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13.8%!台灣兒童認真想過要自殺

很難相信,根據針對國小學童的調查,竟然有高達 13.8% 的台灣兒童認真想過要自殺,實際嘗試過自殺經驗的兒童更有 4.1%!身為孩子身邊的大人,我們真的有好好正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嗎?
13.8%!台灣兒童認真想過要自殺

 

10 月 10 日為世界心理健康日,為要促進全球對於心理健康議題的重視所設立。世界衛生組織特別為 2023 年的世界心理健康日訂定了主題:「心理健康是普世人權」(Mental health is a universal human right)。

在台灣,兒童心理健康的議題長期受到忽視,從近年來台灣兒少自殺率的上升,即可窺見兒童權利未能受到應有的保障。

 

▲針對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高達13.8%的台灣兒童認真想過要自殺,實際嘗試過自殺經驗的兒童更有4.1%!

 

不敢相信!13.8% 台灣兒童曾認真想過要自殺!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以下簡稱 CRC 聯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社團法人台灣好鄰居協會(以下簡稱台灣好鄰居協會)日前共同舉辦「打造兒童心理健康城市」發佈會暨論壇,呼籲政府正視兒少心理健康!

根據台灣好鄰居協會與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於 2022 年蒐集全台 19 縣市 3,900 位國小學童的調查發現,台灣兒童曾經認真想過要自殺的比例(13.8%)與韓國兒童(14.3%)相近,然而台灣兒童在「曾經為了自殺而規劃具體計畫」的比例(5.6%)卻是韓國兒童(3.4%)的 1.5 倍高!

更驚人的是「實際嘗試過自殺經驗」的台灣兒童(4.1%)是韓國兒童(1.9%)的 2 倍,顯示台灣兒童自殺問題的嚴重性。

 

▲家庭壓力是影響兒童計畫及試圖自殺最重要的因素。

 

家庭壓力是兒童自殺主因

根據 CRC 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第 22 點次、第 47 點次,國際委員針對兒少的心理健康提及:

「自殺率上升並非歸因於兒少個人議題,而是導致心理不健康更廣泛的結構性議題,包括學業壓力、霸凌及不當對待。」

「……《2022-2024年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委員會建議在實施本計畫時…進行研究以解決影響兒少心理健康狀況的結構性問題……」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議題非僅能簡單歸因於單一現象或對象的兒少個人議題,而是需要針對導致其心理不健康的結構性因素,如:學業壓力、霸凌及不當對待等加以探究與瞭解,方能對症下藥。

進一步分析發現,學業、外貌以及家庭壓力皆與兒童自殺念頭、計畫及試圖自殺是有顯著的關係,然而家庭壓力才是影響計畫及試圖自殺最重要的因素。若與韓國相比,台灣兒童的學業壓力及外貌壓力與韓國兒童近似,而「家庭壓力」(28.4%)卻高於韓國(22.6%),顯示兒少心理健康議題的複雜性。

 

▲台灣兒童自我價值感低落,對自己沒自信!

 

沒自信!台灣孩童自我價值感低落

此外,台灣兒童的「現在幸福感」及「對自己的正面態度」與自殺念頭、計畫及試圖自殺皆成負相關:現在幸福感越高,或是對自己的正面態度越好,兒童自殺的機率就越低。

「現在幸福感」指兒童自己是否感到幸福;「對自己的正面態度」則包含「我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人」、「我覺得自己是有很多優點的人」、「別人做得到的事情,我也可以做到」等兒童的自我評估。

以滿分 100 分來觀察,台灣兒童現在幸福感 79 分高於韓國兒童 74.9 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兒童「對自己的正面態度」65 分遠低於韓國兒童 72.7 分。可以說,台灣兒童自我價值感低落,說白話,就是對自己沒自信!

