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有了小孩,在家務及教養責任增加的情況下,衝突、爭吵難免。但相愛相守的二個人一定要走到這一步嗎?對另一半,很多媽媽都很在意老公的這4種行為,究竟為什麼會這樣?要怎麼和老公溝通呢?與其硬著對抗,媽媽們不如善用女性天生的溝通技能,耍點小心機吧!
這是很多媽媽覺得不公平的地方!孩子是兩個人的,為什麼爸爸只要負責跟小孩「有空時玩一下」就好?但洗澡、餵奶、換尿布等生活照護,就通通變成媽媽要處理?!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精神科曾亦涵臨床心理師表示,其實爸爸陪小孩玩本身並沒有錯,研究顯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的陪伴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無論是智性活動的探索或是肢體動作的發展,孩子都會從和爸爸的互動中得到更多元的學習與經驗」。所以癥結點不在「陪玩本身」,而是在媽媽希望爸爸除了陪玩之外,還可以再負擔一些教養的職責,例如日常生活的照顧、規矩的建立等。
這時候,建議媽媽先針對爸爸的陪玩行為給予肯定,讓爸爸覺得自己的付出有被看見,然後再提出自己的需求。與其說「你們玩完了,都要我來收拾嗎?」,媽媽可以改成「我覺得小寶跟你在一起時真的好開心,但還是要讓他練習自己收玩具,這樣他才會有責任感,你陪他一起收好嗎?」
大部分家庭常見的情況還是媽媽包辦了大部分的工作,例如生活時間的安排、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等。只是很多媽媽都會抱怨,和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的默契或規則,爸爸一下就把它打破了!「晚一個小時睡有什麼關係嗎?」、「他不想吃青菜就不要勉強他啊!」,這種教養上的不一致孩子看在眼裡,久了也知道「爸爸那邊有漏洞可以鑽」,而爸爸可能也樂得當白臉,於是孩子就變得更難教了!
此時不妨心念轉個彎,去了解爸爸扮白臉的原因,然後讓爸爸有機會「換個角度發揮」吧!例如有些爸爸可能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出於彌補心態,才一直對孩子「放水」,此時媽媽不如技巧性的結合現實與規矩,直接對爸爸提出可行、有彈性的「替代方案」。例如「我猜你大概想多寵一下孩子,才覺得孩子晚一點睡也沒關係;但孩子的睡眠很重要,還是你幫孩子挑一本睡前故事唸給他聽,哄他睡覺,你覺得怎麼樣?」
延伸閱讀:誰要扮白臉、誰要當黑臉?爸媽態度一致,才是教養的好方法
這句話實在很令人生氣!尤其當老公一回到家就坐在沙發上打電動、滑手機、看電視,完全不幫忙做家事;就算開口請他幫忙,也經常得到一句「我上班已經很累了……」的回應,有些老公甚至會覺得「老婆整天待在家,只需要照顧小孩、做做家事就好,到底有什麼困難的?」
老婆心裡委屈:「老公怎麼這樣不理解我的辛勞!」但因為長期的社會期待,大多數男性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少有機會肩負照顧和撫育小孩的責任,所以老公可能並非是「否定」老婆的付出,而是老公「真的不知道」照顧孩子或做家務是一件多麼辛苦的差事。而畢竟兩個人都有付出,爭論「誰比較累」常常沒有結果,還會兩敗俱傷,建議媽媽們可以先肯定對方的付出,再明確、具體的告訴老公,希望他協助哪些事情。例如:「我知道你上班一定很累,但我現在忙不過來了,如果你能幫我消毒奶瓶,那就太好了!」這樣做的好處是:不但可能可以避免一場爭吵、老婆需要幫忙的地方確實得到了協助、而老公在有機會親自動手的前提下,也才有機會學習並理解老婆的辛苦,這樣的溝通方式,比較容易創造雙贏。
「告訴老公自己的感覺或想法,卻只得到『嗯』、『喔』、『是噢』之類的敷衍回應」,這是許多老婆在嘗試要和另一半溝通、聊天時,最常遇到的問題。這種「人在心不在」敷衍的感覺,真的讓人很受傷。
媽媽們不妨先觀察一下敷衍的原因是什麼,才能對症下藥:是因為老公單純被其他事情吸引了注意力,或是老公下意識地想要逃避溝通呢?
如果是前者,那我們就要創造出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溝通情境,用「邀請」的態度,讓另一半知道「現在我們需要一段時間的注意力」,甚至是先給對方一點時間把手邊的事情處理完,在兩個人都有空能靜下心來討論的時候,再開始溝通。
如果是後者的話,可能就需要去同理:是因為老公本來就不善於溝通,還是過去溝通的經驗不好,以致於再也不敢嘗試呢?這時候我們不妨使用「我訊息」來作為開場,避開帶有指責性的「你訊息」。例如,與其說「『你』都不聽我說話」,不如對老公表示「『我』想跟你說說話」,如果老公的態度有了轉變,再給予稱讚或肯定,讓老公知道他的努力有被看見,這樣才能搭起溝通的橋梁。
延伸閱讀:超推夫妻一起看!精選8部影片解析夫妻關係
心理師小叮嚀
伴侶間的溝通不僅是為了解決衝突,更重要的是透過溝通來增進關係中的信任和連結。因此溝通的形式並非你來我往的攻防戰,而是願意鼓起勇氣展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並願意在同理的前提下聆聽並接住對方的訊息;溝通的內容也並非為了爭論對錯或要求對方解決自己的情緒,而是在過程中對於自我的誠實表達,並共同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法。記得在溝通情境中,雙方不是「相對」的,而是「一起」面向問題的,如此一來才是有效,也有愛的溝通。
延伸閱讀:你敢說自己是好爸爸嗎?9成爸爸覺得幸福,媽媽們放手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嬰兒與母親】2020年11月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曾亦涵
攝影/BubbleBunny純臻攝影工作室(02-2778-9758)
梳化/徐筑芳
model/林佩怩、謝尚軒、謝桐(※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僅為情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