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心理治療所諮商心理師陳彥合指出,心理學裡有許多研究自尊的學者,其中,馬斯洛(Abraham Maslow)與羅杰斯(Carl Rogers)兩位人本心理學家詮釋自尊的角度和養成方式都不太相同。馬斯洛在匱乏需求論中,將人的需求以金字塔分成五個層次,自尊是擺在第四個層次,居於生理、安全、被接納的需求之上,他認為自尊的需求是追求自我的價值感,即表示「我是有能力、能勝任工作和有用的人」;羅杰斯則認為,人只要忠於自我就好,自尊是當個體能夠依照自己的面貌、興趣或價值觀發揮,便可慢慢變成理想中自己期待的模樣。
雖然兩人提出的觀點迥異,但其實都在說明自尊感是對整體自我的評價與看法,若大部分情境與時刻是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喜愛、接納自己的價值,自尊感就會較高;反之,如果經常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甚至還沒做之前就先否定自己的能力,自尊感就相對低弱。
延伸閱讀:教導他不要侮辱他,爸媽一定要知道的9種不傷自尊的管教方式
『建立自尊感的重要性』
友緣基金會臨床社工師楊淑芬表示,以發展心理學來看,談自尊之前,會先從自我概念了解。自我概念有三個,其中包括自我認識與自我認定面向,孩子大約從18個月後就知道世界有自己的存在(主體),並開始認識世界裡的其他人(客體),包含最重要的爸爸和媽媽,其次知道自己的長相、父母是誰、身邊有哪些好朋友、興趣是什麼等,透過這些來建立自我認定,自尊就屬於其中一項。
一般而言,若孩子能夠喜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能接受批評,並接納自己當下的狀態(包括自己的好與不好、不足之處),遇到挫折時,雖然會懊惱,但也會自我調適,並且克服挫折,這個過程將逐漸增加孩子的自尊感,讓他學會愛自己、尊重他人,只要有良好的自尊感,便會有充足的自信,了解自己的全貌,不會產生自卑,又能隨著成長而對自我概念做修正。
建立自尊感對孩子到底有多麼重要?陳彥合心理師進一步解釋,每個人從嬰幼兒、學童、青少年到成人,這些階段都是「長大」的必經之路,隨著年齡增長,生命中會不斷的出現許多選項,需要做決定時,就必須將選項一一剔除,因此,每次選擇都會伴隨著擔憂與焦慮,在一來一往的拉扯狀態下,自尊感低的人會在過程中,感到高程度的焦慮與猶豫,害怕選錯並感到後悔,這樣的情緒狀態容易類化到其他重要領域上,像是親密關係的建立及生涯規畫的安排。
當個體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或信心,容易引發強烈的焦慮感,有時會影響做出決策的品質與過程,例如:為了討好他人而遷就個人的需求,長期的討好可能造成對方忽略自己的需求。除此,長期依照他人的期待、需求與想法做為個人成長過程重大目標的選擇依據,可能建構出一段迷惘的生命旅程,長期的迷惘容易產生焦慮感,因而陷入負面的循環,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尊感就相形重要。
然而,如果孩子嚴重缺乏自尊感,到底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楊淑芬社工師指出,如果自尊感匱乏,孩子對人就充滿不信任,無法與外界有進一步的關係,當然也就不願意探索世界,少了好奇心,會逐漸對自己不信任,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做某些事,進而越來越沒自信,更不想嘗試新事物。接著可能會缺乏主動的態度,充滿無能感,或者因為對自我認識不夠,而變得越來越浮誇,希望別人覺得他的能力很好,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多棒,但實際上卻與他說的不同。除此,當他的能力感發展期被限制住,沒有發展的機會,就容易沒有方向感,找到機會就想要滿足,就可能會發展出衝動性格。
另外,能力感低落的人也可能演變成有過高的自尊心,他的自尊心不容許自己犯錯,失敗就可能情緒失控,沒辦法接受自己真正的樣態,因此,在調適上會出現困難,也就很難跟外界保有良好的關係。父母應該在適當的範圍內,支持孩子自主,給孩子堅定且明確的原則,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重視他的,在孩子遇到任何挫折時,都要跟孩子保證與鼓勵他是有能力的,給予孩子大量的機會發現自己的能力,讓孩子確認自己的能力是否有用,孩子的自尊感自然就會提高許多。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難以發展自尊感?楊淑芬社工師提供下列因素給爸媽做參考。
這要回歸到孩子本身的特質,有些孩子天生比較缺乏安全感,原因是媽咪在懷孕的過程中,心情動盪不安所導致,故後天的教養就顯得非常重要。
