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小一生獨自離校險走失!家長必讀:孩子迷路、受困電梯怎麼辦?

日前,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女孩,因為放學後等不到父母而決定獨自離校,父母發現孩子失蹤後緊急報警,直到晚上十點才找到小孩,幸運的是,孩子順利返家,未發生其他意外,但這場虛驚讓家長和學校都深刻反思:我們是否有正確教育孩子該如何應對走失的情況?
小一生獨自離校險走失!家長必讀:孩子迷路、受困電梯怎麼辦?

 

教孩子安全回家:遇到狀況,停下來等更安心

回想我們的童年,是不是有過同樣的經歷?和父母約好在校門口,爸爸媽媽卻遲遲未到,心裡會忍不住想:「媽媽今天是不是忘記來接我了?」然後想著,我記得家裡的方向,不然就自己走回家!

一離開約定定點問題就來了,雖然知道家裡的方向,但走著走著會漸漸發現周圍的環境開始變得陌生,街上的車流和人群也會令人越來越慌張,想要問路也害怕跟陌生人對話,因此只能站在街邊手足無措。

這類情境告訴我們,家長應該從小教導孩子一個重要的道理:「找不到爸爸媽媽時,要停在原地等待」,而不是自行走動,避免迷路或遭遇其他危險。

此外,也應該及早建立孩子的安全意識,讓他們知道該如何應對突發狀況,確保自身安全。

 

人潮壅擠熱鬧的地方最易走失!避免放開孩子的手

「孩子轉眼就不見!」這句話光是想像,就足以讓父母感到驚恐,尤其是在擁擠的場所,找不到孩子的焦慮更是難以言喻。

根據經驗和過往的失蹤案例來看,菜市場、超級市場、百貨公司、活動現場(例如燈會、跨年等)、遊樂園、特色景點等地方最容易有孩子走失的意外發生,這些地方人多擁擠、商品琳瑯滿目、遊戲設施新奇,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不自覺地脫離家長視線,一旦放開孩子的手,馬上就會被人群沖散,又加上孩子的身形比較矮小,一旦淹沒在人群中不容易被看見,等到發現的時候,孩子已經不知去向。

因此,家長帶孩子到這些地方時,務必要提高警覺,牢牢牽住孩子的手,並提前教導他們萬一走失時該怎麼辦,才能有效降低風險!

 

預防孩子走失的6大方法

1.出門前溝通

有一種孩子走失的狀況常發生,就是父母雙方都以為對方在顧小孩,等到孩子不見時才驚呼:「我以為你會顧小孩!」,因此跟另一半溝通好誰負責看顧小孩很重要,另外,也要跟孩子做好溝通,在出發前告知孩子當天的目的地、人潮狀況,並提醒他們要時刻跟著大人。

2.牽好孩子的手

牽好孩子的手很重要,尤其人多的地方更要緊握孩子的手不放開,平時也可以訓練孩子抓緊父母的衣角,「緊緊抓牢」是最直接有效的防走失方法。

3.原地等待是不二法則

平常就須提醒教育孩子,何時何地不慎走失,第一要務都是「留在原地等」,並且也要告誡孩子不跟陌生人離開,可以模擬情境,例如:「阿姨知道你的媽媽在哪裡,帶妳去找好嗎?」、「妳媽媽交代我來接妳!」,這些都是誘拐的慣用手法,必須待在原地才能安全等到父母來接,若此時遇到強拉、強跩的情況發生,就必須大聲呼救。

4.學會尋求幫助

原則上待在原地是最重要的,但若是去百貨公司、賣場、樂園、景點、餐廳等地,也可以教孩子如何辨認服務台以及制服員工(如超市員工、警察、捷運站務員),讓他們知道遇到危險時可以請這些人幫忙。

