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也會得到關節炎嗎?」這是許多爸媽心中的疑問。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表示,由於關節炎的類型眾多,所以任何年齡層皆可能發生關節炎,因此關節炎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利,小孩子也有可能得到關節炎。
關節炎類型眾多,不過主要常見的類型以運動傷害、傷口感染、細菌病毒導致、惡性腫瘤之疾病引起(如白血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為主。
運動傷害會造成關節炎發生,此外像是關節退化、不小心撞傷、或是長期以跪爬姿勢擦地,皆有可能導致關節炎發生。若是皮膚原先就有傷口,但卻沒有好好處理與治療時,也有可能因為傷口感染,進而導致附近的關節發炎。有時我們的身體也有可能因為惡性腫瘤之疾病、感冒、細菌感染而引起關節發炎。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其發生原因目前尚未有醫學能找出答案。
一般來說只要是關節發炎,在關節部位都會有紅腫熱痛的現象發生。比如說用手碰觸發炎部位時,會感覺到溫熱的現象,此外發炎時必定會引起疼痛,且幾乎會因為疼痛進而影響到行走與活動。由於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其發生原因都不盡相同,因此在治療上的方式也不一樣,而醫師通常會先進行關節炎類型的確診後,才會進行相關的治療方式。
如果孩子無緣故超過6個星期以上,身體某一關節部位感到紅腫疼痛,甚至影響其活動(難以行走、握筆困難⋯⋯等),在期間也求助過許多醫院,但也沒有極大的改善時,那麼您千萬要擔心,這也很大可能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簡稱JIA)在作祟!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可說是幼童關節炎中最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在台灣每十萬個16歲以前的孩童中,約有11名孩童會發生,其男女發生比率約3.5:2.5,主要以膝關節的發炎最常見。此外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好發的年齡平均約9歲,但由於關節炎在每個年齡層中的幼童身上都有可能會出現,以目前來說最小的發病年齡可追溯至1、2歲的孩童身上,因此爸媽千萬別掉以輕心。
細菌感染引起的關節炎也須特別留意!
除了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外,葉國偉主任表示經細菌病毒所導致的關節炎,其實在孩童身上也算常見的類型。當發炎部位落在小關節時,其實並不需要太過擔心,通常以一般治療方式就能夠治癒且康復。不過當關節發炎部位落在大關節(如大腿髖關節),此時爸媽則必須特別留意,倘若沒有立即選擇開刀治療,日後可能對孩子的影響甚大。
在討論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會對孩子造成哪方面的影響前,爸媽是否總對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感覺到陌生呢?其實它就是大家時常在討論的「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兒童特發性關節炎與成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況有些類似,都是由於異常原因導致自體免疫系統異常,進而造成體內細胞主動攻擊關節而引起發炎的疾病。因此早期在美國醫學上都稱它為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歐洲則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兒童慢性關節炎疾病,雖然兩者所指為同一種疾病,但在定義上並不完全相同。直到近年這兩大醫學研究派系,在進行全面性的分析及整合後,發現兒童特發性關節炎與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不能一概而論,於是將「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兒童慢性關節炎」正式統一為專有的疾病名稱:「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還細分成7種不同的類型,分別為全身型(systemic)、少關節型(oligoarthritis)、多關節型類風濕因子陰性(polyarthritis;rheumatoid factor negative)、多關節型類風濕因子陽性(polyarthritis;rheumatoid factor positive)、乾癬型 (psoriatic arthritis)、接骨點炎相關型 (enthesitis-related arthritis)、無法分類型 (undifferentiated arthritis)。雖說其中一種類型多關節型類風濕性因子陽性,確實與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相似,但葉國偉主任仍強調兩者間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因此不管是疾病名稱上或是治療方式,都是不能夠將兩者混為一談討論的。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治療結果佳
以治療狀況來說,通常孩童在確診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後,經過長時間的治療下,有絕大部分的關節發炎症狀是能夠有效改善及康復的,甚至在日後有非常高的可能不需要透過藥物控制。但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則不同,一旦經由確診發現罹患後,往後的日子都必須得依靠藥物控制病情,此外相對於兒童特發性關節炎來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時間則需較長,也比較不容易完全根治。
