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當孩子「講」不聽時,試試看幽默教養吧!

「為什麼衣服會在地板上呢?」兒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媽媽丟的!」,很明顯地兒子小惟說了一個謊,但阿鎧老師並沒有很生氣反而覺得高興,因為當孩子開始懂得「說謊」時,那其實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如何「趨吉避凶」了呢!
當孩子「講」不聽時,試試看幽默教養吧!

 

每位父親在家中的角色、意義各有不同,有些家庭的爸爸就像棵大樹,永遠為全家人遮風避雨,有些則像是孩子生命中的明燈,指引孩子人生路上的方向。對此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內文皆以阿鎧老師代稱)表示,他在家中扮演的角色,是一位不怒而威的爸爸。由於自己是家中主要的收入來源,因此工作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而照顧孩子的主要職責大多都落在太太的身上。這也讓阿鎧老師笑說自己的父親角色如同「神像」一般,因為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其實很少需要「爸爸」出動,大多時候「媽媽」一人就能完全處理妥善。除非是家中發生迫切的緊急事件需要做決定,或是小孩真的很不聽話需要出面時,阿鎧老師才會以威望滿點的爸爸形象現身,不過這樣的情況並不多,因此大多數的時間自己在家中都比較像是協助太太的角色。


再忙也要陪孩子玩10分鐘!

由於職能治療師的工作時間以晚班、假日居多,而白天孩子要上課,因此上午在家的時間,張旭鎧只能夠幫太太做些家事。孩子下課回到家時,張旭鎧通常早已出門上班。好不容易到了下班時間,孩子多半以入睡,因此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沒料到有一天兒子小惟對著阿鎧老師說:「爸爸你都在工作的時候陪別的小朋友玩,但卻都沒有時間在家陪我玩。」阿鎧老師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其實最需要他的陪伴,勢必該為了家人做些適度的調整。於是阿鎧老師便將自己在外的工作時間,調整至總工作量的3分之1,讓自己在家工作的時間增長。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待在家裡,在孩子下課回到家的時刻,自己也能在工作片刻的休息間,陪著孩子做功課、玩玩具,分擔太太照顧孩子的辛勞,叮嚀孩子準備洗澡睡覺、或是整理書包準備明日上課的用具…,讓全家人感受到爸爸的守護與陪伴。

有爸媽陪伴 孩子成長高人一等!

以雙薪家庭為主的社會形態,不少爸媽在家庭與事業的天秤上擺盪,難以在兩者間取得平衡。縱然如此阿鎧老師仍建議,孩子在家的時間,至少要有一名大人與孩子作伴,而那個人不建議是祖父母或保母,而是爸媽其中一人。當孩子與父母在一起時,學習與認知的速度是相對好的。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會發現與孩子在溝通事情時,孩子會比較聽得進去、說得動,而父母也會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更了解他們的想法進而拉近親子間的距離。此外在成長過程中有爸媽相伴的孩子,心理上能夠獲得較多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則賦予孩子自信心,這更對他們日後待人處事的性格養成上,都有極大的幫助與影響。


專業背景加持 當「爸爸」沒問題?

在自己尚未結婚、生孩子前,阿鎧老師就已經投入於兒童治療的領域,為許多的孩子與家長提供治療與服務。他坦言當時許多的家長總是會問:「你看到這樣的孩子,以後你還敢不敢生?」或是「你沒有這樣的孩子憑什麼來照顧我的孩子?」也因為如此,阿鎧老師在每一次的治療,都將別人的孩子視為自己的孩子來照顧,更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不論孩子今天有著什麼樣的問題,總是可以看見孩子可愛的那一面。這樣的專業背景與工作經驗更在無形之中,悄悄累積自己照顧與觀察孩子的能力。因此在成為爸爸之前,阿鎧老師從來沒有特別為「成為爸爸」這件事做任何的準備,甚至對自己照顧孩子上有著極大的自信心。

有了孩子後發現 這一切全錯了?!

直到自己成為爸爸,阿鎧老師才深深體悟到從前自己以專業治療師的身份,在與爸媽在進行治療時的溝通都「錯了」,而這樣的錯並非是診斷或治療技巧上的錯誤,而是進行溝通時自己的態度與角度。在女兒小瑜尚未誕生前,阿鎧老師總會告訴爸媽,應該放手讓孩子進行任何運動,才會讓孩子的復健狀況更好。但當阿鎧老師面對到自己罹患雷特氏症的女兒小瑜時,卻不敢輕易讓她進行任何的運動,即便知道這些運動是有助於健康;又或是在帶兒子小惟外出過馬路時,自己就像個上緊發條的警報器,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夠使阿鎧老師的理智線斷掉。直到那時阿鎧老師才深深感受到,爸媽愛護孩子而無法放手的心情以及總是為孩子多一層顧慮的感受,即便自己擁有無數與兒童、家長互動的經驗,甚至是治療師的專業臨床背景都沒有用,因為此時此刻自己不過就是個護子心切的平凡爸爸。

難怪大家總說直到自己當了父母以後,才能夠真正體會成為父母的感受。阿鎧老師表示兩個孩子的誕生,其實給了自己在工作上很大的啟示。像是在與家長做治療上的溝通與互動時,阿鎧老師會適時地調整自己說話的態度及方式,甚至在建議與方法上多了一些同理心,讓爸媽在面對專業治療師的建議上,能夠以比較簡單且放心的方式,放手或帶著孩子進行各種復健治療。另一方面阿鎧老師也修正自己在面對孩子時的緊繃狀態,他感受到這樣的焦慮及不安全感,會讓孩子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因此自己也開始做了一些調整,像是帶孩子外出時不那麼緊張,或是學著放手讓兒子小惟在沒有自己的陪伴下,與同學安排課後活動或是相約打球。


當孩子做錯事時…爸媽先學會開心! 