5.謹記「大人不必請你幫忙」

落單時,如果遇到大人請你幫忙,比如:「我的狗狗走失了,妳可以陪我去找嗎?」「妳喜歡吃冰淇淋嗎?叔叔帶妳去吃!」「要不要看阿姨手機的影片?」,歹徒會趁孩子看卡通分神一秒的時間就將孩子帶走,平時就需要教育孩子「大人不用請你幫忙」、「不要隨便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等情況。

6.定位手錶、聯絡資料

現在有很多手錶有定位的功能,可讓孩子配戴或放到書包裡,能幫助孩子在走失時更快被找到,另外,也可以讓孩子在口袋裡放一張寫有家長姓名、電話的聯絡小卡,萬一走失時,能讓好心人聯繫家長。

 

幾歲開始訓練孩子自行回家比較合適?

幾歲訓練孩子並沒有定論,要評估孩子的成熟狀況和每個家庭的不同需求,去培養孩子獨立返家的能力,許多家長會思考,究竟孩子幾歲才適合開始自行搭車或步行回家?

1.自行回家各階段建議

  • 國小階段:不建議讓孩子獨自回家,因為他們尚未具備辨別危險的能力,容易受外界干擾,但可以開始讓孩子短距離練習,例如從學校走到家附近,家長仍應該在一旁觀察,確保安全。
  • 國中階段:可以考慮讓孩子自行搭公車或捷運回家,但應該先多次練習,讓孩子熟悉路線與安全應對方式。
  • 高中階段:大多數孩子已具備一定的獨立能力,可以自行搭乘交通工具,但仍須提醒他們注意人身安全。

2.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回家的能力?

  • 安全過馬路:讓孩子獨立的第一步是訓練孩子看懂交通號誌外,最重要的是不僅注意號誌,還要時時警醒看看左右來車,並且不在馬路中間逗留嬉戲。
  • 從小區域開始練習:可以先讓孩子短距離獨自走路,例如從住家附近的商店返回家裡,增加信心。
  • 熟悉固定路線:讓孩子反覆練習同一條回家路線,確保他們不會迷路。
  • 模擬突發狀況:與孩子討論萬一錯過公車、迷路或遇到陌生人時,該如何應對,例如:「如果公車坐過站怎麼辦?」、「如果有陌生人搭話應該怎麼做?」
  • 使用定位設備:對於仍然不放心的家長,可以讓孩子攜帶智慧手錶或手機,以便隨時掌握孩子的位置。

 

電梯突發狀況:門關了,孩子還在裡面怎麼辦?

家長帶孩子搭電梯時,最怕發生「大人先走出電梯,孩子卻被關在裡面」的意外情況,這種突發狀況容易讓孩子和大人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1.小孩先走出電梯:確保孩子先走出電梯後,大人再離開,避免孩子被困在電梯內。

2.教孩子按開門鍵:讓孩子知道,如果電梯門快關了,可以按「開門」按鈕,不要用手硬擋門,以免受傷。

3.待在電梯內等候:教孩子「萬一門關上,千萬不要亂跑!」要待在原地等候,只有待在電梯裡,媽媽才能找回妳,家長一定會去找他。

如果孩子真的被困在電梯內,該怎麼辦?

平時就可以告訴孩子受困電梯的情境該怎麼做,首先要冷靜下來,不要慌張或哭鬧,第一時間去按警鈴及撥打求助電話,最重要的是要待在電梯內,等待救援,千萬不要嘗試自己打開電梯門,避免發生危險,萬一孩子已經出電梯了,家長可以盡快前往管理室求助,並在孩子所在樓層等候,確保孩子能安全返回。

孩子的安全,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透過正確的教育與防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孩子走失的風險,家長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與模擬情境,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走失或突發狀況。

最重要的是,無論在哪裡,都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一定會來找你」。

讓孩子在危急時刻不會慌張,能夠保持冷靜並採取正確的行動,只要家長與孩子一起努力,建立安全意識,孩子就能在成長過程中更獨立、更安全地面對外在世界。

 

整理/王佳琦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