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防疫懶人包

確診了怎麼辦?孕婦居家照護10大Q&A

疫情已稍微趨緩,但肚子裡懷揣著一個小生命的孕媽咪們還是小心謹慎,深怕染疫對寶寶造成影響。網上關於疫情的資訊五花八門,究竟確診後居家照護有何注意事項?新冠肺炎會因此影響胎兒嗎?醫師幫你一次釐清!
確診了怎麼辦?孕婦居家照護10大Q&A

(※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為情境示意圖)

Q1:不同孕期的症狀嚴重程度有差嗎?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醫師指出孕期階段確實是影響症狀的其中一個因素。尤其進入第三孕期的媽咪們心肺負荷加重,所以第三孕期的風險也相對更高。

此外,黃建霈醫師也提醒媽咪們若有發燒症狀,要控制體溫,可以吃普拿疼來幫助退燒。儘管人體經過發燒這一免疫反應後較能夠產生抗體,但孕婦要顧慮胎兒,最好不要持續發燒。尤其第一孕期的媽咪們更需要注意,因為這時胎兒正處於器官形成階段,若媽媽持續高燒,有可能引其胎兒畸形等問題。在過去研究顯示孕婦的發燒與胎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有關,即可能增加無腦兒、胎兒脊柱裂的風險。

Q2:用藥有什麼注意事項?可以用抗病毒藥物嗎?

居家照護期間的用藥分為抗病毒藥物與一般用藥。以抗病毒藥物來說,默沙東的Molnupiravir不建議在孕期與哺乳期間使用,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輝瑞的Paxlovid則比較適合孕期和哺乳期間使用,且效果更佳,其預防重症與死亡的效果近9成,Molnupiravir則僅3成。不過醫師也提醒,Paxlovid不適合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使用,加之其不能碾碎吞服,若長期臥床、必須把藥磨碎服用,或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者,建議優先使用Molnupiravir。此外,Paxlovid與許多藥物有交互作用,若媽咪們本身已有定期服用的藥物,用藥前務必告知醫師並與其討論。至於中藥「清冠一號」,則要注意不建議與西藥併用。黃建霈醫師表示,抗病毒的藥物使用視乎其利弊得失,不需要為了求心安而服用。因為孕婦仍是相對年輕的族群,儘管重症率較常人高,但計算下來,除有其他重症危險因子者外,發生重症的機率大多小於100分之1。這代表99%以上的孕婦即使不吃抗病毒藥物也不會重症。但有其他重症危險因子者,如疫苗未打滿、超過40歲、體重過重,合併有影響的慢性疾病,還是應該考慮積極用藥,因為一旦重症,死亡率很高。

至於一般用藥,可以比照平時使用。不過黃建霈醫師建議用藥前,還是需要諮詢醫師,可以致電醫院或診所,或找原來的醫師討論。因為不是所有的藥物都適用於孕婦,例如有些止咳藥裡面加了Codeine(可待因),而這一成分在研究上已發現孕婦使用可能會造成危害。

延伸閱讀52歲確診男子主動脈剝離!醫療團隊手術10小時與死神拔河

Q3:我有重症危險因子,請問還可以居家照護嗎?

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列出10項孕婦的重症危險因子,分別為:年齡>35歲、肥胖、慢性肺部疾病或氣喘、慢性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一般糖尿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缺陷疾病與未完全接種。黃建霈醫師說明,理論上危險因子越多風險越高,但並不是有危險因子就要住院,例如肥胖(BMI>30)就是危險因子,但一般人平常也不會因為肥胖就住院。由於病床緊缺,若本身情況不嚴重,或沒有要提前生產的跡象,經醫師評估後即可居家照護。

至於臨近預產期的孕婦,也放寬了住院的標準。如今稍微有產兆,就會讓媽咪們住院,因為確診孕婦到醫院需要安排交通工具、醫生要進行手術前的處理耗時也會更久。孕婦若選擇居家照護,在家也要隨時監測產兆,不論週數,因為新冠肺炎會提高早產的機率。若出現10分鐘規則痛、子宮收縮等產兆就要馬上送醫。

