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惡質保姆致兒腦出血 嬰幼兒視網膜出血小心「受虐性腦傷」!

惡質保姆虐嬰的事件並不鮮見,打開「靠北保姆」的臉書粉絲專頁,一則則都是充滿血淚的控訴。新北市一位母親日前在PTT再度分享孩子疑似因保姆拋摔造成腦出血的判決結果與時間經過,並再度提醒家長提防惡質保姆。
惡質保姆致兒腦出血 嬰幼兒視網膜出血小心「受虐性腦傷」!

(※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為情境示意圖)

惡質保姆事件層出不窮,兒童受虐性腦傷應被關注!

2019年,新北市一對夫妻將未滿6個月的嬰兒交給保姆照顧,豈料竟造成寶寶腦出血,引發癲癇,緊急手術縫了近20針,更落下發展遲緩的後遺症。保姆矢口否認有故意傷害男嬰,但根據電腦斷層顯示,男嬰是因受到外力導致腦出血,且醫師判斷不止受過一次傷害。這起惡質保姆事件近日二審判決,以「業務過失傷害罪」判保姆有期徒刑4個月且得易科罰金。由於網友指出該保姆目前仍可接受托育,男嬰母親於PTT再度分享該保姆釀成的悲劇,並提醒家長提防惡劣保姆。

除了保姆以外,家長、托育員等照顧者虐嬰新聞層出不窮。根據衛福部統計,2021年國內就有1萬多名兒童或青少年受虐,其中未滿3歲兒童高達1077人。國外資料顯示,在兒虐事件中,受虐性腦傷佔10%,死亡率可達25%,常發生於未滿3歲兒童。可見頭部遭受傷害是導致受虐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照顧者劇烈搖晃或投擲嬰幼兒都可能導致「受虐性腦傷」(以前稱為「嬰兒搖晃症候群」,後來已正名)。因此,國健署也呼籲照顧者當嬰兒哭鬧時,應以正確方法對待,避免劇烈搖晃。

延伸閱讀淺談「嬰兒搖晃症候群」北鼻搖阿搖…搖到腦出血?!

無外傷就沒事嗎?「受虐性腦傷」的危險之處

受虐性腦傷是一種兒童虐待引起的病症。根據臺灣兒科醫學會2021年修訂之「受虐性腦傷防治建議」指出,受虐性腦傷常發生於未滿3歲兒童,最常見於2-4個月嬰兒。由於嬰幼兒的頸部肌肉發育尚未成熟,若頭部遭受加速與減速或旋轉的巨大外力,可能會導致顱內出血、視網膜出血,更甚者會演變成嚴重性腦損傷,甚至死亡。其中視網膜出血是此症的重要表徵。

臺灣兒科醫學會指出,此症也可能沒有明顯外傷,但寶寶可能出現睡眠習慣明顯改變或無法被喚醒、抽搐、異常的嘔吐、食慾不振、煩躁不安、失去意識等症狀。病程可能漸進惡化,也可能以突發猛烈的症狀表現。

更令人遺憾的是,受虐性腦傷可能會導致小朋友留下嚴重的永久性神經系統後遺症,包括學習障礙、心智發育遲緩、腦性麻痺、癲癇與皮質性眼盲。這將是父母一生難以治愈的痛。

國健署籲:用「3心」妙招照顧寶寶

用心照顧哭鬧寶寶

有鑒於照顧者不堪孩子哭鬧釀成悲劇的新聞頻出,國健署也呼籲照顧者們應當以正確的方式來安撫嬰幼兒的情緒,更要避免劇烈搖晃或以拋接、旋轉方式逗弄小孩。當小寶寶哭鬧不休時,國健署建議以「3心」妙招以及「兒童健康手冊」中的「新生兒照護錦囊」安撫寶寶。

1. 「細心」觀察

照顧者要先理解一件事——「哭」,是寶寶和大人溝通及表達需求的唯一方式。當寶寶哭鬧時,可以留意寶貝是不是不舒服、肚子餓、尿布濕了,並適度排除問題或回應需求。

2. 「耐心」安撫

可以藉由輕聲細語跟寶寶說話並撫摸寶寶的背部,以緩和情緒。如果怎麼樣都沒辦法找出孩子哭鬧的原因,也請新手爸媽或照護者千萬不要感到挫折、失去耐心,進而不當對待嬰兒。此時可以多詢問有經驗的親友,或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3. 「安心」陪伴

若寶寶持續哭鬧,有可能只是希望大人的陪伴。大人可以抱著寶寶緊貼左胸,讓嬰兒傾聽有力的心跳聲,透過熟悉的聲音及胸部的溫度,讓寶寶增加安全感,有助於平穩情緒。

延伸閱讀為什麼寶寶一直哭?醫師教你從這些判斷找原因

寶寶哭到火燒心!你該獨自冷靜、適當求助

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

嬰幼兒的嚎哭讓父母/照顧者心煩意亂,更遑論一直找不到原因的持續大哭。當你開始感覺挫折、煩躁甚至憤怒時,應該儘量保持冷靜。美國CDC建議,可以先將寶寶安置在安全的地方,暫時離開獨自冷靜,每隔5~10分鐘再來檢查寶寶的狀況。感到無助的時候,可以尋求親友、兒福聯盟教養專線或專業人士的協助。若身邊有朋友或家人正在照顧小孩,您也可以隨時注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適時地鼓勵他們、給予他們喘息的空間。

此外,家長也要避免讓嬰幼兒與易怒、情緒化、有暴力史的人單獨相處,謹慎選擇保姆、托育中心,盡力避免憾事發生。

延伸閱讀意外成為爸媽,不當對待發生率更高!親職教育是預防兒虐關鍵

資料來源PTT靠北保姆臉書粉絲專頁國健署臺灣兒科醫學會美國CD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整理撰文/林雁

資料來源/PTT靠北保姆臉書粉絲專頁國健署臺灣兒科醫學會美國CDC

圖片來源/Photo-AC(※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為情境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