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一生可學習幾種語言?關心診所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特約主治醫師朱子宏,以自身經驗告訴你:不需要自我設限!他,精通12種語言,並且持續增加中,身為語言界的傳奇人物,他鼓勵父母,從嬰兒時期起讓孩子接受雙語教育,有助於增進語言發展的速度,更能培養孩子多元思考的能力!
朱子宏醫師侃侃談起習得12種語言的過程,從國小三年級始學英語,在建國中學時期接觸西班牙語、德語和法語,臺大醫學系期間持續深研德法語,且於大三時學台語*、大五時學俄語,後者是他的第一個斯拉夫語族語言。
2010年擔任外交替代役,他在聖多美學會葡萄牙語,並於住院醫師期間,前往越南駐診2次,會講基本的越南語;總醫師階段,在社區大學學了西藏文。後來遠赴非洲的邦交國史瓦帝尼駐診,擔任醫療團團員,也會說一些史瓦帝尼語。
*備註:臺灣客家族群多以「Holo話」稱之。
兩年前學了客語,近來開始到師大上泰雅族語課。他目前檢定通過的證書包括:法文 B2、俄文A2、閩南語C1、客語(中高級)、泰雅語B1(中級)等,目前12種語言都具有簡單溝通的能力。
朱子宏醫師分享:「快速學習語言的祕訣,在於多聽、多接觸!」例如:客語能力認證教材可搭配錄音檔一起聽,聽順了再加速聽。舉例來說,客語中級和中高級總時間為8小時,加速兩倍上午可聽完一次,調到三倍速一天能練習三遍,聽力能力可練更快。
除了聽力,在說的部分,可找該語言相關的社團或達人,或加入Clubhouse社團,開語音多練習。朱子宏醫師強調,用語音講話才能練習口說,有機會就要主動爭取,去結交願意全部用該語言交談的朋友。
在讀寫部分,可在網路上找這個語言的社團或語言達人,社群文章通常不會太長,遇到不懂的字詞查網路字典即可。朱子宏醫師更透過書寫醫療類的臉書粉專來練習寫客語,把語言和工作專長結合,讓書寫客語更上手!
「一個語言有其存在價值,不光是聽和講,也要能寫跟讀。有人在講這個語言,自然就要有這個字,我想要把它寫下來!」2022年4月30日,朱子宏醫師創立臉書粉專「母語ê/gǎi醫學」,當時剛好學客語一個月,貼文前都會先給客語群組的朋友看過,經由不斷的溝通、修正和練習後,書寫能力就漸漸進步了。
目前主要在新竹看診的朱子宏醫師表示,門診時雖然大部分用華語,但有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家還是習慣用客語溝通,「我會先看病患是哪裡人,若是竹東、芎林或特別的客家姓,會先用客語打招呼,如果對方以客語回應,代表會說客家話!」
有一次,診所來了一位60多歲的阿姨,一進來用比手劃腳跟醫護人員溝通,正當大家以為她是聾啞人士之時,診所唯一會說客語的朱子宏醫師,用客語跟她打招呼後,發現她竟然有反應!
「因為腦傷的關係,阿姨只記得第一語言客語,而上學後才習得的第二語言華語,她已經忘記了!」也因為懂客語,讓朱子宏醫師更體恤病患的需求,他說:「阿姨有一種慢性疼痛,必須定期打止痛針,懂得客語讓我能第一時間了解她的醫療需求。」進而更快為病患卸下痛苦。
朱子宏醫師強調,透過學習客語,從客家觀點去了解台灣的文化,如:傳統風俗、美食、地理、歷史等,「可讓想法越來越多元,對事物較有包容性,因而更減少偏見。」
因此,他鼓勵父母從小與孩子進行雙語教育,青春期前學的語言都有機會成為第一語言,加上沉浸式的學習,大量與孩子進行聽力和口說的練習,較不會忘記。
爸媽如何跟孩子進行雙語教育?朱子宏醫師建議,一人用一種語言跟孩子對話,兩人可分別使用不同語言,但除了這種語言,不要再用華語或其他語言跟孩子對話。如果上一代又是不同語言,這樣孩子從小就能學會至少兩種語言以上。
譬如,媽媽講客語、爸爸說華語、祖父用台語、祖母聊英文,四方除了該語言,不使用其他語言跟孩子交談,如此一來,孩子無形中就能學會四種語言。
朱子宏醫師說明,寶寶已具備聽覺能力,增進幼兒語言發展的方法,可於嬰兒時期多跟他講話,在換尿布時便可進行,孩子會更快習慣這個語言。「當孩子熟悉一些特殊的母音,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嬰幼兒時期孩子的舌頭較為靈活,可更快發出這個音。」
朱子宏醫師在兩年前開始學客語,不到半年通過中高級檢定,他強調想快速學客語可以考試為導向,空閒時多聽檢定書裡的錄音檔,「沒事放著聽!眼睛會累,耳朵不會,不懂再稍微翻一下書。」之後再透過客家朋友或網路社團尋找可使用客語的場合,以全客語方式去練習。
朱子宏醫師也建議父母,可讓孩子加入各縣市的客語共學團體,參與親子共讀、客語導覽走踏景點等活動,若幼兒園或國小以上學校有提供全母語的教育環境,也可延續客語的學習,讓雙語教育一路伴隨孩子的成長。
教孩子一句客家話
承蒙你
譯:謝謝你
音:海陸腔shin mung ngi
線上發音:哈客網路學院
採訪撰文/游資芸
圖片提供/朱子宏醫師
(客委會廣編)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