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11歲童腹痛冒冷汗急診!X光驚見「糞便塞滿腸道近胸部」 醫揭兇手:邊滑手機邊上廁所

一名高雄11歲男童日前腹痛難耐、冒冷汗、嘴唇發紫,送醫檢查後竟被發現,腸道裡塞滿糞便,積糞甚至「快到胸口位置」。經灌腸後才順利排出大量糞便。醫師診斷為嚴重功能性便秘,而元凶正是許多孩子都有的壞習慣:上廁所滑手機。
11歲童腹痛冒冷汗急診!X光驚見「糞便塞滿腸道近胸部」 醫揭兇手:邊滑手機邊上廁所

 

邊滑手機邊如廁,排便反射被「打斷」

男童母親透露,孩子平時習慣邊滑手機邊上廁所,每次動輒半小時以上,有時被催促才匆忙結束。阮綜合醫院急診兒科主治醫師蕭宇超指出,這樣的習慣容易讓排便反射中斷,腸道內的糞便滯留過久、變得乾硬,就會導致便秘。

蕭醫師表示,近期因開學作息改變、課業壓力與飲食不均,功能性便秘的學童病例明顯增加,滑手機與長時間如廁是主要誘因之一。

▲11歲男孩腹部X光片,圖上紅圈範圍為便便堆積的地方/阮綜合醫院提供

 

「一肚子大便」的孩子不止一個

醫院另收治一名6歲女童,同樣因肚子劇痛、腹部脹如小鼓送醫。X光檢查發現,她的腸道也被糞便塞滿。母親懷疑,女童開學後不敢在學校上廁所、常忍便,結果幾天沒排出導致急性腹脹。

蕭宇超指出,當孩子一週排便少於3次、糞便過硬、解便疼痛或腹脹時,就屬於便秘範圍。此類問題常見於剛上學、轉換新環境、或如廁訓練階段的兒童

 

醫師建議:上廁所限時10分鐘、別帶手機!

蕭醫師強調,長期便秘不僅影響腸道功能,還可能導致營養吸收不良、食慾下降,嚴重時甚至影響孩子的生長與體重發展。想讓孩子順暢排便,家長要從飲食、習慣與心理支持三方面著手:

①多喝水、多蔬果:小學生每日應攝取1500至2000cc水分,每餐蔬果量約孩子1至2個拳頭大小。

②固定時間排便利用飯後胃結腸反射,上廁所更順暢。

③廁所裡不滑手機、不看書如廁時應遠離手機與書報,讓大腦專注於排便。

④限時10分鐘以內每次如廁以5至10分鐘為限,避免久坐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增加痔瘡風險。

⑤用鼓勵代替責罵建立孩子正向的排便經驗,減少心理壓力。

若便秘嚴重或出現體重減輕、成長遲滯等異常,家長應及早就醫。醫師可依狀況給予軟便劑或其他治療,但不建議家長自行使用灌腸或甘油球,以免刺激過度、損傷直腸。

 

整理撰文/江睿毓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