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前幾期本刊追蹤兒童次專科的報導,本月號將繼續帶爸爸媽媽們了解其他的兒童次專科。讓天下父母面對寶貝的痛痛與不舒服,可以有第一步的判斷與了解的依據喔!
分門別類更專業──兒童急診醫學、兒童重症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感染科、新生兒科
前幾期本刊為各位讀者詳盡追蹤兒童次專科的成立目的與緣由,已經介紹過:兒童消化科、兒童心臟科、兒童過敏免疫及風濕科、兒童胸腔科兒童神經科、兒童內分泌科、兒童腎臟科還有讓您意想不到的兒童遺傳科/新陳代謝科。所有兒童內科次專科的疾病診斷、醫療照護及門診建議。
這一期即將介紹兒童急診醫學、兒童重症科、兒童血液腫瘤科、兒童感染科、新生兒科,讓您一次將資料掌握住。在此,仍是要提醒各位爸爸媽媽們,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身體正值發育階段,與成人的發病症狀或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因此,提醒您,18歲以下的孩子生病時,記得請掛兒科的門診喔!
提醒您,18歲以下的孩子請掛兒科的門診喔!
前期提要
「小兒次專科」與「兒童次專科」的說法其實都相同,一般我們常聽到的就是:「寶寶生病了,要趕快帶他去小兒科……」。近年來,倡導未滿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請掛兒科門診,主要用意在於兒童和青少年因為身體發育或是成熟度都與成年人有明顯的不同。
但是許多在青春期間已「轉大人」的孩子,出現的醫療行為卻是──到成人門診就醫,因此,許多醫師不斷呼籲18歲以下的患者建議掛兒科門診。為避免混淆用詞,故有些醫療院所開始將原本的小兒科更名為兒童專科或是兒童暨青少年科門診。
為什麼要分科?
兒童次專科的分科上所表示的意義在於,需要針對各種病狀進一步專研與專精,才足以面對病症的成因,也讓病患得到更為妥善的照護與治療,這也是次專科需要成立的原因之一。若是您在小兒科的門診表上,有看到醫師專長下又加註過敏免疫類風濕科、胃腸科等……這就表示該小兒科醫師具備有其他「次專科」的專長。
家長在短期間內若是不確定孩子生什麼疾病,不確定孩子哪裡不舒服,建議先到一般附有兒科的醫療處所(包括醫院、診所等)就醫並做初步的診斷。若需要進一步治療與詳細的診斷,兒科醫師會主動再轉診給其他的次專科醫師,減少看錯科的機率,因為只要是受過兒科專業訓練的醫師,都應具備初步鑑別與診斷的能力!
兒童急診醫學
緊急第一線
兒童急診為兒童專科下的次專科領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吳俊仁表示,小兒科住院醫師的受訓取得兒科專科證書後,進一步進入小兒急診室接受兩年的次專科資格訓練,經考試合格後即擁有兒童急診醫學次專科的資格。
兒童急診醫學的特色,在於兒童的身體絕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吳俊仁院長表示,像是新生兒(出生一個月以內稱為新生兒)的病程進展非常快速,大人的心跳停止通常為心肌梗塞,而孩子最大的原因是呼吸道疾病所引起意外窒息。因此在醫療診斷上也非常的不同。
診斷與照護
兒童急診的範圍非常廣泛,吳俊仁院長表示,觀察生命徵象是診視兒童急診病患的第一步,像是心跳、呼吸、皮膚的顏色、血壓、溫度等生命徵象,必須立即做出最佳的判斷與處置,在第一時間中判斷病症對病人是否有立即的影響,生命跡象穩不穩定,有沒有生命的危險等,或是可透過抽血、照心電圖等理學檢查的方式,研判下一步需要外科抑或內科的方式診治,急診醫學是初步鑑別診斷與歸類的醫療處理。
此外,從病史中取得兒童的資料,也是急診醫學的重要依據。吳俊仁院長指出,受限於嬰幼兒的孩子還不會清楚的表達,因此從爸爸媽媽的口中詢問孩子的病史,便是一個重要的判斷來源。吳俊仁院長說道,「急診」,重點便是在「急」字,因此像是危急狀況如:呼吸困難、外傷、溺水、中毒、脫水等等緊急危害生命的狀況,由急診醫學做馬上的救治。
再者,詢問病史外,小於3歲以下的兒童需要透過專業醫師評估他們的外觀。而這個年齡層的兒童也特別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威脅小兒生命的急症各式各樣,醫師有時候必須從基本的外觀做出迅速而正確的判斷。
兒童急診醫學做什麼?
