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愛她,但我好像常讓她難過」
「我知道她很愛我,但這好像不是我要的」
「他很愛我,但我不喜歡他愛我的方式」
「你知道嗎?我老公很愛我,但我就是無法感覺被愛」
「我對他這麼好,從來沒有對別人這麼好過,可是他…...」
這類【很愛卻愛不到】的例子,屢見不鮮。
1.感覺愛不到對方
感覺愛不到對方的人,在自己的認知當中非常努力去提供對方、希望對方開心、把對方擺在生活的第一順位,為對方放棄了許多自己的堅持,可是到頭來,對方還是感覺不開心,說什麼「我們不適合,這不是我想要的」,想要分開。
2.無法感受被愛
另外一種,是理智上知道你的伴侶很愛你,但你就無法「感受被愛」。你看得出來對方很用心,你也完全不用懷疑他會有別人,你知道他把最好的都留給你,他心裡永遠把你擺第一,但你還是感覺少了點什麼,你的直覺告訴你,他愛你的方式,不是你要的方式。
明明有愛的兩個人,為什麼總是會出現這種「愛不到」的困境?
原因就是,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每個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也就是說:
1.每個人愛的方式不同
2.想要被愛的方式也不同
就像每個人都需要飲食,天經地義,但每個人的口味偏好都不一樣。你總會有你特別偏愛的館子,你就會常常去類似的館子吃飯,其他館子也可以,但若不是你喜歡的口味,你恐怕不會經常去消費。
Gary Chapman將愛的表現分成五種,分別是:
1.肯定的話語(Words of Affirmation)
用言語或文字明確且直接的表達出對對方的肯定和讚美,甚至是單純的「我愛你」,都可以讓聽覺動物感覺被愛。
2.服務的表現(Acts of Service)
用行為代替文字表達,例如為對方下廚、作家事、接送、按摩、背包包等可見的行為。
3.物質的禮物(Receiving Gifts)
在生活當中安排精心的禮物,清楚知道對方喜歡的品味,讓對方收到時感覺被寵愛。
4.有品質的相處時光(Quality Time)
特意空出時段來和對方相處,完整且不分心地,傾聽對方想說的,不和其他人共享這段時光。
5.肢體的接觸(Physical Touch)
透過肢體的接觸愛撫,得到被愛的感覺,例如擁抱、牽手、撫摸頭髮、臉頰,或是單純靠在一起坐在沙發上等,就能得到被愛的滿足。
這五種都是關係之間(注意:不只是伴侶關係,家人、親子之間也是)重要的愛的語言,建議大家透過自我檢視、和對方坐下來一起討論,來瞭解這五種語言在你(以及對方)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排序。
了解自己對愛的需求排序,可以幫助自己排除「不被愛的感覺」,藉由和對方溝通,表達自己想要的(例如:我想要你多陪陪我,我希望你能稱讚我等),可以降低原本期待常常落空的失落感。
事實上,這樣的正向表述除了可以邀請對方來愛你以外,也可以正向回饋(positive reinforcement)給對方,去明確地強化某些行為,當對方感覺被鼓勵,就會更加有動力用你喜歡的方式對待你,成為一個良性循環,對雙方來說都會是美好的。(例如:親愛的,我好喜歡你來接我下班;我好喜歡妳做飯給我吃,這是我最愛的慶祝方式;你對我真好,我就是喜歡你這樣靜靜地聽我說話,我說完就好多了)
了解對方對愛的需求排序,可以更準確地提供對方想要的愛,當你很愛對方,你當然渴望對方能夠感受被愛包圍,因此投其所好是很重要的。我們如果無法投其所愛地愛對方,就會覺得自己付出很多,但對方不領錢,那是因為愛的方式,和對方期待的方式有落差。就像我們幼年時,偶爾會聽見父母的那一句「我都是為你好」,父母的愛無庸置疑,但想想當初你那種感覺困惑又有點焦慮的心情,就可以明白「如果愛的方式不是對方想要的,恐怕會變成壓力」。
當你發現自己所擅長提供的愛的語言,和對方想要的有落差的時候,這就是你們可以溝通、互相學習的機會。
✓ 有些很喜歡被噓寒問暖的人,遇上了很少看手機回訊息的人;
✓ 有些喜歡被接送的人,遇上了很怕塞車很討厭停車的另一半;
✓ 有些不喜歡用3c產品的人,遇上了不停連環傳訊關心問候的另一半;
✓ 或者喜歡走路或大眾交通通勤的人,遇上了喜歡握著方向盤也要牽你的手的人。
有落差都不是問題,因為有感情就可以調整。但如果始終不清楚、也沒機會表達溝通這些差距,那麼失落感會一直累積,造成關係疏遠。
✓ 「下雨了他都不知道我希望他來接我嗎?」
✓ 「其實我想要自己一個人逛街,他在旁邊我好有壓力」
✓ 「他都不知道我一直在等他到家打電話給我嗎?」
✓ 「他怎麼看不出來我這件是新洋裝,都沒有讚美我?」
✓ 「我趕的半死來接她,還差點出車禍,然後她好像覺得等得很不耐煩。」
對於關係當中「愛不到」或是「不被愛」的感覺,別光是煩惱或無奈,然後想說「他不講我怎麼知道,」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去認識自己愛人的方式,以及希望被愛的方式,才能投其所好,改善關係。
資料來源\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整理\Ariel
圖片來源\Photo-ac
現職:初和心理諮商所創辦人
專長:人際議題,情緒困擾,自我探索及親子關係。
經歷:美國哈佛大學人類發展心理教育研究所畢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諮商心理教育研究所畢
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東吳大學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