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如何擺脫嬰幼兒挑食焦慮?讓大人小孩責任分工的餵食法

大人常常不是在餵嬰幼兒,就是在想,要給他們吃什麼?擔心他們營養不夠、胃口不好、或是過重、過輕、不健康。美國行之有年的古老智慧,讓大人、小孩責任分工、各司其職,減輕大人的焦慮。
如何擺脫嬰幼兒挑食焦慮?讓大人小孩責任分工的餵食法

 

大人、小孩各司其職 減輕餵食焦慮 

照顧嬰幼兒的大人,總是要花很多時間餵食、或是思考要給他們吃些什麼,才能長得頭好壯壯。如果遇到挑食的孩子,就更頭痛了。

美國的資深記者暨作家海納(Michelle Hainer),長期觀察這個議題,在《父母》(Parents)雜誌引用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馬奇(Charlotte Markey)的建議,用「責任分工法」讓大人、小孩「各司其職」,減輕大人的焦慮。

這其實是一個簡單的老方法,只是在各種新的育兒潮流下,不那麼頻繁地出現在媒體上,或許嬰幼兒父母未必熟悉。這個方法的原則就是,大人、照顧者只要負責在對的時間提供營養且合宜、沒有過敏或其他疑慮的食物,讓小孩自己決定要吃什麼與多少

延伸閱讀了解5原因、掌握7訣竅,讓偏挑食寶貝愛上吃飯!

化繁為簡,簡單的方法蘊含多元營養

在嬰幼兒的運用,就是大人一天提供三餐與三次點心,但必須是營養與健康的食物,在點心時段,偶爾有餅乾、蛋糕、冰淇淋也無妨。當孩子不想吃、別過頭去、或開始在玩食物、或說已經吃飽了或吃不下時,大人就可以把食物收起來。等下一次供餐、或是點心時間,再提供健康營養的食物。在正餐與點心中間的時間,不要給孩子其他的零食。

這方法看似隨興,甚至有時孩子可能吃餅乾會比吃蔬菜多,但卻是長期能獲得足夠營養與避免擔心挑食後遺症的簡單方法。因為大人從源頭掌握了多元的營養跟食物種類,而且孩子能吃到的垃圾食物有限。這麼一來,為孩子挑食、餵食所苦的大人,就也不必天天費盡心思,計算小孩有沒有吃足哪些養分或食物種類,不用常常苦思做成混合鬆餅、打成綜合蔬果昔。

而且,就算小孩有一頓正餐或點心沒有吃,也不會怎麼樣。因為孩子的食慾有時也跟大人一樣偶有起伏,而且根據這個方法,他們每2、3個小時左右,就有一次進餐且補充營養的機會,不太會餓過頭。 

延伸閱讀揪出孩子常見的3大飲食壞習慣!挑選天然食材料理,愛上在家吃飯!

從小自己決定吃什麼、吃多少 學到自制

馬奇還指出這個方法的另一個好處,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吃什麼、吃多少,他們會覺得自己有相當程度的自主選擇權。大人則可趁機讓他們學習了解選擇與結果間的關係。例如,如果他們偶爾看到餅乾而胃口大開、一下吃太多,喊著肚子不舒服,大人就可以跟孩子說明,是因為吃太多甜食或不均衡的結果。長此以往,孩子會學到自制,也不會覺得處處受大人控制與限制。

海納提醒,這個方法要成功的關鍵,是要讓孩子自己體驗與理解這個道理。知道大人供餐的原則如此,沒有別的,學會並依循。所以大人也要堅持,不要因為怕小孩會餓、或禁不起小孩要吃垃圾食物與零食的要求,而自己破壞了原則。這還會讓小孩誤以為,如果不吃某些食物,可以換來他想要吃的東西。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比較大的孩子身上。例如,家中盡量多買蔬果、少買垃圾食物。當孩子在點心時間要吃東西時,他們就會接觸到比較多健康的零食,可以比較沒有負擔地享用。

甚至,當用在大人或小孩想要減重的情境也是一樣。海納的7歲女兒會在穿上體操隊的緊身衣後問,自己的肚子會不會太大,而在吃東西時有很多擔心。她想到自己從小也是常為了怕胖不敢吃,而導致跟食物的關係不佳,飲食習慣也受影響。但她改用責任分工法,只要提供她健康與營養、符合當時飲食需求的食物,無關吃多與吃少。這樣至少不會不吃以為不該吃的食物,而造成偏食、厭食,或之後餓了又吃進更多高熱量且不宜、不營養的東西。也不用頻頻警告,若吃了什麼就會攝取多少熱量,得跑多久才能甩掉,而不敢吃、變得營養不良或是飲食失調。

資料來源:Parents 網站

延伸閱讀:【黃瑽寧醫師專欄 】孩子偏食、挑食怎麼辦?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照片來源/Photo-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