吳俊仁院長表示,了解兒童急診醫學做什麼之前,必須先有一個觀念:臺灣目前的幾大醫學中心(像是:高醫、臺大、長庚、馬偕等),都設有兒童急診醫學,由兒童的專科醫師來診斷;而一些地區醫院的小兒科因為病人或許沒有那麼多,則由急診專科醫師的人力來負責。
兒童急診中,除了醫師累積的臨床經驗,有時候也需要侵入性的檢查才能確知結果,或是利用侵入性的醫療器具,立即搶救生命,如心肺復甦術或是插管的方式接上呼吸器輔助呼吸,達到呼吸通暢,維持肺部的循環。吳俊仁院長指出,嬰幼兒的心跳數與成人不同,1歲以下的嬰兒每分鐘約120次;2~6歲每分鐘約100次;6歲以上兒童每分鐘心跳次數為8、90次。此外,要注意新生兒的血壓約60mmHg(計算方式為:70+年齡*2。例如:4歲兒童的收縮壓是70+4*2=78 mmHg,舒張壓通常為收縮壓的一半)。
插管方式要注意
兒童與成人的插管方式不同,兒童必須使用直的插管形狀進行,在插管的辨別上,8歲以前當作兒童的急救方式,8歲以上當作成人的急診方式。而管徑的大小也隨著年齡的變化有不同的管徑,新生兒約3mm,急診室必須事先備妥不同的size的管徑。
除此之外,吳俊仁院長說道,觀察兒童的皮膚顏色,可以判斷微血管的回流時間(像是利用壓手指末端的方式,壓下去停頓幾秒後立即放開,便可簡單判斷微血管的恢復時間(capillary refill time)。微血管的恢復時間必須小於2秒,大於2秒表示循環不好,心肺功能有問題)。
另外,吳俊仁院長表示,常見急診醫學中的心肺復甦術由傳統的ABC更改為CAB。由2010年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小兒科學會與歐洲國家都同意將ABC改為CAB,步驟如下:
步驟1:「叫」:呼喚、輕拍患者肩部,評估意識。
步驟2:「叫」:呼叫119救援。
步驟3:「C」:胸部按摩(Compressions),用雙手環扣用力按壓病患胸部,用手掌根壓、手指翹起,按壓處一定要是兩乳頭間的中間點,以防急救不成,反成傷害。1~8歲兒童可用手掌根壓胸;嬰兒小於1歲可用二根手指壓,按壓深度小孩約1/3或1/2胸廓深,且每分鐘大於要壓100次以上。
步驟4:「A」:為病患壓額抬下巴,暢通呼吸道(Airway)。
步驟5:「B」:檢查病患的呼吸系統(Breaths),以5~10秒鐘用看、聽、感覺的方式檢查患者有無呼吸,如無呼吸則予以吹2口氣,吹氣時須把病人鼻子捏緊。
新生兒CPR
新生兒CPR的方法施救者的兩手虎口環抱新生兒的胸部,兩手的大拇指併攏並貼於兩乳連線下的胸骨處,下壓深度為胸廓1/3至1/4,每分鐘100次以上,且需更頻繁的人工呼吸(30:1)。
兒童重症醫學
救助第一線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當聽到孩子因為重症疾病需要進入到加護病房時,對所有的父母都是一大衝擊與不捨。尤其,「重症」與「加護病房」中大大小小的冰冷儀器,和充斥在耳朵旁的點滴聲、機器聲所營造出的急促感氛圍,都讓孩子與父母倍感不安。
兒童重症雖然聽起來很可怕,但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加護中心主任戴任恭跟我們表示,孩子與成人重症中有一個很大的不同,當孩子被送到加護病房時,雖然都是急症與重症,但與成人相比,兒童病人的呼吸、血壓及心跳等生理現象,會隨年齡而有不同嚴格監視標準,兒童病人的組織器官絕大部分是生理功能暫時失常,而非成人重症病人已是器官慢性老化或疾病末期,經重症團隊的適時救助後,會讓兒童恢復到正常一樣,這樣的結果也往往最讓兒童重症醫護人員感到欣慰與興奮。
戴任恭主任向我們解釋,像是常見溺水,敗血性休克、脫水及異物哽住、急性肺炎的孩子,雖然病情來勢洶洶,經過適當成功救助後,均可恢復正常,再享受快樂童年。
醫療診斷與照護
