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門診兒科醫師想要家長幫忙的事

小孩並非大人的縮影,18歲前的兒童與青少年,發病症狀與治療方式與大人有所差異,而且許多疾病是只有小孩才會得。只有兒科專科醫師才是經過足夠的兒科三年專業札實訓練。相較於其他科,兒科醫師對於小兒疾病全身性的評估更勝一籌。
門診兒科醫師想要家長幫忙的事

發燒時確實記錄體溫的高低

我常戲稱兒科醫師好像是寵物科醫師,面對不擅常表達的小孩,只能從小病人的肢體動作和眼神、家屬的描述、和身體的檢查,抽絲剝繭找出問題所在。其中,家屬的描述尤其重要。

 

對於發燒的孩子,請家長在家確實記錄體溫的高低,不要只是手摸憑感覺就認定小孩燒不燒。如果懷疑家中的溫度計不準,盡快換新的或拿去校正。雖然說,溫度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相關,但有些疾病比較會高燒,若能確實記錄體溫的變化,醫師更能了解病情的變化。舉例來說,一般感冒引起的發燒,通常3天(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48-72小時)就退,除非是特別的病毒,不然很少高燒不退,所以如果超過3天還在發燒,就要擔心是否感冒引起了併發症,如鼻竇炎、中耳炎、肺炎等,或者是原來的診斷有誤。

 

當然,一般要退燒的跡象除了跟天數有關之外,一天當中發燒的次數逐漸降低,今天比昨天的最高溫更下降,這些都顯示小孩快要不燒了。一些聰明的家長,往往會詳細的紀錄發燒的時間、溫度和使用退燒藥的情形供我們做參考,就像我們查房(看住院的小病人)時,我們一定先看病歷上的體溫表,這可以快速的讓我們了解孩子病情的進展。

 

或許有些家長會問,孩子半夜發燒要趕快看醫師嗎?兒童生病時,重要的是觀察有無重症的危險病徵。無論有無發燒,如果兒童出現下列情形(表一),宜儘速至兒科專科醫師處診治。如果沒有表一的情形,可以觀察半天到一天,等症狀明顯一點再帶給醫師查明發燒的原因。舉例來說,腸病毒一開始發燒的時候,通常要一天之後才會出現口腔水泡的情形,如果一發燒就馬上看醫師,當口腔水泡還沒出現前,兒科醫師只知道是喉嚨發炎,而無法知道是否為腸病毒引起。

 

最好由主要照顧者陪同看醫生
陪同孩子就診的家屬,最好是主要的照顧者。兒科醫師最常問的三句話就是1.孩子的活動力怎麼樣?2.食慾好不好?3.昨晚睡得安穩嗎?現在雙薪家庭多,有時白天看診時,病童多由祖父母或叔叔阿姨帶來,問起昨晚的事,一問三不知, 所以如果要託親朋好友帶孩子就診,一定要確實交班,最好寫張小紙條,上面詳細記載病童的症狀,活動力、食慾、睡眠狀態,和家長憂慮的事項以供醫師參考。

 

如果懷疑孩子的糞便有問題(不管是顏色或者是腹瀉),麻煩家長就診時,要將糞便一起帶入診間,不要只給醫師看手機上的照片。照片會有色差,而且無法顯現出糞便的全貌和味道。

 

切記醫師不是神,千萬不要抱著考醫師的心態就診,家長能提供的線索越多,醫師提供的幫助也就越多。如果孩子的病程不如醫師所言,也請盡快回診,而非等把藥吃完。
 

無論有無發燒,如果兒童出現下列情形,宜儘速至兒科專科醫師處診治:

˙3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

˙尿量大幅減少

˙哭泣時沒有眼淚

˙意識不清,持續昏睡、未發燒時燥動不安、眼神呆滯

˙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

˙持續頭痛與嘔吐

˙ 頸部僵硬

˙咳痰有血絲

˙ 呼吸暫停、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

˙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

˙無法正常活動,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

˙皮膚出現紫斑

˙ 嘴唇、手指、腳趾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