注意眼部的合併症問題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除了能夠在治療後,獲得較佳的治療結果外(有非常高的機率能夠完全康復),其合併症更與成人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太相同。葉國偉主任指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合併症,影響最大的並非是關節部位而是孩童的眼部,像是併發如虹膜炎(又稱虹彩炎)的眼部疾病。發病時可能會使得孩童眼部出現,眼睛紅、畏光、疼痛、流淚⋯等症狀,此外更會嚴重影響到孩童的視力,造成其視力功能嚴重受損,因此更是爸媽必須得多加留意的部分。
經由治療的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絕大部分的病況都能夠逐漸好轉到康復。不過葉國偉主任提醒爸媽,任何疾病的影響程度都有分輕微與嚴重,而關節炎更是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逐漸加重影響的疾病。因此關節炎若在孩童身上已經悄悄醞釀時,爸媽卻因為不知道、不明瞭確診方向、或是不立即選擇就醫,進而導致病況有所延誤時,它則會開始破壞孩童的關節造成疼痛,更可能影響到幼童成長時發育的狀態。
舉例來說當孩童的膝關節開始出現發炎現象,但卻一直沒有進行適當的診斷及治療,自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延誤了病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因此造成膝關節內的骨頭因發炎而萎縮,最後甚至會出現長短腳的狀況發生。此外兒童特發性關節炎不僅對正在發育的幼童肢體造成極大傷害及影響外,關節炎觸發的合併症更會引起虹膜炎,對他們正在發育的視力來說,也會是健康的一大隱憂。
延伸閱讀:是不想走、不能走還是不會走?破解孩子老是討抱6大原因
由於每個孩子發育的狀況、過程都不相同,因此許多爸媽更是憂心自己,到底該從哪些跡象中,觀察到孩子可能疑似患有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呢?葉國偉主任表示爸媽不用太驚慌,其實發現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徵兆並不難,我們可以從特發性關節炎的定義中歸納出簡單的4徵兆,針對孩童日常生活及活動狀態中,進行簡單的自我評估:
1. 孩子發生關節炎的年齡必須在16歲以下。
2. 關節部位除了紅腫熱痛外,還會影響到其肢體活動(如行走、扭動手腕等)。
3. 孩童關節疼痛、難以活動的狀態,要持續6個禮拜以上。
4. 除了上述3點外,更要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關節炎症狀,如:傷口感染、運動傷害、惡性腫瘤之疾病⋯⋯等因素。
除了從定義上歸納出關節炎的徵兆外,爸媽最簡單的判斷就是,觀察孩子在行走時,是否出現難以行動等狀況。此外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其他異常的症狀時,到底是關節炎在作怪?還是爸媽自己嚇自己呢?葉國偉主任為大家做個說明。
異常現象1. 起床時感覺肢體僵硬
觀察到孩童早晨起床肢體似乎略顯僵硬,算不算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徵兆呢?關節僵硬並不算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主要表現,因此我們並不能單憑這樣的狀況,就認定孩子可能有關節炎的可能。在此建議爸媽當孩子出現肢體僵硬的表現時,我們應該綜合上述的症狀進行觀察,才能夠做出最適當的判斷。
異常現象2. 孩子時而痛時而不痛
爸媽一定有遇過孩子突然告訴您,他/她膝蓋有點痛痛的,或是手腕部位在轉動時也有點不舒服,但隔沒一下子卻又生龍活虎似的到處奔跑、嬉戲。不過這樣的狀況確實也讓爸媽開始擔心,這會不會是自特發性關節炎悄悄醞釀中的徵兆呢?葉國偉主任解釋,特發性關節發炎必會伴隨著紅腫熱痛的症狀,且這樣的疼痛狀態必須是持續性的(維持6個禮拜以上),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活動能力,像是難以活蹦亂跳,活動力下降許多。因此當孩童發生斷斷續續的疼痛狀況時,這可能與關節炎並沒有太大關係,因此爸媽可以稍微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
目前來說治療兒童特發性關節炎,都是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與疾病修飾藥為主要治療方式。一般而言在進行初步的藥物治療後,關節炎的症狀都會逐漸好轉,但如果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過程中,病情的控制與成效都不夠良好時,便可依據醫師的評估,考慮申請生物製劑來進行治療。葉國偉主任表示生物製劑是一款專門治癒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藥物,它對於關節炎的治癒效果較佳,但由於價格較昂貴,且使用前必須通過申請與審查後方能使用,因此通常是在傳統治療上無效時才會考慮。
在治療特發性關節炎的期間,並不是症狀一有改善後就立即停止治療與就醫哦!葉國偉主任表示自發特發性關節炎,確實能夠完全被治癒,但從治療到完全康復後的期間,還是必須與醫師保持一段長時間的追蹤、觀察期。不過在這期間的追蹤頻率,可視醫師對病患的關節炎症狀評估(如發炎指數、藥量、合併症問題)進行調整,初期可能半個月至一個月進行一次評估,直至病況康復狀況越來越良好,甚至無再度復發的可能時,方能調整至一年一次,甚至可免於後續的追蹤。
根據統計,一般罹患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孩童,絕大部分都是在關節炎發病後的120天才被確診,此時關節炎的病症都已經相當嚴重,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呢?