上述是兒童與成人重症上最大的不同,但重症的基本原則都以「適時救助」為主。戴任恭主任表示,要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身體絕對不是大人的縮影,而兒童的生命力和危險性與成人相比也較為脆弱,對於周遭環境的改變比成人來得也較為嚴重。雖然在重症治療救助中,處理基本方針儘管與成人類似,但考量兒童的生理會隨年紀不同而有其特殊性及容許範圍,大部份處置也須要求精細與純熟的操作,再加上兒童較不合作,因此,應用在兒童重症的原則是相當不一樣的。
除此之外,兒童與成人在重症治療上所使用的醫療器具也有所不同。戴任恭主任舉例葉克膜向我們說明,葉克膜的管徑給予兒童的使用上與成人相形之下顯得較大,但,同樣抽出來的血量(以50c.c.來說),成年人也許無傷大雅,但對幼小嬰幼兒來說可能可能會對他們造成極大的生命影響。
因此就兒童重症醫學來談,也就比成年人的處理與治療來得更加困難。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戴任恭主任表示,以高醫的兒童重症中心來說,很多在過去束手無策重症的兒童,現在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救助,例如;肺高血壓使用吸入型一氧化氮,心肌炎使用葉克膜,呼吸衰竭症候群使用高頻的呼吸器。
全方位的醫療照護
兒童重症醫學目前分兒童重症病房與新生兒加護病房,戴任恭主任表示,兒童重症醫學是一個全方位的醫療團隊救護,不像成人重症進一步次分為其他次分科加護病房。兒童重症單位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救助與照護,由兒童重症科醫師與其他專科領域的醫師共同診治。目前高醫即是,每一位病童會有固定的專責主治醫師,除可照會其他次分科醫師,也會再安排一位次專科的主治醫師為『共同照顧醫師』,另外,還會定期及不定期邀請其他非醫師身份的成員,如營養師,社工師,臨床藥師,感染管制人員等專業人士一起討論處理對策。以達到全方位的『專科醫療』與『重症專業醫療』的協同共治。
戴任中主任指出,兒童重症病房的救助對象常是危險且危急的病人,若嚴格定義,又可分為若是新的病患從外院轉進,會從急診醫療搶救穩定後,視情況需要,會進一步轉入重症病房;或是在醫院普通病房的病患,因為病情轉危急而轉送到重症病房,需要緊急的救助,也稱為重症,兩者處理的情況有些為不同,但開始之初都以救護生命和維持生命跡象的穩定為基礎。
戴任恭主任向我們表示,此外,儘管兒科有分齡制度限制,然而,有些先天性病童從小被醫治成功到成年人均是同一疾病,則會尊重病人選擇,或由原先的兒科專科醫師擔任主要照顧者,或與成人相關醫師共同照顧。像是先天性心臟病,成長為成人先天性心臟病後,通常也會允許繼續在兒科重症或門診中繼續照護。
最後,戴任恭主任指出,孩子是上帝給予人類最好的禮物,現代的醫療與科技非常進步,父母在兒童被送進加護病房時,絕對不要放棄任何的機會。像是戴主任跟我們分享,臨床上碰過許多到院的兒童病情極為嚴重,例如心肌炎嚴重到沒有心跳,但是經過積極與妥善的救助後,兩個星期後病情也居然好轉。因此,除非是慢性無法救治的末期病人,否則在現代科技救助,是有很大的希望。
兒童血液腫瘤科
血液腫瘤看什麼?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劉希哲表示,兒童血液腫瘤所包含的疾病相當廣泛,大略可以區分為血液疾病、惡性腫瘤或是良性腫瘤,血液疾病包括良性及惡性疾病,,可能是遺傳或後天性病因,也可從不同的血液功能再做區分,像是常見的貧血,常見的血小板異常,或是常見的凝血功能異常等。劉希哲主任向我們說道,門診最常見的兒童血液疾病是貧血及血小板減少。
以兒童癌症來談,劉希哲主任說明,兒童癌症以白血病(俗稱血癌)最常見,其次為腦瘤,淋巴癌(與全世界的排行相同)。這也是兒童與成人癌症最大的不同,成人常見的癌症是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等固態腫瘤,兒童則是以白血病這種血液惡性疾病最多,占兒童癌症的1/3,其中98%為急性白血病,可再細分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約佔75%)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劉希哲主任指出,因為癌症的不同,所需要的治療方式與時間也不同,並無法將成人的治療經驗完全複製在兒童身上。
