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難過!基隆市仁愛區一名5歲男童,竟慘遭45歲簡姓爸爸殺害,男童父母目前處於分居狀態,雙方正互爭監護權,因爸爸之前曾對母子家暴,媽媽已於4月申請保護令,沒想到保護令還沒下來,孩子卻已經離開人世。
男童爸爸是任職基隆市府的清潔隊司機,媽媽在金融機構上班,兩人分居、媽媽正申請家暴保護令。2025年5月14日,由於祖母思念孫子心切,簡男從安親班將男童接回住處,沒料到發生憾事。
14日當天,簡男因婚姻失和心情鬱悶,酒後用疑似用枕頭悶住兒子,過程中用力過猛,導致男童鼻樑斷裂、滿臉都是鮮血。晚上媽媽見爸爸遲遲未將孩子帶回,也致電傳訊沒有回應,於是前往爸爸仁愛區住處查看。
媽媽打開臥室房門一看,發現男童沒有呼吸心跳,臉上都是瘀傷和鮮血、脖子有勒痕,身上疑似有屍斑,當場情緒崩潰、痛哭失聲,無法接受心愛的兒子已無生命跡象。男童送往基隆長庚醫院急救,仍宣告不治。
媽媽情緒激動,由鄰居進行通報,警方獲報後展開調查,於案發兩小時內將男童爸爸逮捕到案,簡男已於15日凌晨坦承殺害兒子,全案以殺人罪移送地檢署偵辦。
衛生福利處保護服務司提醒,如果家人之間相處,因各種問題無法解決而發生衝突,為了避免暴力持續發生、制止暴力傷害擴大,當已有家庭暴力行為徵兆,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注意,以避免暴力行為爆發與擴大:
1. 當對方開始恐嚇、威脅、作勢打人,或要摔東西時,要提高警覺,這可能是暴力行為爆發的前兆。
2. 日常生活中發生小問題時,便要想辦法解決,不要累積情緒,否則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3. 不要在吵架時激怒對方,以防對方有傷害性的行為產生。
4. 體諒家人的感受,避免在言語上使用負面的詞彙傷害家人。
5. 實踐兩性平等、建立家庭成員間平權的觀念。
6. 和左鄰右舍建立良好的關係,鄰居可以勸架和報警。
必須注意,當暴力發生時,不管是當事人或其他身旁的家人、朋友或鄰居,都應該立即幫忙撥打110報警,由警察介入,以避免發生更嚴重的暴力傷害。
整理撰文/游資芸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