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全部的世界都只有孩子,所有的事情也都是以孩子為主,在心態上,當然肯定是一位好媽媽;然而在行為上,卻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個討人厭的「好媽媽」!既然媽媽的原意是好的,卻為什麼會出現「崩壞」的反效果呢?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陳彥琪指出,一個顧人怨的「好媽媽」,通常是以下這些心理因素造成的……
經常獨自照顧孩子的媽媽,絕對是非常辛苦的,而且往往是旁人難以理解的苦,尤其在沒有任何外援或協助的狀況下,媽媽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往往會造成極大的身體負擔及心理壓力。陳彥琪心理師表示,許多媽媽會很期待被同理,而且覺得大家理所當然的要了解媽媽的辛苦。好比在餐廳幫孩子換尿布,旁人可能會認為媽媽沒有公德心,但是媽媽會覺得:「你們又沒生小孩,你們懂不懂媽媽的辛苦?我一個人怎麼可能千里迢迢的把孩子帶去廁所找尿布檯?小孩這樣會很不舒服!何況餐廳的環境也不友善!」
其實,媽媽的辛苦當然是無庸置疑的,但是有時候媽媽自己的情緒上來,也沒有辦法先去同理別人的困難。餐廳裡大家都在用餐,在旁邊換尿布的觀感甚至氣味,都是會讓旁人感到不舒服的。然而媽媽往往為了捍衛孩子的權益,可能顯現不肯妥協的強硬態度,便容易讓旁人誤會,甚至認為媽媽不可理喻。而媽媽若不斷的遇到類似情形,便會持續的惡性循環,終至變成一位「討人厭的好媽媽」。
2.來自媽媽過度的擔心與焦慮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媽媽是出於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和焦慮,因此產生對旁人的疑慮和敵意,或者是在做法上矯枉過正,甚至本末倒置,卻反而對孩子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
(1)與眾人為敵—擔心旁人無法照顧好孩子
如果媽媽總覺得,孩子只有自己照顧得最好,若把寶貝交給別人照顧,就會擔心孩子沒有受到最好的對待,所以媽媽會質疑保姆不好、老師不好、或是醫師不好,便很容易與圍繞在孩子身邊的所有人產生誤會與衝突,甚至處處與人敵對。而媽媽這樣的做法,雖然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卻會讓孩子不論到爺爺奶奶家、學校、醫院、親子館或任何地方,都是處於媽媽與別人爭執不休的負面環境,不但讓孩子看到不良示範,也容易讓孩子陷入負面的情緒與思考。
(2)過度爭取孩子權益—擔心孩子吃虧
另外也很常見的是,媽媽總是擔心孩子會吃虧,因此過度爭取孩子的權益,除了容易讓旁人困擾與反感,還可能導致孩子從小將他得到的任何東西都視為理所當然。比如孩子不管想要什麼,身為「好媽媽」都會有求必應,不但全部都幫小孩弄好好,甚至會幫孩子搶先爭取。但是幫孩子做太多的結果,孩子就會很習慣什麼事都不用自己來了,也不會自己去建立人際關係,因為他從來不需要主動去爭取什麼,在個性上也可能會比較任性,認為所有事物本來就是他應該獲得的。
陳彥琪心理師談到,在親子館便曾遇過媽媽把所有玩具都拿過來堆到孩子面前,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學會排隊等待和輪流玩。然而這樣做不但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玩樂的權益,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也會感到極不適應甚至崩潰!因為他會覺得,大家都應該要讓他,為什麼不讓?而且原本已經不會主動交朋友,更可能因為這些因素,導致孩子完全沒有朋友,若無法即時矯正,等孩子長大成人將會適應得更為辛苦。
(3)試圖影響老師和同學—擔心孩子不被認同
