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觸覺帶來安全感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曾做過一個猴子實驗,並且分為幾個階段進行,首先,他把剛出生的小猴子從猴媽媽身邊帶走,放入實驗室,給了小猴子兩個假的替代媽媽:一個利用鐵絲網做成,上面掛了奶瓶,可以不斷供給奶水;另一個則是利用溫暖的絨布製作而成,身上並沒有奶瓶,無法供給小猴子奶水。
照常理推論,小猴子應該會對能夠給他們奶水,讓他們能夠吃飽生存的假媽媽,產生高度依賴,沒想到實驗結果正好相反!小猴子們除了肚子餓時會去找鐵絲媽媽以外,其餘時間幾乎都緊緊依偎在絨布媽媽身邊,即使絨布媽媽對小猴子射出傷害到牠的箭,小猴子依舊選擇回到絨布媽媽身邊;前半段的實驗證實了親子關係的要素在於溫馨與安全感,也說明了絨布媽媽提供了比食物還要重要的東西:觸覺的舒適!唯有給予觸覺上的溫暖,才會讓小猴子產生親近與依賴。
愛與互動
後半段的實驗,哈利.哈洛發現這些只有代理母猴陪伴長大的小猴子,長大後個個都顯現出反社會、自閉、或攻擊的外顯行為,不僅如此,牠們無法正常的交配,利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讓牠們懷孕之後,進一步發現,他們不僅無法照顧自己的下一代,甚至會把極其殘暴的方式將親生孩子虐待致死;因此,在後半段的實驗中,證實了要帶來健全成長,不單單只自於母親溫暖的接觸,還必須有完整的愛與親子間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