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覺得孩子3歲後再教就好,竇智孔認為:「這邏輯不對!孩子的教育從胎教就要開始。」胎兒在母體裡接收許多訊息,大腦逐漸在發育,雖然生俱來的氣質會影響寶寶,卻遠不及教育重要。
「胎教最重要是讓媽媽開心,夫妻常常一起對肚子說話。」有胎動時,就可以跟寶寶溝通,問問他:「你今天還好嗎?」當他動一下,彼此微妙的互動就隨之產生。寶寶大腦一直在發展,不能任由3歲前怎麼做都沒關係,3歲後卻變成都不可以,孩子腦袋會錯亂:「為什麼原來可以,現在突然間卻打我、罵我了?」
意識到教育對孩子的重要,竇智孔用與動物相處的經驗,加上廣泛學習各種教養理論,自創出一套「野獸派教養」法,以溫和堅定的愛與陪伴,實現在大福和大仁的身上後,他發現效果非常好,大福和大仁不但都非常好帶,也能適時表達自己的想法!
竇智孔表示,野獸派的教養方式,雖以動物溝通方法為出發點,但動物的邏輯思維更直線、簡單,然而孩子思維會因著成長進步,所以要隨之應變。
當大福出生開始,便訓練寶寶不哭才能抱,「嬰兒就像動物,哭的時候一定是有需求,要去了解並解決他的需求,而不是任由他無理哭鬧。」竇智孔實際作法是,寶寶哭得嚴重時,先確認現在是喝奶時間嗎?體溫是否正常?身體是否不舒服?要不要換尿布?如果都不是,會先溝通:「不哭喔,不哭才能抱!」所以大福需要時,一定會大哭,那時再解決他的需要。
當溝通模式建立後,長大也會養成用說話來表達需求,而不是哭鬧。竇智孔指出:「大福只要不說,我就當不知道,但他可以哭,我不會阻止他哭,哭泣時都當作是情緒抒發,哭完再說!」大福哭到一段落,會抽抽噎噎說:「衛生紙……」這時爸媽遞給他,他擦一擦眼淚表達:「我哭好了!」父子倆便會和解,言歸於好。
值得提醒的是,在哭的過程中,竇智孔會一直陪伴、看著大福,只是一言不發地,等他哭完後,再慢慢引導他說出他的想法,「一旦大福說出來,我就會幫著他,讓他自己去完成!」
延伸閱讀:新手爸媽必學!教你簡單嬰兒手語3大招
「不哭抱」教養靈感從教狗而來,第一次教狗停住(stay)時,牠根本聽不懂,竇智孔形容:「牠停住,我就往後退2步,牠一動,就說『no no』、回去『stay』,當我退2步、3步,牠都不動時,就給牠食物吃!」用這個邏輯循序漸進地訓練下去,即使狗狗外出時也能隨時保持『stay』。
竇智孔強調,大福、大仁從出生開始,便採用「不哭抱」方式教養,一開始雖然辛苦一點,但漸漸地都變得輕鬆、好帶,這種教養法能帶給爸媽倒吃甘蔗般的育兒感受。「不過夫妻雙方觀念要達成一致,不要讓孩子覺得在媽媽身上可以,在爸爸這裡卻不行!」
不過剛出生時,還沒建立彼此的溝通模式時,只能用他哭泣的大小聲來控制和寶寶的接觸,竇智孔說明:「哭到最大聲時,千萬不能抱他;當聲音往回降時,可試著把手放在他胸口安撫他,當寶寶又大聲哭就離開,哭小聲後再靠近,最後等他沒聲音就能抱起來。」這個方法,能讓寶寶懂很快!
寶寶睡過夜,是每個新手爸媽都夢寐以求的事,竇智孔兩個兒子都在1個多月睡過夜,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養過兩隻老鷹的他提到,一隻遊隼教剛學會飛行的幼鷹打獵,不是把獵物抓到草裡給牠吃,而是啣著獵物在不遠處飛旋、啼叫,逼著幼鷹往外站,再飛到最高的地方把獵物放掉,幼鷹必須自己飛行去把獵物抓回來吃。如果幼鷹今天都沒接回獵物,就必須餓肚子,母鷹會把打到的獵物吃掉,他說:「目的是激起企圖心,誘發孩子的需求。」
「當幼鷹的飢餓感大於恐懼感時,牠就會選擇獵食。」馴鷹法有助於寶寶睡過夜,「當寶寶睡覺欲望大於飢餓感,他就會選擇睡覺。」
竇智孔強調,要讓寶寶睡過夜之前,必須先做許多準備工作,例如先知道寶寶何時喝奶?喝了多少奶?何時想睡覺?會睡多久?給他多少奶能睡多久?「當時訓練大福睡過夜,會在晚上7至8點喝完奶想睡覺時,一直跟他玩、不讓他睡,然後在10點睡前奶那餐,給他較多的量,可讓他睡得久一點。」
很多媽媽疑惑,本來寶寶都已經睡過夜,但過2、3個月又忽然半夜哭鬧不睡,這是為什麼呢?竇智孔侃侃而談:「那是因為沒隨著寶寶的食量調整奶量,如果他忽然5個半小時又起來,建議隔天再加20cc,可能又能撐過夜。」
延伸閱讀:揪出新手爸媽18個NG育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