阿鎧老師自認與孩子溝通,是成為父親角色時最大的挑戰。爸媽都希望孩子好,然而如何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讓孩子聽進心裡,卻又不會淪於說教,這是許多爸媽皆感到困難的地方。因此阿鎧老師在與孩子進行溝通與教養時,會採以生活化的方式告訴孩子,什麼事情看起來不太對勁,我們可以如何去改變。此外他建議,爸媽別不要以事件的對錯之分來評斷孩子,學習以正面、幽默的心情去對待,試著從孩子的錯誤中找出能夠稱讚他的地方。當孩子能夠做錯事,其實也代表著孩子有能力做錯事。就像阿鎧老師的兒子小惟在3歲,說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謊時,他的內心沒有覺得孩子不好反而覺得高興。當時阿鎧老師發現兒子小惟為了能夠在床上跳,因此將原本擺在床上的衣服,往床邊的地板上推落。阿鎧老師問兒子:「為什麼衣服會在地板上呢?」兒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媽媽丟的!」,很明顯地小惟說了一個謊,但阿鎧老師並沒有很生氣反而覺得高興,因為3歲的孩子正處於社會化的過程,因此當孩子學會「說謊」,那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如何「趨吉避凶」呢!所以當下阿鎧老師立即對小惟說:「哇~你好棒喔!你知道這樣說爸爸就會去找媽媽對不對?」此時小惟還很高興地點頭並且回答:「對!」阿鎧老師又問兒子:「可是媽媽正在幫姐姐洗澡所以不可能是媽媽丟的,那是不是你很厲害地用腳將衣服踢下床邊?」,兒子小惟則急忙地否定:「不是!我是用丟的!」此時阿鎧老師便笑著指著兒子說:「原來你說謊~其實衣服是你弄掉的對不對?」然後兒子小惟才顯得有點難為情地承認,此時阿鎧老師才開始與兒子溝通與討論起「說謊」這件事。因此當孩子不小心犯錯,而父母在第一時間以幽默的方式對待時,反而能鬆懈孩子害怕被責備的緊張心態,進而拉近自己與孩子間的距離,彼此更能夠以輕鬆的心情認識及溝通是非對錯。


女兒賦予我同理心,兒子讓我學會當爸

對每位父親而言,孩子在自己生命中所佔據的時間、意義可能各有不同。對阿鎧老師來說,從小被診斷出罹患雷特氏症的女兒小瑜,在他眼中就像是一個純淨的天使,賦予阿鎧老師一顆同理他人的心,幫助他在治療特殊兒童時,更能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而兒子小惟則讓他學會如何成為一位好爸爸,讓彼此保持在親密的關係中,但又不失對彼此的尊重。阿鎧老師坦言面對兩個孩子的互動與對待確實不太相同,因為每個孩子的狀況與性格都不一樣,但手足間對於爸媽的愛,難免還是會讓「不平衡」的妒嫉感受,流竄於親子關係間拉鋸。

帶孩子換個角度 就能看見最美的畫面

阿鎧老師表示還記得有天幼兒園剛下課的兒子小惟,竟沒來由地帶著憤怒又難過心情,對著正在照料女兒小瑜做復健的父母怒吼:「為什麼姊姊都不會講話?」這樣的一句話如同在父母心上投下了一顆震撼彈,讓人搞不清楚頭緒,瞬間失去反應的能力。不過觀察細微的阿鎧老師隨後便立即察覺到,小惟似乎開始注意到姊姊的存在,甚至認為罹患雷特氏症急需被照顧的姊姊,剝奪自己享有爸媽疼愛的權利。當下阿鎧老師並沒有生氣,反而認為小惟開始學會如何表達感受是件很棒的事。但阿鎧老師認為有一點必須要讓小惟知道,那就是姊弟都是爸媽最親愛的寶貝,沒有誰的愛比誰多一點。因此阿鎧老師靈機一動便告訴小惟:「你知道姊姊是天使嗎?她帶著天上許多訊息降臨至凡間,但這些訊息是不能輕易透露的秘密,因此姊姊不能夠說話。可是我們卻能夠知道這些秘密哦!因為只有媽媽能夠與姊姊溝通,所以如果你有什麼話想對姊姊說,你記得要跟媽媽說,請她幫你轉達給姊姊。」小惟聽完這段話後,原本因為憤怒繃緊的臉,突然間像消氣的氣球漸漸鬆懈,並往媽媽的身旁靠近輕聲地說:「媽媽,我可以抱一下姊姊嗎?」媽媽則假裝與姊姊溝通的樣子然後告訴小惟:「哦,姊姊說可以,趕快去抱抱她吧!」小惟二話不說馬上擁抱了姐姐。自此兒子會主動要求幫忙照顧姐姐體諒並分擔爸媽的辛勞,而當時姊弟相擁的感人畫面至今都還深深烙印在阿鎧老師的腦海裡。



 

職能治療師 張旭鎧

現職: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社團法人臺灣兒童潛能發展協會秘書長、社團法人臺北市青少年暨兒童關懷福利協會秘書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先天及代謝疾病關懷之友協會監事、社團法人台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顧問

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職能治療師、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常務理事、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學歷:私立高雄醫學院復健醫學系職能治療組畢業

專長:兒童發展、感覺統合、專注力、親職教養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職能治療師 張旭鎧
麻豆:職能治療師 張旭鎧一家
攝影:潘朵拉兒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