事實上,治療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最大問題,並非是病況難以治癒,而是錯誤的確診時常延誤就醫時的病況。由於許多爸媽並不明白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此當孩童的關節發炎導致疼痛的狀況發生時,爸媽的第一直覺就是尋求如國術館推拿、骨科治療等方式。不過通常在治療幾個禮拜後,發現孩童的病況並無改善反而更佳劇烈時,才會意識到這並非是單純的關節發炎問題,此時才進一步轉往大醫院進行確診,此時孩童的關節發炎早已被拖延一段時間。因此當孩子無故發生關節疼痛的狀況時,能夠縮短被確診的時間便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為治療關節炎不宜延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是最佳上策。建議爸媽帶孩子前往大醫院找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進行確診,除了透過比較仔細的檢查了解病因外,也能夠在大醫院的門診科別資源互助下,讓孩子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最佳的治療方式!
許多爸媽會擔心當孩子患有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後,是不是會造成日後身高長不高的問題呢?一般而言當孩子不進行關節治療時,才有非常大的可能會影響其生長發育,此外絕大部分經過關節炎治療後的孩子,在康復後都能夠持續發育並且長高。
關於治療過程中使用過多的藥物,是否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呢?目前雖然沒有醫學研究證實,治療關節炎的用藥劑量對於孩童的實質影響。不過葉國偉主任強調,以醫師治療關節炎的立場而言,讓孩子不會持續感覺疼痛並且不影響生活,這是治療時最基本的治療目標。此外在治療過程中,以最少量的藥物,控制關節炎的病況,甚至康復狀況穩定到無須用藥時就停止用藥,這是每位醫師最樂意看見的狀態。因此提醒爸媽絕不要因為藥物,可能影響到孩童發育的狀況,就不尋求正確的治療方式處理孩童的關節炎問題,如此的作法只會造成關節炎的病況更加嚴重。
若孩子患有兒童性關節炎,那這樣他們還能夠運動嗎?葉國偉主任表示許多人罹患關節炎,大多都因為疼痛而無法動彈,導致關節無法自由活動,造成其活動度因此受限。但是關節越是無法動就越是糟糕,時間一久可能會造成關節越是僵硬,甚至導致變形的可能。因此經常看到許多關節炎患者,因為疼痛到無法手拿牙刷、甚至是行走,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對關節炎的患者而言能夠多動是好事,建議爸媽在治癒孩子關節炎的過程中,若孩子的關節已經不會感覺到疼痛,且能夠運動的狀態時請盡量讓他們運動,由於運動能夠提升關節的活動性,對關節炎患者而言是個不錯的復健方式。在飲食方面只要多注意孩童的飲食均衡外,並沒有太多的限制。而生活上請依照醫師的評估與診斷進行治療,由於關節炎為一種慢性疾病,治療並非一時半刻間能夠看見成效及完全康復。因此葉國偉主任提醒爸媽,在帶孩童進行關節炎治療、追蹤期間,千萬切記勿操之過急,不管是面對治療或是孩子的狀況時,都必須給予相對的耐心,這才是面對關節炎時必須保有的正面態度。
延伸閱讀:4運動+8疾病,寶寶骨骼發育的關鍵點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李怡萱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主任 葉國偉
攝影:2026兒童拍拍
演出:帥氣爸比:Cary Tseng;漂亮媽咪:Mimi;可愛男寶:勛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