父母的教養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狀況,通常越民主且有原則的父母,比較容易教養出自尊感較強的孩子,但相反的,過度保護的家長雖然聯繫感較好,但因過於親暱而難以分化,孩子便較少機會自行探索,發覺自己的能力,也無法為自己設定挑戰目標,能力感與方向感的發展比較匱乏。過於權威的家長對孩子來說,會難以親近,使他欠缺安全感與聯繫感,且面對父母的威嚴,孩子可能不敢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便沒辦法知道原來自己的想法會與別人不同,獨特性就難以發展。
父母的教養是否一致會影響孩子的自尊感之發展,因為爸媽所認同的方法有差異,孩子無法確認哪個才是他能依循和信任的人而無所適從。
以馬斯洛的理論來說,生理需求滿足以後才會得到安全感,若環境變動大、經濟匱乏,像是經常搬家、有一餐沒一餐、生活較貧困等,基本的生理需求沒有被滿足,就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在歐美國家,經常會因為種族而導致孩子對自己有所懷疑,以黑種人來說(現今稱為棕色人種),小孩在家中被肯定、欣賞,在各方面都能自主發展,但漸漸長大開始接觸外界後,發現自己會因為膚色而遭受不同的對待,這是大眾的社會價值觀不同所引起,孩子可能就會產生自我懷疑。不過,這種現象會隨著年齡增長,吸收到更多知識,對這些議題有更深入了解後,便逐漸消失。
根據美國教育家米雪寶帕(Michele Borba)提出的自尊五感理論,建立自尊感的元素涵蓋安全感、獨特感、聯繫感、能力感與方向感五個面向。然而,一定要全部具備才能擁有良好的自尊感嗎?陳彥合心理師強調,父母的要求與期待應保有彈性,少數人能同時將這五項兼顧得很好,如果能好好培養其中幾項,將會具備良好、正向的自尊感。
這五感的內涵都是從家庭關係開始累積,且隨著年齡增加而有所發展,五感之間的發展也會相互影響。到底自尊感是如何培養?以下分別針對安全感、獨特感、聯繫感、能力感、方向感做探討,讓父母掌握各個的教養原則。
在自尊五感理論裡,安全感的定義是身心、情感都感到舒服,以及有受保護的感覺,能夠信賴別人,而且不會對將來發生的事感到憂慮,換言之,安全感是五感當中最基本的一項。
如果人對一些基本需求的掌握度低,就容易沒有安全感。艾瑞克森在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及0~1歲的嬰幼兒會有安全感的需求,開始與主要照顧者(包含父母、保母、祖父母)發展信任與不信任的關係。陳彥合心理師強調,主要照顧者如果能依照寶寶的需求來對待,以及在寶寶需要被幫助時,給予寶寶可以接受的照顧方式,孩子將在互動中累積安全感,也較願意信任身邊的人;反之,寶寶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互動與照顧,常常出現不一致的照顧或被忽略,將會較難信任別人,對於新的事物與環境容易感到焦慮。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穩定,有些卻不然,後天的教養就相形重要,如果主要照顧者的心思細膩,加上照顧能力好,便有機會彌補較不穩定的氣質。
以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而言,前述提到適應性的良好品質,每個年紀都會有特定的發展任務,前一階段的任務是否解決與學習完整,將會影響到下一階段的發展任務。以孩子的發展來看,安全感是五感中的基礎,有了安全感,其他四感的發展就會更順利。
安全感在0~1歲培養為最佳時機,但現代社會的就業環境較為嚴苛,許多父母為了經濟考量而雙雙進入職場,孩子通常不是自己帶,花在孩子身上的心力與時間相對匱乏,容易導致親子關係的距離感,影響親密度與信任感,建議在孩子進入小學前,由雙親中的一方做為主要照顧者,因為學齡前的安全感與信任感將成為日後親子關係品質重要的基礎。
安全感到底該如何培養呢?楊淑芬社工師提醒,給孩子有信任和安全的感覺,告訴孩子:「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都會在這裡。」信任就是安全感的基礎,讓孩子有足夠的信任與安全感,應具備下列幾項要素。
安全的環境
在安全的環境下,才能產生最基本的信任。
父母一致性的行為與反應
父母給孩子的照顧應該採取一致性,孩子才會比較安心,否則孩子會充滿不確定感。
可預測性
當孩子做某件事時,會觀察父母有什麼樣的反應,可能是開心或生氣,增加他們對外界規範的了解,透過這些互動可以有些基本的預測,也能預期環境可能會發生的狀況,這也是屬於安全感的一部分。
提供保護
父母在必要時保護孩子,讓孩子知道遇到事情的時候,他是可以依賴的,有人會保護他,這樣會讓孩子比較信任外界。
敏感察覺孩子的需要
如果父母可以敏感的感覺到孩子的需要,並能理解與同理孩子的感受,孩子便能信任身邊的人,擁有安全感。
臨在的陪伴
