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這句話是指寶寶骨骼成長的概況,由於現代人生得少,自然會將更多心力關注在寶貝身上,不論是開始站立,還是跨出人生的第一步,爸媽的心情難掩雀躍。不過,這些看似自然的發展其實都暗藏複雜的發展變化,在此成長過程中,有些動作表現屬於正常現象,有些則需要醫師的協助及治療,寶貝才能健康長大。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楊鎮宇表示,骨骼發展最早可追溯到胚胎時期,在媽咪懷孕第6週就開始進行,之前胚胎已經由單純的三層細胞構造確定前後端,此時會進一步確定未來四肢發展的位置,從四個生長點長出最原始的肢芽;第8週左右,肢芽除了長度增加,更分化出四肢的關節結構,其四肢為最原始的軟骨骨架,透過一連串骨骼成熟的過程,鈣質與其他無機鹽會開始沉積於軟骨,使細胞逐漸被硬骨細胞取代。
整個懷孕期的骨骼成長會不斷進行,嬰兒出生前,四肢骨的骨幹、脊椎、頭骨都已具大致雛形;嬰兒出生後,四肢長骨仍繼續變硬、變粗,連接骨骼兩端與骨幹的生長板軟骨細胞亦會分裂增生,擔任骨骼延長的角色。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生長板附近的的骨化中心依序出現且變大,生長板在青春期前後則逐漸消失,直到閉合。當生長板完全消失,代表孩子的骨骼轉熟定型,也就是身高不會改變,通常男性16歲左右的長骨生長即為趨緩,女性則在14歲左右。
針對部分爸媽擔心孩子是否長得不夠高的問題,家長可依據寶寶手冊中的表格或衛生福利部公布的兒童生長曲線圖做判斷,只要生長指標(體重、身高和頭圍)落在第3~97百分位之間都屬於觀察範圍,若小朋友低於第3百分位或超過第97百分位,又或是短期(數月)內從一個級距快速變化至另一個級距,即代表生長狀態需要注意,必須請醫師評估檢測。
基本上,骨骼大致分成頭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新生兒剛出生,各塊頭顱骨片尚未接合,脊椎骨的彎曲程度也還未固定,因此,爸媽在照護新生兒時,姿勢必須輕柔,並要拖住頭頸部,避免過度搖晃造成受傷,以下針對骨骼各部位的發育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