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釐清男寶寶包皮存留疑問

無論是男寶寶或是女寶寶,私密部位的清潔與保養一直以來都相當受到重視,然而有關男寶寶的包皮割除問題,持續被爭議討論,到底寶寶該不該割包皮?包皮存留與否,對寶貝又有哪些影響呢?
釐清男寶寶包皮存留疑問

對於新生寶寶是否要進行包皮割除手術,一般分成兩派說法,贊成小兒割包皮的理論認為,割除包皮能有效提升衛生清潔,減少藏汙納垢等感染機會;而反對派則認為若過早割除包皮可能會導致包皮切除過多,影響尿道開口或手術導致的出血、發炎等問題。

Think About,割與不割?

割除包皮的正式學名為「包皮環切術」,屬於不需住院的門診手術,有些人認為,只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髒汙引起感染發炎,不但能免於手術帶來的危險與併發症,包皮還能提供對龜頭的保護,保留其敏感度。

男寶貝「包莖」狀況題
在未割除包皮前的正常狀況之下,龜頭應被包皮包裹住,當陰莖勃起時,包皮會自動向後退縮,使龜頭向外顯露。一般來說,0~3歲寶寶的包皮本就處於包覆龜頭的狀態,屬於正常現象,無須治療;3~6歲左右,龜頭開始慢慢外露,因此若寶寶6歲後的包皮開口仍過於狹窄,龜頭無法順利露出,則稱之為「包莖」。

另外,如果是因為包皮過長導致清潔不良,或是包皮處有傷口結痂,使包皮無法退縮,也是包莖的其中一種狀況。當寶貝發生包莖現象,可能會造成尿液及腺體分泌物囤積在包皮內,因而產生包皮垢過多或是感染狀況,嚴重甚至會引起膿瘍,似懂非懂的幼兒可能會對父母形容「小鳥痛痛的」,此時爸比媽咪除了協助寶貝清潔藏匿於包皮裡的汙垢,更應請求醫師協助。新光醫院小兒外科主任張嘉宇表示,發生包莖現象時,一般不會建議馬上進行手術,而是以局部抗生素消炎藥膏治療為主,並輔以清潔衛教。發炎狀況好轉後,通常醫師開立的類固醇藥膏,對治療包莖的效果顯著,能使包皮開口逐漸變得鬆軟,讓幼兒得以推開包皮清洗汙垢;倘若治療無效,仍反覆發炎,才會評估是否有進行包皮切除手術的必要。

包皮過長易引起感染
另一種狀況,若寶貝的包皮將龜頭完全覆蓋,但包皮開口大小正常,能夠翻露出龜頭,則可能只是包皮過長。基本上包皮過長並無大礙,若沒有發炎跡象,一般來說不必手術,但若未經常清潔乾淨,仍會因藏汙納垢使包皮及龜頭增加發炎機率,甚至引起皮膚起疹子或有搔癢感,建議父母若發現寶貝的包皮長度較長,可於沐浴時將其輕輕翻開清洗。張嘉宇主任提醒,翻開包皮時,應「適可而止」,不必勉強「完全」翻開,以免造成局部破皮或撕裂傷,導致破皮結痂後形成包莖,反而讓寶貝承受不必要的手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