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嬰兒手語」?TBEA台灣嬰幼兒手語教育協會林靜伶理事長(
林靜伶理事長指出,以前的觀念是:會坐、會拍手、會跟別人byebye的寶寶再開始學手語;不過現在最新的觀念是:「不用等」,從寶寶一出生即可開始跟寶寶一邊說話、一邊比手語,不過因為寶寶剛出生時仍看不清楚,所以最好靠近一點比手語,動態多一點,速度慢一點。
大人不要等到「覺得寶寶懂了」再開始比手語,也不用期待寶寶何時會開始比手語。應抱持一個觀念:「寶寶從一出生,就開始想懂這個世界。」不是等到會說話了才需要懂。雖然寶寶3、4個月視覺才會開始慢慢較成熟,3、4個月以後較看得清楚大人比的手語,但大人比手語也需要練習與習慣,所以仍建議從寶寶出生開始,即可跟寶寶一邊說話,一邊比手語。
延伸閱讀:寶寶溝通大法,神奇的嬰兒手語
不用任何徵兆,只要寶寶的眼睛有看大人,大人即可開始比手語。至於寶寶要學多久才會看得懂手語和會比手語?一般來說,寶寶大約8~10個月手勢會較成熟,可以打得出來。開始學手語,大約至少2、3個月以上會慢慢學會。如果寶寶8個月開始學手語,可能大約10個月時會出現;如果寶寶1歲才開始學,則可能1週就會出現;但如果從出生就開始跟寶寶比手語,有些寶寶2、3個月大會看得懂一些手語,有些寶寶4~6個月開始出現自己比手語(最早看過4個月的寶寶回比ㄋㄟㄋㄟ的手語),不過也因人而異,林靜伶理事長自己的寶寶則是出生9個月後才自己打出嬰兒手語來。
舉例來說,如果覺得寶寶是要喝奶,爸媽一邊問寶寶「是不是要喝ㄋㄟㄋㄟ?」一邊比ㄋㄟㄋㄟ的手語(要不斷重複,每次要喝ㄋㄟㄋㄟ時,都比同樣手語)。對於已經看得懂的寶寶來說,寶寶的反應會不一樣,覺得「你懂我要的」,有些寶寶就不會哭了;有些寶寶反而會哭得更大聲,意思是「對對對!快點」,此時大人的情緒要冷靜。
1.大人一邊說話,一邊跟寶寶比手語(不能只比手語不說話,除了聽障以外)。例如:大人說ㄋㄟㄋㄟ,手比ㄋㄟㄋㄟ的手語,再餵奶;如果寶寶沒看大人的手,可先餵奶,等寶寶眼神看大人時,再比ㄋㄟㄋㄟ的手語。
2.要先有耐心等待寶寶看大人,大人再比手語。如果寶寶沒看,大人也不要逼寶寶看自己。「父母要有耐心等待寶寶的目光」,哪怕寶寶只看大人2、3秒也好。慢慢重複多比幾次,寶寶會逐漸將「做這件事」與「這個手語」聯結起來;等到寶寶習慣以後,大約8、9個月時,就換成寶寶等待大人比手語。
3.真的要做那件事時,才教寶寶那個手語。比方真的要餵寶寶吃蘋果泥時,才比「蘋果」的手語,讓手語教學在自然需求的環境中進行,而不是「在沒需求時,一次讓寶寶學習全部的手語」,否則寶寶無法將兩者做聯結。一次學一個就好,而且要不斷重複多次(比方每次喝奶都比ㄋㄟㄋㄟ的手語)。不求多也不求快。
4.比手語的方式與教口語的方式一樣,大人在做那件事的情境下,重複講同樣的話,久了寶寶就學會了。手語大多會比口語更快學會。
5.不要過度期待寶寶「表演」手語給親友看。手語是溝通工具,而非表演工具,有些寶寶只願意比手語給主要照顧者看。
6.當寶寶8、9個月,大人知道寶寶已經學會比手語時,大人可以反過來先等一下,讓寶寶比ㄋㄟㄋㄟ手語,慢慢訓練寶寶開始有更多的等待,而不是只用哭的來表達需求。例如寶寶哭時,大人可提問:「你需要什麼?」如果寶寶只是哭而不比手語,大人可再進階提示:「你是要ㄋㄟㄋㄟ嗎?」寶寶比了ㄋㄟㄋㄟ手語,大人再餵奶,藉以訓練寶寶等待與溝通,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7.慢慢教寶寶手語,不要急。也要接受寶寶一開始比出的手語可能不太正確,大人要有耐心觀察,理解寶寶比的手語可能隨著時間與情境不同,代表不同的意義。
8.如果寶寶比的手語不正確,大人也要給予正向回應,例如說:「你說ㄋㄟㄋㄟ耶!好棒喔!」但大人本身還是比正確的手語,寶寶自己會慢慢學習大人而調整動作;如果大人不太確定寶寶的手語,比方不確定寶寶是否比ㄋㄟㄋㄟ,大人還是可以泡一點奶試試看。
9.大人需運用豐富表情搭配手語。例如:寶寶肚子餓大哭,大人可以對寶寶打「ㄋㄟㄋㄟ」手語,加上皺眉頭的表情,寶寶更能理解您同理他很餓的哭泣,讓寶寶從中學習同理心。
延伸閱讀:專家帶路─超實用嬰兒手語教學,生理篇
單手做出重複擠奶的動作。
雙手交叉在兩肩拍一下。
橫向比出食指和中指代表一個「二」,向下甩一下是「再一次」,重複甩是「還要」。
兩隻手伸出食指與中指併攏,上面的手敲一下下面的手。「椅子」通常也代表「坐下」的意思,所以在吃副食品前,會跟孩子比「椅子」和「吃」,代表「坐在椅子上吃副食品」。
手心中好像握著一個蘋果,輕敲臉頰。
先用拇指和食指向下比「C」,好像一個圓餅乾的形狀,再放到嘴巴前。
把所有手指放在一起,重複輕觸嘴巴。
兩隻手水平放在肚子上,再一起往前作出肚子大大的樣子。
手心向上重複開合,好像手上空空沒有東西。
延伸閱讀:專家帶路─超實用嬰兒手語教學,心理篇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3月號】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諮詢/TBEA台灣嬰幼兒手語教育協會理事長 林靜伶
手語插畫提供/TBEA台灣嬰幼兒手語教育協會
採訪撰文/湯佳珮
攝影/BubbleBunny純臻攝影工作室(02-2778-9758)
梳化/徐筑芳
(※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照片僅為情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