 臨床醫師會為您評估是否達到住院標準,若沒有達到,或尚未有產兆,並不需要預防性住院,而是該保留病床讓有住院必要之情況者有床住,別讓沒住院必要者把床佔滿,否則醫療排擠效應,會造成更多的傷亡。黃建霈醫師指出,住在醫院並不一定就比較安全或就不會死,現實是大部分死亡的個案都是在醫院內發生而非在家裡,所以染疫者,不用過度緊張往醫院擠來搶床位,且住在負壓病房也不如在家裡舒適。

Q4:如果燒得反反覆覆,算持續發燒嗎?有危險徵兆就要馬上就醫?

高雄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會議提出,孕婦若有以下危險徵兆應立即就醫:

呼吸困難 胸腹部疼痛、咳血
精神狀態改變 胎動減少或停止
抽搐、癲癇 持續兩天無法進食/飲水或腹瀉/嘔吐
視力模糊 使用退燒藥仍持續發燒2天(>38.5°C)
行動不便 體溫低於35°C

出現疑似症狀但身體狀況尚可會令人猶豫是否需要興師動眾。其實症狀有輕重之分,例如發燒,若發燒反覆、較輕微需要就醫嗎?黃建霈醫師說明發燒沒退前都是反反覆覆,若越燒越高,代表問題越來越嚴重。但若溫度有慢慢降低,那就代表正在好轉。但不可一概而論,如:敗血症、免疫系統有問題者燒不起來,就不在此列。至於腹瀉,若只是輕度(如1天1-2次)可以不用就醫。但若是一天拉肚子10幾次,或拉到出血,合併發燒時可能會脫水,血栓的風險也會增加,這就需要就醫

Q5:如果在家心跳超過100,但沒有不適,需要緊急送醫嗎?

確診人群中部分人可能會出現心跳加快的情形,但基本並無嚴重不適。黃建霈醫師說明部分人可能平常心跳頻率就比較快,特別孕婦需要供氧給胎兒,心肺壓力較大,常常心跳100出頭這是常見的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若在休息狀態下心跳一分鐘超過120以上應該要去急症。若心跳頻率達110/分鐘,但合併心臟悶痛、不舒服、缺氧等現象,也可以去就醫。因為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Q6:孕婦確診了會影響胎兒嗎?

黃建霈醫師表示胎兒確實可能受影響,通常在懷孕4-8週較有可能影響胎兒,導致畸形,過3個月以後導致畸形的較少。此外,早產的機率也有所增加,媽咪們感到不適,如:病毒侵襲胎盤導致發炎等,都可能造成子宮收縮。或者,醫師也可能為了母親身體考量會與家屬討論提前生產。

​ 至於新冠病毒感染胎兒的情況,醫師表示確實有可能穿過胎盤感染。在某些病理報告中已從胎盤中發現covid-19的病毒,最高可達20%。但由於孕期抽羊水檢測可能造成流產,且發生概率較低,因此不建議在孕期中例行去檢查。至於出生後的嬰兒,根據臺灣兒科醫學會統計,1.6-3%的嬰兒身上會驗到病毒,但大部分是生產時感染,比如經過產道時被體液感染,只有小部分是透過胎盤感染。

延伸閱讀你有疫情恐慌症特質嗎?精神科醫師教你4招自我調適

Q7:媽咪們居家照護要注意什麼?

孕媽咪們在家要監測血壓是否>160/110或<80/40 mmHg;監測產兆:是否出現有規則子宮收縮、落紅、破水等。媽咪們平常也要注意胎動,尤其5個月以上的孕婦一般都稍微有感覺。6-7個月以後,胎動如果和平常比起來明顯減少,就需要去檢查寶寶的狀況。特別是一些高風險的孕婦,例如醫師已說明寶寶長得很慢、胎盤功能不好等,更要特別注意胎動。如有儀器可檢測胎兒心跳,應在每分鐘110-160次。此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媽咪們的情緒變化,確診後長期在家隔離也可能導致急性精神疾病發作,所以也要多加注意喔~

