強調,這是因為男孩的衝動控制系統較女孩晚熟,因此總會無法煞車,可依年紀鼓勵他控制情緒,如請他等一等,用「延宕滿足」的方式訓練抑制系統。然而,好奇是孩子發展的重要階段,這時可能會發生一些危險狀況,如看著哥哥拿著椅子爬高,弟弟也跟著照做,結果發生摔倒的情形,因此這階段應先幫孩子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並教導孩子練習「煞車」,如告訴他不要拿椅子爬高很危險,改成爸媽抱著他拿東西,用替代方式滿足他。男孩的衝動控制系統,包括計畫處理、深思熟慮,會在青少年階段才開始走向成熟。
梁歆宜醫師強調,雖然大腦有一些發展上的時序,但爸媽的教養可改變大腦,2歲是大腦執行修剪功能的關鍵,修剪掉不用的、保留常刺激的部分,這個大腦執行修剪的功能,約莫到青少年階段才逐漸成熟,因此這段期間孩子大腦常產生接錯線的情況,讓爸媽感到無所適從,別擔心,試試看以下6作法,幫你搞定家中的男孩!
大腦是具有可塑性的,梁歆宜醫師認為,透過「正向教養、溫柔堅定」的教養原則,可提升孩子對情緒表達、社會互動的能力,並讓男孩的大腦發展逐漸走向穩定。
越早教導孩子認識情緒標誌,可讓大腦突觸的連結更多、更好,有助於男孩更懂得控制情緒、與人相處。適時讓孩子知道現在的情緒是什麼,如生氣、快樂等,可對他說:「你好生氣,因為……」試著幫孩子作連結,或幫他作示範,例如:「媽咪今天很開心,因為……」如果家中有手足,也可讓孩子有觀察的對象,比如:「哥哥哭了,因為他受傷了。」利用當下的情境,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連結。另外善用情緒繪本,介紹基本情緒如快樂、生氣、難過、傷心等,能讓孩子初步認識自己的情緒。
梁歆宜醫師提醒,教導還是應該依照年紀,如請2歲孩子收好東西是有責任感的表現,但對6個月大寶寶要求則沒意義。另一方面,情緒在孩子身上是很直接的,孩子的情緒調節依年紀和個別特質有差異,每個孩子的調節度不同,有些孩子表達很強烈,有些孩子會生氣,有些孩子很內斂,都跟大腦結構和調節能力有關,因此爸媽應依照孩子年紀和差異性,而有不同的對待。
延伸閱讀:你家孩子是「蘭花」還是「蒲公英」?因材施教這樣教!
有時孩子情緒斷線,需要旁邊一個比較理智的環境,幫他降溫,因此爸媽此時要保持堅定溫柔的態度,讓他冷靜下來、慢慢恢復。
梁歆宜醫師分析,常見的狀況是旁邊的人也不理智,例如有些媽咪會說:「你太生氣,我不要理你,我離開讓你冷靜。」孩子聽到後可能立刻暴走,因為他聽到「我不要理你」。其實,他最需要是你在旁邊靜靜地陪著他,用堅定、溫和的語氣說話,或是給他一點時間緩衝,若仍很激動,可用注意力轉移的方式,讓他冷靜下來。
「暫時隔離」是處罰,執行要小心!
當孩子做錯事,如傷害自己與別人的行為,須要教導時可被「暫時隔離」在家中的「處罰區」。如弟弟搶了姐姐的東西,已警告三次,因此被罰待在「處罰區」,這是一種較為負向的作法,爸媽執行時可依照年紀進行處罰,如2歲時為2分鐘,讓孩子知道這是不對行為的處分。
要抑制男孩的衝動,建議用延宕滿足的方式。例如,他想要喝奶,但時間還沒到,因而哭鬧不休,這時可用做完一件事再喝,來與孩子達成協議,譬如,拼完一次拼圖、在軌道上推兩回火車或是聽完一首兒歌,因為這些是孩子可以預期的事,較容易被接受。
男孩活動量高、常無法煞車,有時會出現許多危險行為,爸媽須一直盯緊他們,雖然是很大的身心壓力,但這跟男孩大腦結構較晚熟有關,爸媽應修正自己的期待,如果他們真的做不到,應下修自己的標準,例如過馬路時,孩子真的不想被牽,可改成抱著他,再不肯就要坐推車,還是要針對孩子的情況做調整。
男孩和女孩一樣,會想哭、會模仿,同時也會有情緒,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一些想當然爾「男孩就是這樣子」的作法,可能會造成他成長過程中的傷害,千萬不要做!
傳統文化認為:「男人不能哭!」這句話不要對孩子說,孩子表達情緒方式最直接,要他不可哭、要控制和冷靜,不但不合理也難以做到。當他沒有適時表達並壓抑自己情緒時,這些情緒失去宣洩的出口,日後可能會變成憤怒或行為問題,造成長大後易暴衝或其他情況。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正確的作法是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允許他有情緒,包括生氣、難過等,協助他慢慢用合適方式表達,如孩子生氣時常摔東西,除帶他認識及了解情緒之外,也可鼓勵他用語言找到適合的詞彙說出來。
男孩常有許多危險行為,爸媽有時會失控而施予體罰,梁歆宜醫師叮嚀,不要衝動性打孩子,因為爸媽或主要照顧者,就是孩子的學習對象,尤其男孩對動作學得很快,在沒有判斷能力之下會模仿與學習。
爸媽面對經常好動、搗蛋的男孩,可能忍不住會用一些強烈字眼訓斥孩子,但他可能吸收很快,馬上就會學起來,應以正向、溫柔、堅定的方式,才是教養不變的原則。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游資芸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 梁歆宜
攝影/2026兒童拍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