這個世代有個共同的現象,就是爸媽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相處,即使陪在身旁,但心裡不一定有孩子,可能在玩手機或做自己的事,和孩子沒有太多的互動,此時孩子會對自己的存在產生懷疑,因為父母都沒有關注反應與需求,認為自己好像沒有影響力,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被重要與被愛。
陳彥合心理師補充,父母平時應多陪伴孩子,鼓勵父母每天花半小時和孩子相處,可以只是單純的聊天,問問看孩子今天過得好不好、聊聊彼此的心情等,提供一個穩定的陪伴,這就是給予孩子安全感最直接的方法。
獨特感意指知道自我是獨特的,明白個人價值,清楚了解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特性、喜好與角色等。陳彥合心理師解釋,獨特感建立於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擁有經過探索之後所發現的信仰、興趣與目標,明瞭自己與他人是不一樣的個體,並且接納、喜歡這些差異性。
以孩子的成長階段為例,5歲前的幼兒較難區辨自己與他人的差異,率先出現差異的是性別概念,1歲半左右會知道自己是男生或女生,但無法知道別人和自己的想法或感受的不同,難以兼顧到別人的觀點與需求,因此,0~5歲的孩子會較自我中心。研究兒童發展的學者皮亞傑(Jean Paul Piaget)的三山實驗即可觀察孩子的自我中心現象,皮亞傑邀請孩子坐在大型三座山的模型前,並在模型中放置一個洋娃娃,詢問孩子看到什麼,孩子將自己前頭的山丘描述得很生動,當他再問:「你覺得洋娃娃看到什麼?」孩子表示洋娃娃看到的景象和自己一模一樣。皮亞傑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會以自己的眼睛與身體認識及建構世界,無法理解他人的觀點與感受,難以透過他人的想法增加對於世界的認識。
然而,5歲前的孩子容易先從性別開始認識自己,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父母會鼓勵男孩子玩男生的玩具,女孩子玩女生的玩具,學習男女有別,接著可能會與自己同性的夥伴玩在一起,直到6、7歲才會對自己的性別有恆定的概念。但獨特性的內容與發展將隨著年齡而越來越高階,薛爾曼(R.Selman)認為5歲左右的孩子開始了解內在心理狀態與外顯行為的差異,7~12歲會透過別人的立場與想法反省自己的行為與動機,到了青少年時期可能會開始思考「自己喜歡什麼?」、「對生活的期待是什麼?」等較抽象的想法。
楊淑芬社工師進一步補充,獨特感是從小到大都一直在形成當中,因為受到外界的刺激變多,且同伴也越來越多,會慢慢知道在同伴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我」,可能有一部分是他們知道,但一部分是別人都不知道的「我」,到青少年就會發展出自我認同,知道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事物,連的也會影響最後的方向感。
要讓孩子從小建立起自己的獨特感,大人必須先接受孩子的完整性,知道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又有哪些優勢,接納孩子的不足且不批評,告訴孩子:「我喜歡你,就是你現在這個樣子。」
陳彥合心理師提出一些看法,父母可以試著幫孩子培養自己與他人是不同個體的概念,在這個「不一樣」之下,鼓勵孩子探索與發展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許多家長容易代入「成人是問題解決的專家角色」,習慣替孩子安排好生活中的大小事,全然的幫孩子解決所有事情,這等同在壓抑孩子的發展獨特性、問題解決及容忍挫折的機會。建議試著讓孩子在遭遇困難時,讓孩子先想辦法克服,假如真的無法解決再向大人求救,不僅可以養成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遭遇挫折也較不易有失控的情緒。除此,培養獨特性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孩子會在探索中慢慢了解自己,建構自我概念,因此,特別需要雙親的放手與信任,提供多元選項給孩子,讓孩子在多元選項中尋找自己的喜好,並且時常給予鼓勵與支持。
培養獨特性還有另一個關鍵,就是讓孩子知道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楊淑芬社工師指出,一些較有權威的家長會希望孩子都聽他的,如此會讓孩子不曉得自己與別人的想法其實不一樣,就無法發展出適當的獨特性,且親子間的聯繫感也會相對薄弱。陳彥合心理師提醒,家長平時應認真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他的身心狀況,給予純粹的關心,鼓勵孩子真誠表達自己的需求,讓他察覺自己的情緒,知道原來自己也可以有屬於個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