孕婦確診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為情境示意圖)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列出9項警訊表徵,孕婦如有以下表徵,應以視訊看診或外出就醫的方式尋求醫師診療:

意識變化 嚴重脫水、少尿、營養不良
靜止下心跳仍過速(>120BPM) 皮膚非創性多處瘀斑(凝血功能可能異常)
呼吸困難、急促、喘鳴聲、發紺 高燒≥39°C且超過48小時
胸痛、咳血 嚴重的其他症狀
下肢異常壓痛及明顯腫脹  

Q8:孕婦確診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孕婦確診可能引其的併發症不少,例如妊娠高血壓、心包膜炎、心內膜炎、肺部發炎導致快樂缺氧等等。其中腦、心、肺這三個器官是人體命脈,一旦發生問題就很可能導致死亡。之前國內曾發生一起孕婦因血栓不治身亡,黃建霈醫師指出血栓的發生是有可能的,尤其體重較重、本身有血栓疾病的族群。或是因為染疫,長期臥床不動或腹瀉脫水都可能導致血栓。目前國內並沒有讓確診孕婦都使用血栓預防藥,因為血栓藥會加劇出血,若用藥後突然肚子疼,需要緊急生產,就有可能造成危險。

根據統計,西方人每百個重症患者就有6個發生血栓;若是中症或輕症發生概率只有千分之二。而東方人發生血栓的概率比西方人更低,因此除重症者外並不一定需要使用血栓預防藥。血栓藥的使用要考慮孕婦的凝血狀態、藥物的交互作用等,特別是臨近生產的孕婦更要與醫師討論。

Q9:確診後,孕婦的飲食作息要怎麼做?

在作息方面,孕婦除了要儘量控制溫度外,也建議多補充水分,因為脫水會導致血液更易凝固。黃建霈醫師提醒,有發燒、拉肚子的情形,更要大量補充水分。此外,孕婦也要避免一直躺在床上,體力尚有餘裕的情況,要起來動一動,避免血栓的發生。至於飲食的部分,以健康為主,醫師表示在進食後可以注意身體的反應,可以觀察身體反應,例如吃了會比較舒服,大多就是正確的。另外,營養的補充也很重要,它是體力的來源,也幫助媽咪們維持活力,讓小寶寶可以茁壯成長。國人一般欠缺高纖維食物的攝取,也很少曬太陽,缺乏維他命D。而國外研究發現患者體內維他命D含量越多,較不容易重症,陽轉陰的機率也較高。因為維他命D與人體的免疫力息息相關,可以幫助人體對抗外來病毒。所以媽咪們平常可以吃些維他命D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鮭魚、香菇、雞蛋等,當然更重要的是適當的曬太陽,及定期抽血檢驗。

孕婦確診後飲食作息

(※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為情境示意圖)

Q10:長新冠會影響孕婦與胎兒健康嗎?

國內本土大多數病人還在急性期,而長新冠至少需要觀察3個月,甚至更久,所以暫時沒有足夠的資料。但總體而言,若母親的身體被影響,胎兒就可能會被影響,例如孕婦喘到一定的程度還是會影響胎兒的供氧。而大部分人是會恢復的,無需提前過於擔心,不過醫師也表示一切仍處於觀察階段,未有定論。

醫師教你對抗病毒3大重點:

1. 減少曝露在大量病毒下,出入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2. 疫苗儘可能打好打滿,保持良好飲食與作息,增進免疫力,這樣病毒初步進到體內時,免疫系統還有可能把病毒一舉消滅。

3. 有症狀或懷疑就快篩。若病毒已經入侵體內並開始大量繁殖,這時就可能需要儘快尋求幫助來打贏這場戰爭,否則就可能會發生嚴重後果或留下後遺症。

延伸閱讀喘到臥床不起竟是新冠後遺症!中醫授4妙方神救援

黃建霈醫師

▲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 黃建霈醫師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2022年7月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林雁

諮詢/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 黃建霈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現職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專科醫師、秘書長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一般婦產學科主任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專科醫師、常務理事

           台灣婦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常務理事

           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照片/本刊資料庫(※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為情境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