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脫水為首要
照顧嘔吐的寶寶,特別是伴隨著發燒、出汗或拉肚子的症狀時,最要注意的是避免脫水的產生。嚴重脫水時,會造成寶寶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而產生神經或肌肉的症狀(如嗜睡、抽筋)。脫水的過程可能很緩慢,也可能很快,這取決於水分流失量和孩子的年齡。年齡小的兒童和嬰兒可能更容易脫水,因爲他們的體型小、身體水分儲存量相對較少和保留水分的能力較差。
脫水時的治療
脫水的治療取決於寶寶脫水的程度:對於輕度脫水的寶寶,多次且少量給予口服電解質液,如果寶寶不喜歡喝液狀,以碎冰型式給予也可以。口服電解質液包含均衡的水分、糖分和鹽分,能促進液體的吸收,是最好的補充液。剛開始每一小時給予30cc(不要心急給太多以免造成吐出來的比喝進去的更多),然後逐漸增加到一小時60cc直到寶寶能夠正常喝水。如果臨時找不到口服電解質液,可用運動飲料替代,但若寶寶同時伴有拉肚子的症狀,要加以稀釋,以免因為飲料含糖太多加重腹瀉;若是中度到重度脫水〔見附表〕,嘔吐物帶有咖啡色或黃綠色、伴隨嚴重腹痛,請立即就醫,讓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
嘔吐當下與後續
至於在嘔吐當下,要注意呼吸道的暢通,可以先讓寶寶身體前傾或維持側臥的姿勢,讓嘔吐物易於流出,不致於讓寶寶吸入,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嘔吐完之後,較小的寶寶,父母可以濕紗布沾開水來清潔口腔,而較大的寶寶,可以溫開水漱口,以清除口腔中的異味避免二次嘔吐。
嬰幼兒脫水程度的臨床表現
症狀 |
輕度 |
中度 |
重度 |
精神狀態 |
口渴、不安 |
不安或昏睡 |
昏睡、軟趴趴 |
心跳呼吸 |
正常 |
加快 |
更快 |
前囟門 |
正常 |
凹陷 |
深凹 |
皮膚彈性 |
正常 |
減少 |
更差 |
眼框 |
正常 |
淺凹 |
深凹 |
眼淚 |
有 |
減少 |
無 |
尿量 |
正常 |
減少、顏色變深 |
無尿 |
口腔黏膜 |
濕潤 |
乾燥 |
乾裂 |
照顧腹瀉寶寶
至於照顧腹瀉寶寶,如果只是輕微的拉肚子(一天小於三次),可以觀察大便的外觀和活動力,繼續正常飲食及餵奶即可,但如果餵奶後產生腹脹情形,就要找醫師討論是否需調整飲食。腹瀉寶寶只要不吐,可以持續少量進食,不過在腹瀉緩解前,先清淡飲食(如稀飯、乾飯、白吐司、白饅頭),不要給寶寶吃一些甜食、油炸或高脂肪、辛辣食物。對於較嚴重的拉肚子,可能另外需要口服電解質液來預防脫水。如果寶寶出現中度以上脫水症狀、大便出現血絲、高燒不退,活動力減退、嚴重腹痛、腹脹如鼓,要立即送醫,讓醫生進行檢查及治療。為了方便醫師判斷病情,最好就診時也要將大便一起攜帶。
最後必須提醒父母,嘔吐和腹瀉只是腸胃症狀,有時不見得是腸胃炎造成,所以,若寶寶出現持續性的嘔吐或腹瀉,一定要就診,查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