還有一種,是試圖幫孩子張羅打點好所有關係的「好媽媽」。比如孩子平常在家,媽媽總是對他百依百順,但是媽媽也會擔心學校的老師和同學,無法像自己對孩子這麼好,於是就會去「拜託」老師:「我的孩子可能比較容易有受挫感,能不能請老師平常多對他怎樣怎樣…」,或是「這次運動會,拜託老師讓他跑步排第一棒好不好?」另外也可能會和孩子的同學說:「請你們跟某某某做好朋友好不好?」通常這樣的「好媽媽」對老師來說是非常困擾的,因為她總是試圖影響老師和同學對自己孩子的觀感和態度,卻忽略了應該要讓孩子自己去適應真正的社會環境。更有甚者,就是媽媽連孩子求職面試都會一起跟去,也試圖影響面試主管,希望能優先錄用自己的孩子,但這種做法卻往往適得其反,本想為孩子加分,卻反而讓孩子被大扣分。
曾經有個案例,是大學生要做志工服務,媽媽就會跟來一起看,而且問了許多問題:「這個機構安不安全哪?工作內容是什麼?要一直站著嗎?不能讓孩子太累啊!」甚至有一天孩子沒來上班,媽媽還很焦急的打來說:「不好意思!我的孩子說今天忘記跟你請假了!」什麼事都是媽媽出面,感覺媽媽恨不得自己能在這裡幫孩子工作。而這位大學生雖然看起來溫順乖巧,但是工作時的態度是非常被動的,沒辦法像一般人會主動協助他人,只是自己站在那邊等,缺乏判斷與互動的能力。
(4)自詡愛的教育—擔心打罵對孩子造成影響
而如果自認為是「愛的教育」,實則縱容放任孩子的媽媽,她的擔心可能是來自於怕打罵會影響到小孩的人格發展與成長發育,雖然初衷的確是為了孩子好,認為不能用任何懲罰,要正向引導,但最後卻往往變成完全沒有管教,或是自己不想當壞人負起教養的責任。比如媽媽可能會跟孩子說:「你吃飯前不去洗手,餐廳的阿姨會不讓你進去喔!」或者「你看老師在看你了,老師會罵罵喔!」媽媽自己的界線很模糊,分不清到底是「愛的教育」,還是其實把教養的責任都推給別人了?
而如此作為,非但會讓旁人覺得:「這個媽媽怎麼都不管教小孩?只是任由小孩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更嚴重的是對小孩的影響,將導致孩子管不動,媽媽也無力的惡性循環。孩子會覺得他是自由的不被管束的,所以只要是他想做的都可以去做,媽媽也很可能覺得反正管不了,就讓孩子自己作主、自己去玩,卻不知道孩子是無法自律,且很可能會影響別人的狀態。比如若遇到和其他小朋友搶玩具,或是需要大人從旁教導處理的時候,媽媽通常是不在身邊的,這時候孩子第一個反應往往就是打人,把玩具搶回來,或是認為對方沒有照自己遊戲規則,便表現出強硬兇狠的態度。
(5)自詡鐵的紀律—擔心孩子自己無法成事
至於自認為是「鐵的紀律」的「好媽媽」,外人看到的表象可能就是會對孩子疲勞轟炸、咄咄逼人,處處要求孩子、脅迫孩子、甚至貶損孩子…但若探究媽媽內在深層的擔心,其實是來自於:「這個孩子如果沒了我,他怎麼能夠自己完成呢?」於是關於孩子的所有大小事情,媽媽都要參與,而且全部都要干涉,因為媽媽會覺得:「一定要我來做決定啊!不然我小孩就是這樣,都推不動啊~我太了解他了,他就是懶啊!」
如此作為的「好媽媽」,除了容易讓孩子從小缺乏自信心,認為自己就是像媽媽說的無法處理好任何事,也很可能變成凡事都不習慣自己做決定,總是依賴媽媽。甚至比較嚴重的是,由於媽媽從小到大都要「確保小孩照著自己選的路走」,卻反而會讓孩子長大後缺乏責任心,無法意會到很多事情其實是需要自己負起責任的。比如選校選系,都是媽媽決定,雖然孩子的成績可以上醫科或法律系,但根本不是孩子的興趣,但孩子也不覺得自己要為這件事情負責,反正就是媽媽說要選這個,然後由於自己實在不喜歡念這個科系,最後可能也無法完成學業,媽媽也會感到非常挫折。
3.把自己的需要強加在孩子身上
陳彥琪心理師表示,很多時候當媽媽說出「我都是為你好啊!所以才怎樣怎樣…你也應該要怎樣怎樣…」,其實這對孩子來說是很有負擔的,因為媽媽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有時候界線是分不清楚的。
