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菁英診所提供
多年前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國小二年級學生的請假條,請假原因是「皮在養」,雖然癢字寫錯了,但看了還是令人不覺莞爾。不過,在哈哈大笑之餘,各位讀者可知道,這類皮膚易癢的患者,其實在我營養醫學門診中的比例非常高,可見此過敏疾病是非常令人困擾的。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癢,到了晚上還會更加嚴重,許多患者會發癢到翻來覆去睡不著,嚴重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有些患者還因此心情沮喪,罹患憂鬱症。
提醒爸媽,如果幼兒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一定要趁早調理,因為醫學上有所謂的「過敏進行曲」,意思就是如果沒將過敏體質調整好,長大後很可能也會罹患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等,千萬不要等閒視之。
專家建議:生活調理處方 天然卡好
以下是我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所建議的生活調理處方:
專家建議:洗澡有撇步 癢癢別再發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或大人其實都很辛苦,不只是發作時癢得令人難受,就連洗澡也會令人痛苦不堪。因為皮膚乾燥,只要稍微不注意,洗到沐浴乳或是非中性肥皂,皮膚立刻會癢到讓人受不了,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抓癢、破皮、發炎,導致好不容易好轉的皮膚,馬上又失控了。
曾有一位患者母親告訴我,她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建議用燕麥片幫孩子洗澡,於是她就在大賣場買了幾包燕麥片,然後用紗布包起來,泡在水中會呈現白色粉狀,替她寶貝洗澡,發現效果還不錯。我的看法是,燕麥片泡水會溶出一些多醣,因此可讓皮膚有些許保濕作用,但若對燕麥麩質過敏的患者,則仍須小心。
一般說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洗澡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通常,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會使用類固醇藥膏來緩解搔癢症狀,但這些藥膏如果長期使用,很有可能會出現併發症,包括皮膚萎縮、皮膚變薄、微細血管擴張、毛囊炎、色素脫失、傷口感染不易癒合、拉扯紋的形成等等。所以皮膚外用藥膏一定要在醫師的指示下塗抹較安全。
現職:菁英診所基因營養功能醫學門診營運長、科博特診所院長、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學會理事長
專長:基因功能營養醫學、過敏疾病檢測及調理、代謝症候群調理體重管理、疾病預防策略、肝臟排毒、重金屬排毒
經歷: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暨營養醫學所兼任助理教授,著作:《營養醫學抗癌奇蹟》、《疾病,不一定靠藥醫》、《完全根治耳鼻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