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開工日適逢「立春」,中醫節氣養生之道:推薦3茶飲5穴道

立春,一般出現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標誌著一年以及春天的開始。
開工日適逢「立春」,中醫節氣養生之道:推薦3茶飲5穴道

▲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適合踏青賞花

 

《黃帝內經》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意指隨著春天白晝時間增長、陽氣升發、氣溫漸暖,萬物轉為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因此立春代表萬物復甦的起點,人體也隨之進入一個新的生理周期,此時,調整生活方式與養生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健康狀態,為新一年的健康奠定基礎。

在中醫五行理論中,春屬「木」,主生長、條達,並對應五臟中的「肝」,主疏泄,負責調暢全身氣機、調節情緒以及促進消化吸收,因此春季的養生重點在於「養陽」、「養肝」。

 

立春常見不適症狀與預防

1.情緒波動

肝氣易於在春季升發過強,若疏泄不暢,可能導致情緒抑鬱或急躁而傷肝,出現頭痛胸悶、失眠口苦、口乾舌燥等症狀。因此建議情緒宜保持樂觀、心情愉悅。

2.過敏復發、反覆外感

在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的季節裡,若因抵抗力不足或本身有過敏體質,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與過敏性疾病的發作。建議注意頭面口鼻部的防護、保暖衣物宜循序漸減,使身體逐漸適應氣候的變化。

3.消化不良

冬季及農曆新年期間易進食較多油膩、辛辣、大熱食物,加上春季過旺的肝氣容易影響脾胃功能、引發消化系統不適。因此建議飲食清淡、宜少酸多甘,如大棗、山藥等甘味食物可以調補脾胃,並多食用青綠色蔬菜以養肝。

4.疲勞乏力

氣候回暖,四肢血管舒張、全身耗氧增加,導致供應腦部的血氧相對減少,因此冬春交替期容易感到精神不振。建議順應春季晝長夜短的變化,將作息逐漸調整為晚睡早起,多到戶外活動舒展筋骨,有利於增強心肺功能、放鬆心神,進而消除疲勞。

 

立春養生藥膳茶飲

  • 玫瑰解鬱茶:玫瑰花、陳皮各 2 錢。可疏肝解鬱、改善睡眠品質。

  • 參耆補氣茶:西洋參、黃耆各 2 錢。可補氣升陽、提升免疫力。

  • 決明子養肝茶:決明子 3 錢、枸杞 2 錢、菊花 1 錢。可清肝明目、滋潤腸道。

依據所需,可將上述處方置於保溫瓶中,以 500 毫升熱開水悶泡 5 分鐘後即可代茶飲用,能反覆回沖 1-2 次至無味,沖泡時間及水量再依個人口味做調整。

 

立春養生穴道按摩

合谷穴:手背虎口處。可疏通氣機,緩解頭痛及感冒初期症狀。

太衝穴:腳背第一、二蹠骨之間凹陷處。可疏肝解鬱、緩解壓力。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髕骨下緣三寸。可調理腸胃、促進消化吸收。

風府穴、風池穴:後髮際中點垂直向上 1 寸及兩側大筋凹陷中。可疏風散邪、預防感冒、緩解頭痛。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是一年以及春季的開端,也是養生的關鍵時刻。透過順應大自然的規律,調整作息、合宜飲食、適度運動、調養身心,配合相對應的中醫食療與穴位保養,讓我們一起為整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吧!

 

 

 

 

撰文/蔡明兌 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

 

博愛_蔡明兌

蔡明兌 醫師

現職

博愛馬光中醫婦幼診所 中醫師

學經歷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

  • 高雄長庚中醫部婦兒科住院醫師

  • 義大中醫部實習醫師

  •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美顏針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