劉希哲主任表示,每一種兒童癌症的好發年齡不同,依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臺灣從出生到年滿15歲的小朋友,每一年大約有萬分之一得到癌症的機率,也就是約有550個新診斷的癌症病童,就數字上來看,兒童癌症的個案或許不多,但因為年幼兒童的特殊性,不論在醫療及護理上都需要更精細的照料,也需要社會各界挹注更多的關注。
兒童v.s.成人治療經驗很不同
我們都知道兒科分齡制度是以18歲為一個界線,劉主任說明,主要是因為相近的年齡層疾病的表現方式及治療反應較類似。以最常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為例,雖然最常發生在2~5歲的兒童身上,但其實從新生兒到老年人都有機會得到,國際學界越來越確信:青少年甚至年輕人的病例不應採用“成人”的治療模式,而是要給予“兒童期”相同的治療方式才能有較好的療效。也就是醫界不斷呼籲:18歲以下青少年一旦罹病,建議以兒科醫師為診察治療的第一線。如果完成治療,即使病患年齡已超過18歲,也需要長期的追蹤。
劉希哲主任進一步再以重度乙型海洋性貧血來說明,由於絕大部分的病人在嬰幼兒或是幼年期就已經確定診斷,自小即持續在兒童血液腫瘤科定期的輸血和追蹤,兒科醫師相當熟悉其病情,也可以進一步安排其他專科醫師一併照料,並沒有完全的以年齡為區分的必要性,重要的是讓病患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
臺灣、東南亞及中國沿海地區是海洋性貧血(又稱地中海型貧血)的盛行地區。若父母雙方是同型海洋性貧血帶因者時,應經由產前篩檢,避免生出重度海洋性貧血病兒。
醫療照護與建議
劉希哲主任表示,科學上雖然無法精確估算身體的癌細胞是否已經完全被殲滅,然而目前依醫學文獻和先進國家治療的共同經驗來擬定每一種兒童癌症的治療計畫,已使得絕大部分的兒童癌症早已不是不治之症,6~7成以上的兒童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例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時間約2~3年,在正確的診斷、治療和定期的監控與追蹤之下,自發病後追蹤滿7年(包括2~3年的治療期)沒有復發即可視為治癒,可以與同儕一樣享有健康的身心發育。目前臺灣的治癒率達7成5,已臻世界級水準,而馬偕小兒血液腫瘤科更有近8成的高標治癒率。
劉希哲主任貼心提醒父母,癌症病童須遵從專科醫師的指導、配合醫療照顧,切忌亂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健康食品以及隨意藥補或食補。要特別注意癌童因為免疫力降低,抵抗力差的關係,容易發生致命性的感染,因此必須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減低被感染的機會。
此外,如重度乙型海洋性貧血病患需要定期到醫院診療、輸血與長期使用排鐵劑,配合醫療團隊個別的衛教與病情指導,可儘量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劉希哲主任同時叮嚀患者,良好的居家照護以及正常的生活作息是非常重要的。並語重心長地指出,隨著醫療方式的進步,這群病友已逐漸長大成人,當面對就業與婚姻的生活課題時,可能會受到限縮,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包容與關懷。
9大兒童癌症常見警訊
