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7歲前孩子就默默跟爸媽學理財,這樣讓孩子看到「存錢」這件事

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錢、思考價值觀?答案是,上小學前,就已經默默在吸收爸媽的用錢模式與想法了。在孩子面前,遇到金錢、理財的議題時,應該怎麼說、怎麼做?
7歲前孩子就默默跟爸媽學理財,這樣讓孩子看到「存錢」這件事

 

說來難以置信,不過,影響孩子一生的金錢觀與用錢習慣,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上小學之前,就形成了。

長期擔任財經記者與撰寫家庭文章的美國作家泰勒(Mia Taylor),在親子雜誌《Parents》撰文寫到,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這麼提醒。

因為大人的言行舉止會在不覺中,讓孩子在7歲以前就形成包括預算、延遲滿足、儲蓄等廣義、未來的理財模式。這些影響因素包括大人用錢的行為、習慣、對錢的知識與態度,還有一些社會情境,像是對經濟的看法、價值觀等。有時,甚至只是在幫小孩打包午餐、陪他們看卡通時的閒聊、選擇,都會累積、影響他們成年後的財務能力。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對錢有正確的認知,需要把跟錢有關的事情當成日常議題一樣討論。泰勒也整理了專家們的建議:

一、留意一般生活對話

小孩最基本的金錢觀,就是從父母的日常對話累積而來。雖然幼兒不見得聽得懂一些很細的敘述,但是會從大人的情緒反應,猜想身邊的大人們對一些用錢行為的看法和感受,慢慢的也會有樣學樣。所以父母如果有談到錢,要想到其實孩子正在聽,而且會學起來。

這是否代表盡量別在小孩面前為錢爭論?是的。小孩也許聽不懂對話的言詞內容,但是會了解其中的激烈情緒。

延伸閱讀理財越小開始教,成本越低!5分鐘搞懂孩子零用錢怎麼給

二、給孩子正確的訊息

當小孩問到跟錢有關的事情時,有時大人覺得太難說明,會用簡單的話搪塞,結果反而讓孩子誤會,形成錯誤的觀念。

例如常有父母跟小孩說,因為大人賺很少錢或家裡沒有錢,所以不能買什麼或去做什麼事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解釋為什麼不要買,像是可以把錢存起來做別的用途,或是不需要這些東西,太浪費、太貴、不值得等等。否則小孩會誤以為,只要賺很多錢、或是家裡有足夠的錢,就可以盡量買、甚至過度消費。

三、讓孩子「看」得到錢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現代生活常用行動支付或卡片付錢,但孩子可能只看到父母滑手機、刷卡,而不知道究竟花了多少錢,而搞不清楚一百元可以買多少東西,甚至沒有意識到,正在花「真正的錢」。在這些花錢的時刻,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其實正在用錢,以及正在發生的交易與金額、是否為了買什麼而放棄其他的事物、哪些商店或哪些品項可以省錢等,藉此機會教育,教他們如何花錢。

延伸閱讀五年簽4份零用錢「協議書」,律師媽:教會孩子守規則

四、讓孩子看到「存錢」這件事

孩子容易體驗花錢,但不見得知道父母有存錢。讓小孩知道存錢這件事,也懂得省錢、儲蓄,愈早開始愈好。方法就是讓他們親眼見識。例如給孩子一點點零用錢,並且問他們想要用錢做什麼,之後讓他們自由運用或存下。其實三到六歲的小孩,就懂得目標和逐步接近的觀念了。當他們看到自己的錢漸漸累積,也能體驗與學習儲蓄這件事。

五、鼓勵孩子練習設定預算

給孩子零用錢除了可以教他們儲蓄,也可以跟他們說明預算的概念,讓他們試著自己預想、然後依著規畫用錢,或是把錢分成不同等份的金額與用途,學習怎麼運用、分配有限的資源。

這會比只跟孩子說明什麼叫做預算,有效很多。例如,還可以趁機教孩子想花錢的時候,用「需要」還是「想要」來判斷。

資料來源:美國親子教養雜誌

延伸閱讀媽,我為什麼要學理財?我年紀小又沒錢!!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資料來源:美國親子教養雜誌

照片來源/親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