 

3〜5歲,創造與壓抑

3~4 歲這個階段的兒童會開始表現,並且有學習能力了,他們非常渴望得到家庭成員或是同儕團體的認同,會很喜歡問:「我有沒有很棒?」急於表現自己做對了什麼事,所以在這時候適時地給予肯定能讓孩子有無限的創造力。

此外,這也是喜歡學習的時期,不管是在語言表達、肢體動作、思考創造各方面都是大幅度地進步,這時若能給予兒童適時表達自己想法與主張的機會,並提供適當的保護、指引與肯定,將有助於兒童去實現自己所訂定的目標。不去限制他所想接觸的新事物,一面引導他,讓他從中獲得更多,這或許能引發特殊的才能和潛力,有些孩子的天賦就是在這個時候被開啟的。

這時期如果沒有給予適當的鼓勵與支持,會讓兒童因此變得內疚委屈或壓抑自己內在的期望,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在未來容易有能力表現上的恐懼,在這種情況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沒有創造力,成為填鴨式教育下不敢表達自己意見的孩子。

 

6〜10歲,成就與自卑

6〜10 歲這時期的孩子正準備進入小學學習,也是個體發展與團體發展互動中最重要的階段,將考驗父母對於孩子學業的看法。因為這時孩子開始考試,會產生比較了,此時父母適時地鼓勵、讚美與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這時期若父母期望過高,可能造成兒童的自信心低落,甚至是自卑心理、過度要求完美、過度堅強等負向行為,甚至害怕上學、與同儕間的關係不良以及學業表現不佳等壓力的出現。

這也是亞洲區小孩子最容易有壓力的原因,這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不好的是,孩子本來就應該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他所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讓他成為一個事事要求自己符合父母期待的孩子,當他沒有做到時,對自己的自我要求就會越來越多了。

 

▲愛、包容、耐心與傾聽是修整心理創傷中最重要的基礎態度。

 

愛、包容、耐心與傾聽

若發現孩子還是可能出現一些心理創傷時,愛、包容、耐心與傾聽是修整孩子心理創傷中最重要的基礎態度,或許過去的我們或多或少已經造成一些可能的創傷,但自責並無法讓孩子的心理創傷獲得修補,只有愛與包容才有機會重新開始,並避免創傷的再次形成。

有時候孩子可能只是希望媽媽能專心聽她說話,但常常父母在忙時,總是跟孩子說:「等一下再說。」但那個當下就已經打斷他了,他的喜悅也會隨之不見,再回過頭來問他,他也忘了要說什麼,所以即使再忙,能夠停下手邊的工作好好聆聽孩子要說的話,就算只有短短 5〜10 分鐘,都是很棒的。

另外,洗好澡睡覺前是個很好的溝通時間,就算很累,也可以陪孩子 30 分鐘,這個時段是一天最放鬆的時間,聊聊今天發生的事、父母對孩子的愛、給他一些支持鼓勵,是個有利於父母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相處時間。

此外,家長過去可能也會有一些創傷經驗,這時自我觀照與自我療癒將是很重要的一環,以避免用自己創傷下的陰影去教導孩子。

 

打造對兒童友善的社區,全面促進兒少心理健康

從研究中發現,促進兒少心理健康,除了培育兒少情緒調節和社會人際的心理素養能力,家庭和學校的教導和支持也是重要的關鍵因素。然而盤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尚缺乏系統性教材教導兒少,當孩子面臨心理危機時,更有八成兒少未曾求助。

台灣兒童權利公約聯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社團法人台灣好鄰居協會呼籲主管機關及社會各界,重視兒童心理健康,並提出以下四項訴求:

1.系統性生活技能教材──

建議教育部提供有系統性、整合性的生活技能教材。

2.強化校園老師預防功能──

擴大師資培力,提升教師的敏感度,強化校園之預防功能

3.多面相投入資源──

投入更多資源,包含少年自殺的社會結構成因之相關研究、強化公共心理健康預防工作、納入公衛人員進行社區心理健康促進。

4.培養個人復原力──

衛生福利部與教育部進行跨部會合作,在校園課程中融入心理調適與溝通之課程,培養個人的復原力(Resilience)。

這次論壇邀請來自愛爾蘭的嬰幼兒心理健康專家凱瑟琳.哈福特(Katherine Hartford)女士,分享多年來推動愛爾蘭科克(Cork)市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健康城市」的經驗,探討如何在決策過程中重視兒童的聲音,打造對兒童友善的社區,進而全面促進兒少心理健康。

此外,台灣 CRC 聯盟成員社團法人台灣展翅協會、臺大中信兒家研究中心及台灣好鄰居協會將分享兒少心理健康相關研究成果,與各界共同構思如何進一步落實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打造兒童心理健康城市。

 

延伸閱讀【父母如何預防兒童心理創傷!】

 

整理撰文/林宜屏

資料來源/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台灣好鄰居協會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