兒童癌症絕大部分屬於急性病症,從發病到診斷的時間大約幾個星期到幾個月的時間,一般無法以定期篩檢來早期發現,因此劉希哲主任提醒兒科醫師與家長特別注意兒童癌症的9大警訊:
1臉色蒼白:兒童非因偏食、營養不良、寄生蟲等原因而有貧血現象。
2紫斑或出血傾向:如無碰撞或受傷,有突然出現之出血點或紫斑。
3不明原因之發燒:超過2週以上無法找出原因之不明熱。
4不明原因之疼痛:如腹痛、關節酸痛、頭痛等,尤其夜間睡夢中會痛醒者。
5不明之腫塊:很可能為其他疾病之浸潤所致,應迅速檢查。
6 淋巴腺腫大:小朋友在發育期間或因病毒之感染甚或細菌性感染均可造成局部或全身之淋巴腺腫大,如有持續迅速之無痛性淋巴腺腫大,應詳細檢查。
7肝脾腫大:如有腹脹、食慾不振,且有左、右肋下可摸到硬塊。
8神經方面之症狀:如頭痛、嘔吐、走路不穩、顏面神經麻痺、甚或抽搐等等。
9眼睛有異常反射光(俗稱貓眼):深邃的眸子,可見有白色物體,一定其內長了東西。
(更詳細資訊請上兒童癌症基金會網站上查詢)
劉希哲主任說明,門診常有家長因摸到孩子的脖子後方出現腫塊而求診,往往會擔心是否罹患癌症,其實絕大部分可能是淋巴腺正常的發育或輕微的感染所造成,但仍提醒家長一有異樣應尋求專業醫師做進一步診察。
兒童感染科
站在預防的第一線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表示,隨著病人的年紀不一樣,所感染到的疾病種類也會不同。兒童感染科與成人感染的最大不同,在於兒童感染的疾病以病毒占多數(約8成),成人則以細菌感染居多。此外,兒童感染科除了診治病患之外,也積極推動疾病預防與疫苗注射。
站在感染科的立場,預防感染的衛教是做好對付疾病的第一線把關。紀鑫主任指出,病毒無所不在無孔不入,小朋友也很容易遭受感染,主任進一步貼心叮嚀,孩子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吃得好且擁有正常的夜間睡眠,多運動與曬曬太陽,並且遵造疫苗的時程施打預防針,少出入人多的地方,再加上給嬰幼兒哺餵母奶,幾乎可以遠離疾病喔。
曬曬太陽病毒跑光光
適度讓孩子曬曬太陽,讓陽光中的紫外線協助殺除病毒,且提高體內維他命D得合成,也不容易受病毒感染。
常見兒童感染疾病
常見兒童感染的疾病,紀鑫主任表示,以身體的系統區分,可分為呼吸道與腸胃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約占5成,腸胃道感染約占3成左右)。呼吸道感染路徑由耳朵、鼻子、喉嚨、氣管到肺部,最常見「感冒」,咽喉發炎、急性扁桃腺炎、中耳炎、支氣管炎,且有可能引發嚴重感染,像是肺炎合併積水或積膿,在門診中最常見診斷為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或是喉嚨發炎。感染科醫師主要診斷疾病的起因症狀與了解病原體,例如扁桃腺炎經由腺病毒引起;咽唊炎可能是腸病毒所引起,而喉嚨發炎,則是一個大範疇的指稱。
除了已知的病原體造成的感染疾病外,感染科最常處理因為不明原因所造成的發燒(不明熱);或是癌症引起的發燒,如病童出現出現貧血,淋巴結腫大等,可能必須透過骨髓檢查才能更進一步的診斷,或是特定症候群如兒童常見的川崎氏症;或是自體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幼年風濕性關節炎等。紀鑫主任叮嚀各位父母,若是孩童發燒五天以上,請記得到兒童感染科做檢查,由專業醫師診斷後做治療,或是轉診給其他專科醫師診治。
感染科醫師可經由長時間的臨床經驗,立即從身體部位判斷是什麼病原體,像是腸病毒可從身上看到疹子,或是泡疹性口腔炎喉嚨會紅腫,因此,門診的醫師往往都會東翻西找從求診者身上找尋證據;或是經由驗血觀察,例如一般的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淋巴球居多,而細菌感染則是白血球明顯上升;也常見通常透過醫療輔助的方式,像是快篩與病毒或細菌培養,進一步找尋疾病成因。
感染科常處理不明原因所造成的發燒(不明熱)。
感染科常用藥抗生素?
