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家庭關係

有時候,媽媽也想離開一下下!就算最後沒出發,也沒關係

那天,部落客小林和幾位媽媽朋友聊天,突然有人提議:「來趟媽媽的單獨旅行好不好?」她的心跳了一下!那份渴望悄悄冒出頭,也讓她開始猶豫:我可以離開一下下嗎?
有時候,媽媽也想離開一下下!就算最後沒出發,也沒關係

 

有沒有一種時候,很想放空一下?

有沒有那麼一刻,妳望著窗外的藍天,腦中浮現的不只是今天晚餐要煮什麼、孩子的功課寫了沒,而是...「我能不能,暫時離開一下?」

不是逃避,不是抗拒,而是單純渴望一段只屬於自己的時光。哪怕只是短短一段,也好。

 

興奮啊,但也有點怕怕的

當她的老公郭郭也點頭支持,朋友們開始認真查機票、規劃行程,小林一邊覺得超級期待,一邊卻開始焦慮:「真的可以嗎?我放心得下兩個女兒嗎?」
尤其是4歲的小彌還很黏她啊,才剛學會自己吃飯,晚上還要媽媽哄才肯睡。這些畫面一一浮現,讓她的腳步不自覺慢了下來。

 

原來,最放不下的不是行程,是牽掛

說穿了,不是不想旅行,而是放不下心裡那條牽著孩子的線。大女兒小鹿雖然比較獨立了,但想到小女兒小彌還這麼小,就覺得怎麼捨得離開?
明明是想放鬆一下,卻變成一場內心小劇場。

她不是不想走,而是每一步都踏在「捨不得」上。原來,比起時間與金錢,更難跨越的,是那道名為「牽掛」的心理關卡。

 

一句「我們懂」,勝過千言萬語

小林最後沒有真的出發,但她跟朋友坦白了自己的掙扎。
而朋友們沒有一句責備,只有暖暖的回應:「沒關係啊,我們懂」「妳已經很棒了」「以後還有機會呀」。
這種被理解的感覺,真的好重要!有時候,比旅行更療癒的,是這種不需要解釋的支持。

 

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步調

有的媽媽說,她們一直到孩子小學三年級才敢出遠門;有人則選擇在市區訂一晚飯店,享受短暫獨處。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自己的節奏。就算這次沒有成行,也不代表以後不能啊,對吧?

那些牽掛、捨不得,正是愛的樣子。別急著說服自己「該出走了」,重要的是找到對妳和家庭都舒適的時間點。

 

偶爾的分開,是為了更好的靠近

有媽媽朋友分享,偶爾分開旅行對夫妻來說,其實很健康。不是因為感情不好,而是各自都有「充電」的空間。能放鬆、能獨處,也能從距離中重新看見彼此的可貴。一個人靜一靜,重新感受「我」的存在。
而當再回到家庭時,會發現:那份陪伴,其實更甜了。

 

一直沒出發,也沒關係

這篇文章不是要妳立刻打包行李,而是想輕輕告訴妳:如果妳也曾想過擁有一趟自己的小旅行,但又因為孩子、家庭、種種顧慮而放下,妳不是一個人。那份牽掛,是媽媽最真實的心情。
而等到哪一天,妳真的準備好了,就放心走吧!妳不只是媽媽,也是一個值得被好好照顧的妳。

 

撰文/江睿毓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