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欄 醫師專欄

中醫辯證論治蕁麻疹,擺脫肌膚煩惱!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是一種以皮膚癢及肉色地圖樣突起表現的皮膚病。
中醫辯證論治蕁麻疹,擺脫肌膚煩惱!

 

一般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蕁麻疹」通常是可以找到誘發原因的,一般在數小時到數周內會慢慢改善,食物和藥物是常見的原因。若是反覆發作超過 6 周以上的稱為「慢性蕁麻疹」,通常慢性蕁麻疹很難找到特定的誘發原因,因此治療的時間往往較長,需要與醫師耐心配合。

    

西醫觀點看致病機轉

蕁麻疹產生是透過「肥大細胞(mast cell)」釋放組織胺而使得血管的通透性改變,造成皮膚局部的突起與搔癢。因此治療通常以抗組織胺為主;部份頑固性的蕁麻疹可能需要類固醇的使用。

急性蕁麻疹

有些是因為飲食引起,如魚、蝦、蟹、核果類、芒果、花生等。大部分食物的過敏會在吃東西後 30 分鐘到 2 小時就會發生。部份藥物如消炎止痛藥也是常造成急性蕁麻疹的原因。有時在一些病毒感染後,也有可能發生急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

可能是某些物理性原因引起,例如冷、熱、觸壓、震動、流汗、水、陽光都是有可能是誘發因子。許多人的慢性蕁麻疹與過敏原無關,而是與本身的過敏細胞的過度敏感有關,像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都是容易讓慢性蕁麻疹不易根治的原因。

 

▲蕁麻疹是一種皮膚癢且肌膚呈現肉色地圖般突起的皮膚病

 

中醫觀點看蕁麻疹

中醫在古籍上,稱作風疹塊、鬼飯疙瘩、癮疹,多是人體受到風、寒、濕影響而產生。因此將治療方式通常是初期以緩解紅、腫、癢、熱為主,之後再依各種體質調理,以鞏固治療效果。

中醫將蕁麻疹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風寒型:風疹塊色粉白或粉紅,遇冷或風吹則加劇,遇熱則症狀減輕,大多在冬春季節發病。

2.風熱型:風疹塊色紅,遇熱則症狀加劇,遇冷則症狀減輕,多在夏秋季節發病。

3.氣血兩虛型:風疹塊反覆發作,時常遷延數月或數年,勞累或免疫力低下時容易發作。

4.血熱型:多見於皮膚劃痕症,一般身起風疹塊較少,常常每到晚間皮膚感覺灼熱刺癢,搔後隨手起紅紫條塊。

5.血瘀型:風疹塊暗紅,常見於腰圍、表帶等壓迫處。

 

舒緩皮膚癢,這幾個穴道可幫忙

除了中藥的服用之外,若是症狀較急、皮膚紅癢難耐,可按壓幾個穴位舒緩。

曲池穴

1.為大腸經穴位。彎曲手肘,此穴位於手肘外側的肘窩橫紋盡頭。

2.這個穴位可以解熱,減少身體發炎,提高免疫力。

合谷穴

此為大腸經穴位。在手部虎口,大拇指與食指掌骨間靠食指的地方。

血海穴

此為脾經穴位。屈膝 90 度,將手掌貼在膝蓋上,拇指與其他四指約成90度,拇指指尖處即是血海穴。

 

避開地雷食物,養好你的蕁麻疹

蕁麻疹應避免高組織胺的食物,那些食物還有高量的組織胺呢?

1.肉類:帶殼海鮮;加工肉品;煙燻肉品,如香腸、火腿;罐頭魚類。

2.蔬果類:各種果乾;酪梨、番茄、菠菜、茄子,以及大部分的柑橘類。

3.發酵飲品:紅白酒、香檳、啤酒等。

4.發酵或醃漬物:優格、酸菜、醋、醬油。

5.乳酪

蕁麻疹是現代常見的病症,但往往不易治癒,需要積極配合醫師治療外,也要注意生活作息及飲食上的調整,才能有好的治療效果。

 

 

撰文/林穎欣醫師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