紀鑫主任表示在感染科所使用到抗生素的比例並不高,約占15~20%。而哪些病人會用到抗生素呢?主要以中耳炎、鼻竇炎與肺炎,或是鏈球菌引起的喉嚨發炎等細菌感染。抗生素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疾病才有效,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療並沒有效果。因此,醫師會先觀察孩子狀況後,才決定是否有必要開立抗生素。
反而是抗生素的劑量與療程才是需要注意,醫師也會評估人體的體重與腎臟功能換算抗生素的劑量;再者,抗生素的療程也是重點,例如中耳炎、鼻竇炎需要10~14天的療程,肺炎則需要7~10天的療程,因此,醫師在開立抗生素前做了這麼多的判斷才能開立處方藥劑,家屬不用太過擔憂。
預防把關──疫苗接種
提醒各位父母,預防接種是最直接、最有效預防傳染病的措施,目前疫苗(預防針)分成由政府免費提供學齡前幼童常規的預防接種,卡介苗、B型肝炎、5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不活化小兒麻痺),水痘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日本腦炎疫苗。與自費預防針,如:肺炎鏈球菌,輪狀病毒,A型肝炎等。
新生兒科
3大重點了解新生兒科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穆淑琪表示,新生兒有一些常見的疾病種類、診斷、治療方式都與其他年齡的兒童不同,透過以下3點可以初步了解新生兒科:
1年紀:出生後未滿1個月都稱為新生兒(早產兒也屬於新生兒)。若是過了新生兒的年紀,但疾病仍延續,在門診或是醫療照護上也就沒有限制為1個月,仍是會在門診或住院中繼續照護。像是早產兒寶寶在早產過程中,可能會引發一些疾病,可以由較為熟悉孩子的醫師做長遠的追蹤與照護, 並視病情需求適時轉介其他次專。
2疾病種類:新生兒的疾病種類與大於新生兒年齡的疾病種類不同。
3表達:新生兒完全不會表達,家長也在熟悉與捉摸的階段,因此新生兒科的醫師會從更專業的臨床判斷,經由照顧者與孩子的身上找尋疾病的線索。
常見新生兒疾病
穆淑琪主任表示,新生兒常見疾病中有新生兒黃疸、哭鬧或是腸絞痛等,門診中也常遇到新生兒乳糖不耐症、牛奶蛋白過敏等以上屬於較為常見的問題。而稍複雜的問題像是新生兒溶血或是新生兒感染(又分為產前產間或是新生兒期的感染),流行性疾病是容易經過親密的接觸而受到傳染等。要注意的是因為新生兒的抵抗力較不夠,一旦受到感染將會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像是新生兒敗血症與腦膜炎。
此外,有些先天性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由新生兒科的醫師在第一時間做好疾病的把關動作。因此,在診治的內容與判斷疾病上需要非常嚴謹與小心,做好疾病的把關與分類,並且發掘疾病的警訊。
新生兒科對於感染問題需要更加注意與警慎。穆淑琪主任貼心叮嚀,夏天之際,孕媽咪要注意腸病毒的流行,若是媽咪正好懷有第二胎,而老大剛好染上腸病毒,若是孕媽咪在接近臨盆前被傳染,對新生兒也會造成影響,需要格外注意。在冬天時則需要注意新生兒容易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或是腺病毒的感染。
新生兒照護重點:「吃得好,睡得好」。
給家長 3叮嚀
「吃得好,睡得好」,這是穆淑琪主任給家長在照護新生兒的小叮嚀。字面意義儘管看似輕鬆,但中間的學問可不少。從日常生活上判斷,有幾下幾點是穆淑琪主任提供的觀察小方法:
1體重:在前3個月,寶寶的體重增加將會呈現一個漂亮的斜率。家長可觀察寶寶一天吃進的c.c.數有多少,或是目測寶寶的體重是否增加,若是不放心,可尋求醫院診所比較精確的體重器來測量。若是媽咪親餵母乳的寶寶,便可看看他尿尿的次數是否正常,一天更換尿布6次且有一定的重量為基準。
假設媽咪沒有母奶,1個月內的寶寶需要吸收的奶量計算,有一個簡單的算法:體重*100,便是基本的需求攝取量,例如3公斤的寶寶需要300c.c.的奶量。
2發育:可觀察寶寶的睡眠與醒過來的互動,積極點的媽咪可以跟寶寶一起玩耍與互動,滿1個月後的寶寶會與外界有一個互動式的微笑(social smile)。
3不正常的哭鬧狀況:觀察寶寶是否會出現異常的尖叫或是哭鬧的狀況。
吳俊仁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小兒心肺科主治醫師、高雄醫學大學小兒科學教授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
戴任恭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哈佛大學兒童醫院小兒胸腔科研究員
現職:高雄醫學大學小兒心肺科、小兒加護中心主任、高雄醫學大學小兒科學副教授、中華民國兒童胸腔醫學會秘書長
劉希哲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助理教授、臺北醫學大學兼任講師
學歷:中山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紀鑫
現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國立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修業中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總醫師、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研究員
穆淑琪
現職:新光醫院小兒科主任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臺大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
經歷: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輔仁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