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小二男童平常就有自己搭捷運上下學的習慣,沒想到近日上學時因為睡過頭,錯過原本應在土城站下車的時機,一路坐到終點站南港展覽館又折返,最後在永春站驚醒,總計多搭了24站,幸好男童醒來後冷靜向站務人員求助,最後在捷警的幫助下平安返家。
媽媽這邊則是收到老師的通知,發現男童未到校上課後,學校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媽媽緊張地報警協尋,最後在永春站找到男童,結束一場捷運驚魂記。
整個過程很驚險,小孩找不到回家的路、父母找不到小孩都讓人很揪心,大家都對男童的冷靜表現感到佩服又心疼,紛紛稱讚該男童冷靜處理的樣子很勇敢,「我小二都要父母接送,他好厲害!」、「勇氣可嘉,未來很有前途!」。
雖然獲得大部分網友的稱讚,這個迷途事件也已圓滿收場,但也引發社會對兒童獨自上下學安全性的討論:孩子獨自上下學真的安全嗎?如何兼顧孩子獨立和安全保障?
其實,孩子的獨立是值得鼓勵的,但絕不能放任不管,獨立的過程是需要經過反覆訓練的,以下是幾項父母在訓練孩子獨立上下學前應該做的功課與安全措施建議:
在讓孩子單獨上下學前,務必要完全確認孩子清楚且熟悉上下學的路線,跟孩子一起演練該路線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確認他們已熟悉車站、轉乘點,另外也要告知孩子萬一過站也不慌張,千萬不可「衝動」下車,以免發生被車門夾傷的意外,讓孩子了解行車路線和應變方式是獨立上下學的首要條件。
像今天談到的案例就是很好的教材,萬一孩子坐過頭、下錯站或是一時忘記出入口,請孩子務必要保持冷靜不慌張,首先要先學會「尋求幫助」,請孩子先識別捷運站的服務處、穿著捷運站制服的大人,家長應該反覆確認孩子是否能夠具備「識人」以及「開口求助」的技能,才能放心放手讓孩子獨立上下學。
教孩子「識人」很重要,告知孩子誰是較為可靠的對象,例如:站務人員、警察等人,務必不要相信任何陌生人。
搭公車坐過站和捷運不同,請孩子找司機協助,千萬不要在任何一站擅自下車,馬路上比捷運裡更危險。
確認孩子能夠記住父母的手機號碼,並且在書包裡放置緊急連絡卡,以備不時之需,獨自上下學的孩子也可以配戴定位手機、手錶、定位器等設備,讓父母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動向,讓父母跟孩子能雙向溝通,彼此確認安全,萬一再發生坐過站的狀況時,就可以第一時間聯絡家人,在原地等候,等待救援。
學校通常都設有上下課刷卡設備,請孩子務必到校後,善用學生證刷上下課通知鐘,家長則是要下載好各縣市到離校APP(例如:北市酷課APP、新北校園通等),萬一學校並無此設備,也請跟老師保持聯繫,事先通知老師該生是自己獨立上下學的孩子,讓老師在孩子未上學的第一時間做好通報,萬一遇到危險,可以縮短協尋、搜救的黃金時間。
孩子獨立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即便路線、資訊、設備都完善後,孩子可能還是會緊張,如果家庭允許的話,不要硬催促著孩子長大,也不要給他太大壓力,現代的社會不比家長小時候民風純樸簡單,並非家長小時後能早早獨立就代表孩子也可以,最好的做法是跟孩子對話、詢問他的意願,了解他們是否真的準備好要獨自上下學去面對各種突發的狀況了。
其實,訓練孩子獨立並無不妥,只是孩子在體能上、心智上或是行動上都尚未具備大人的應變能力,有時候遇到壞人,以大人的力氣帶走小孩是一瞬間的事,孩子獨立上下學,不僅孩子得做好心理準備,大人也需要做好完全準備:確認安全性、建立信任機制等。
爸媽別急著看到孩子獨立的樣子,快慢也不用比較,因為他們總有一天會獨立,我們只要靜待、好好教導他們,獨立之前再好好陪伴他們,總有一天他們會長成冷靜、勇敢、獨立的模樣。
整理/王佳琦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