比如媽媽對孩子說:「我不讓你看電視,是為了你好啊~因為電視都是垃圾節目,不但對你沒有幫助,而且眼睛也會近視!」但是對孩子來說,媽媽不准看電視,他完全不知道同學們討論的「珮珮豬」是什麼,便沒有辦法和朋友一起交流,甚至無法融入大家的社交圈,對他來說會是很困擾的,而且會覺得為什麼他和大家不一樣?但是針對這點,「好媽媽」也會有一套說詞:「你看!以前看太多電視的小孩,功課都不好!」如此孩子將會更難去反駁媽媽,因為他可能會覺得自己有罪惡感:「媽媽已經對我這麼好了,我怎麼還抱怨呢?」,漸漸就會變得比較壓抑,不敢講出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其實多花點時間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我們可以有其他彈性解決方法(如改讀珮珮豬的繪本,或跟孩子約定只能看電視30分鐘),不一定要全然拒絕孩子,不然孩子以後就什麼都不想跟父母說了。
另外,在親子館也曾遇到家長搶著幫孩子報名繪本課程,但孩子其實一心想玩館內的遊樂設施,對課程興趣不大,卻因為媽媽認為機會難得,而強制把孩子抱過來聽課,孩子可能玩得正高興卻被硬生生中斷,自然會大哭,也無心聽課,其他家長就會覺得:「你的小孩又沒有要上,卻佔掉名額,讓我們沒辦法報名。」便容易招致旁人的反感與不耐。
至於要如何避免成為顧人怨的「好媽媽」呢?陳彥琪心理師建議可從下列3點留意:
1.世上不只媽媽好—焦點不要只剩自己和孩子
雖然媽媽可能有非常大量的時間是和孩子獨處的,但其實還是有非常多的機會與外界和旁人接觸,所以千萬不要習慣凡事只考慮自己和孩子,而完全忽視其他人的存在。陳彥琪心理師指出,相信媽媽都是真心為了孩子好,可是活在只有自己和孩子兩人世界裡的媽媽,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生活各方面,其實已經影響到旁人了。
而所謂的「好媽媽」,絕不是指侷限在自己身上,或是侷限在孩子身上。比如有些媽媽怕孩子在學校受傷,可能會跟孩子說:「你要記得喔,真正愛你的只有媽媽!」但媽媽應該要放下自己的焦慮,因為當媽媽焦慮的時候,焦點便往往只有孩子,卻忘了孩子其實應該要回到團體中,學習在社會環境、人際關係或家庭各方面成長發展,也需要從別人身上獲得善意與交流。如此才是真正對孩子好,而不是只有媽媽的好。
尤其等到孩子大了,處於青少年期,許多媽媽可能會焦慮害怕孩子交到壞朋友,便因此限制或禁止孩子交友,但孩子是不可能永遠綁在媽媽身邊的,他一定有很大一部分的能力需要從人際互動、環境中學習,而且對於往後出社會的人際關係將有莫大影響,而這方面是無法只憑母親單方面的付出得到的。
2.童言無忌—不要只依據孩子片面的回答
有些媽媽忽略了跟老師溝通也是很重要的,只依據孩子片面的說法,便大動肝火想去興師問罪為孩子討公道。比如媽媽聽到孩子說:「今天有人推我,讓我跌到了。」媽媽就會覺得好生氣,認為老師為什麼不管,也不懲罰推人的小孩。但是在不明就裡之前,媽媽其實應該放寬心去想,推人的小朋友不見得是故意的,孩子也可能學會了拍拍灰塵自己站起來,甚至看到別人跌倒了,還會去幫忙安撫。這些都是孩子自己可以學到的寶貴經驗,只是不見得能夠清楚的和大人表達。
另外有個例子是,曾有位媽媽問孩子:「你今天在幼兒園吃了什麼?」孩子順口回答:「我沒吃。」媽媽就當真了,而且氣沖沖的跑去責問老師:「為什麼我的小孩沒有吃午餐?」於是老師就問孩子:「那你昨天有吃咖哩飯嗎?」孩子說:「喔~咖哩飯!有啊!」才證實是一場誤會,因為若孩子的發展還沒到,其實不太會回答開放式的問題,因此媽媽也不需單憑孩子的片面回答就大驚小怪。
3.正向鼓勵—而非威脅恐嚇預告後果
有些媽媽可能會告訴孩子:「如果你總是說話不算話,以後就沒人想跟你玩了,你會沒朋友喔!媽媽都是為你好,所以才會這樣教你!」這段話在大人聽來,似乎滿名正言順的,但是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聽起來其實比較像是威脅!因為「你不這麼做的話,就會發生什麼事」,孩子第一個感到的可能是恐懼,反而不容易能理解媽媽真正的原意是什麼。
但是媽媽如果換個說法:「如果你下次這樣告訴朋友的話,他們可能每次都會想找你玩喔!」也就是「你這麼做的話,就會達成什麼事」,那就不是威脅了,而是一種正向的鼓勵。而且媽媽其實不需要一直和孩子強調「這是媽媽為你做的事,都是為了你好。」只要在孩子做了對的事情時,給他鼓勵和肯定:「你這樣做很棒,媽媽覺得很開心!」如此循循善誘,孩子反而會學習進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