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小雪節氣來臨,中醫師教你保養3心法

小雪,是進入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時間大概在每年的11月21到23號開始,小雪標誌著冬季氣候的進一步寒冷與乾燥。每年到了這個時節,中國的華北區域氣溫下降,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降雪。
小雪節氣來臨,中醫師教你保養3心法

 

台灣因為地處亞熱帶氣候,平地幾乎不降雪,但到了小雪節氣時仍會感到氣溫明顯地下降,此時會建議大家多注意保暖、潤燥和滋補身體,住在北部的朋友尤其要多準備禦寒的衣物保暖過冬。

 

小雪常見不適症狀

小雪節氣之後,寒冷的氣候逐漸加劇,天地間的陽氣慢慢衰退。寒冷和乾燥的天氣會對人體產生影響,此時人體容易感受到寒邪入侵,並出現乾燥症狀,比如眼睛乾澀、口乾舌燥、皮膚乾燥脫屑等。

《黃帝內經》中說到:「冬三月,此謂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去寒就溫的意思就是人體的陽氣需要在冬季受到保護,否則寒邪就容易入侵,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引發各種疾病。寒邪會影響人體的臟腑機能,素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多注意血壓的監測並定期回診;肺氣虛弱的朋友要注意上呼吸道的保養;脾胃不好的人則是要注意飲食避免脹氣、消化不良;而四肢末梢常常冰冷、腰膝痠軟要注意溫補腎陽。

 

小雪保養建議

1.日常保養以禦寒與適度運動為重

小雪節氣,人體陽氣漸衰,首重保暖,尤其是頭面部、頸部和四肢。頭為諸陽之會,受寒後容易引發感冒。禦寒衣物要適當增加,外出時最好佩戴帽子、圍巾,並選擇保暖鞋襪,避免寒邪侵入。同時黃帝內經也提到冬季陽氣收藏,應早睡晚起,充足的睡眠有助於養護腎氣,保持充沛的精力。

小雪節氣寒冷,雖然應注重保暖,但也不能不活動。適度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可以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溫和的運動,這些運動不僅可以強健體魄,還能促進氣血活絡。

2.艾灸、足浴這幾個穴道都有幫助

在小雪節氣,除了飲食和作息的調養,艾灸、泡足浴也是保暖養身的好方法。艾灸有助於溫通經脈、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特別適合體質虛寒的人群。怕冷的朋友可以多艾灸「足三里」、「氣海穴」、「關元穴」,這些穴位對增強陽氣有很好的作用。

★艾灸是什麼?

艾草具有溫通經絡的作用,其燃燒後能產生穩定的熱力,傳導到身體深層,幫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或寒症。

艾灸是一種源自中醫的傳統療法,利用燃燒艾草製成的艾條或艾柱,透過熱力和煙燻刺激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以達到調節氣血、疏通經絡和改善健康的目的。艾灸常被用於保健和治療,尤其對於寒性體質、慢性病或氣血不足者有幫助。

 

 

泡足浴時可以補充陽氣、促進氣血流通,讓水面淹過腳踝泡到「三陰交穴」、「太谿穴」和「湧泉穴」,可以溫陽散寒。

 

 

3.小雪飲食宜忌

小雪節氣乾燥,應當注重補充水分和滋陰潤燥的食物。可以適當多飲水,並多吃梨、銀耳、百合這類潤肺生津的食物。梨和百合有潤肺止咳的作用,銀耳能滋陰潤燥,這些食物有助於對抗乾燥氣候對人體的傷害,尤其是呼吸道的健康。

 

小雪食療推薦-杜仲黃耆蔘雞湯

比較怕冷的朋友可以自己燉補「杜仲黃耆蔘雞湯」保暖驅寒、強健筋骨,杜仲可以補肝腎、強筋骨,黃耆、黨參可以補氣、提升免疫力、補養脾胃,雞湯配方為:杜仲三錢、黃耆三錢、黨參三錢、雞腿一隻,水1500cc,用電鍋燉熟即可服用。

小雪時節飲食應以溫補為主,避免生冷寒涼的食物。建議多食用具有溫陽散寒作用的食材,如羊肉、牛肉、薑、蒜等。羊肉溫補腎陽,生薑和大蒜有助於驅寒,這些食材能增強人體的陽氣,對抗寒冷。小雪節氣要注意均衡飲食,適量進補,避免過度油膩或過量飲食,以免脾胃負擔。

 

 

撰文/林文君 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

 

林文君醫師

現職

信義馬光中醫診所 中醫師

學經歷

  •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醫師 

  • 美恩中醫診所 

  • 杞子中醫診所 

  • 京都堂中醫診所 

  •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