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常常頭往後仰、墊腳尖站?小心!可能是肌肉發展異常的徵兆

小寶貝很早就開始站、走,但走路時老愛墊腳尖?小心,這有可能是肌肉張力過高的表現!高肌張的寶寶時常會蹬腳、握拳,新手爸媽若不細心觀察,很容易錯失治療良機。如何發現孩子是否肌肉發展異常?想讓孩子的肌張力恢復正常該怎麼做?快來看專家怎麼說。
常常頭往後仰、墊腳尖站?小心!可能是肌肉發展異常的徵兆

 

骨骼的發展與肌肉息息相關,有了肌肉的支持,骨骼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做動作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肌肉與骨骼會相互作用,逐漸發展出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這些動作隨著寶寶認知發展的進步,會進一步運用在生活上。有些先天性遺傳疾病、神經疾病或肌肉病變會影響肌肉功能的正常發展,進而造成動作發展異常,這種情況較常出現在肌肉張力過低或過高的孩子身上。

肌肉張力過高早產兒最常見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黃慶凱表示,肌肉張力會維持姿勢的穩定,但不會限制動作表現。當神經受損造成肌肉持續收縮、在休息狀態下產生比正常收縮表現更大的反應,動作發展就會受到限制。肌肉張力過高多半是腦部神經受損、腦部發育不成熟或大腦皮質功能不足;極低體重的早產兒早期常會因為長時間侷限的擺位造成伸肌群張力高於一般嬰兒,這類型的孩子也容易出現張力過高的表現。

延伸閱讀:喝奶會喘、坐不穩、爬不好…1歲前出現這些表現,恐肌肉發展異常!

時常蹬腳、頭往後仰 典型表現

與低肌張的孩子相比,高肌張寶寶的外在表現更明顯;包括下肢僵直、時常蹬腳(雙腳同步蹬)、時常將足弓往下踩、踝關節僵直、腳趾蜷曲、平躺時身體像拱橋般向上拱起、雙手握拳、手肘持續伸直或彎曲、無論趴著或躺著頭都會往後仰、墊腳尖站、墊腳尖走…等等。

肌肉張力過高會讓骨骼被不同方向的肌肉力量拉扯,無法往正常方向生長,進而影響骨骼發育,最常見的影響是髖關節、踝關節異常。肌張力過高同時也會讓身體姿勢無法正常調節,孩子無法維持穩定的坐姿或站姿,甚至造成動作發展落後。

肌肉張力過高會讓骨骼被不同方向的肌肉力量拉扯,無法往正常方向生長,進而影響骨骼發育

肌肉張力異常日常5徵兆

平常多多觀察孩子的表現,才能在第一時間讓孩子獲得需要的治療。肌肉張力異常的孩子 通常有以下幾種徵兆:

徵兆1:正常來說,1歲以下孩子尚未發展出慣用側,如果寶寶時常用某一側動作(例如特別喜歡用左手拿玩具),代表動作發展異常。

徵兆2:動作時十分緩慢笨拙,無法直接、平順的做動作,例如無法順利觸碰音樂鈴、無法直接把奶嘴抓起來。

徵兆3:高肌張力的症狀大多集中在下肢,如果寶寶才2、3個月就會站,而且站的挺挺的,也是不正常的表現。

徵兆4:將頭部軀幹扭曲成各種不正常的姿勢,例如將身體大幅度往上拱、頭部持續往後仰。

徵兆5:早產兒、阿普伽新生兒評分(Apgar Score)偏低都會增加肌肉異常的風險。

症狀輕微 多做嬰兒按摩即可緩解

如果寶寶只是輕微張力過高,規律的嬰兒按摩即可放鬆肌肉、改善症狀,如果寶寶已經出現明顯異常的反應,即須到早療中心接受專業治療。如果是神經功能損傷,治療師通常會為寶寶按摩肌肉、做一些伸展、放鬆肌肉的活動,比方將膝蓋打直、腳板往小腿的方向扳;早產兒則需要增加屈肌群的活動,以反方向的動作來平衡屈肌群與伸肌群的動作發展,比如在坐的時候將上半身往前彎,或將四肢軀幹擺成各種彎曲的姿勢。黃慶凱表示,早產寶寶只要在早期接受專業協助,通常可以順利改善症狀。

延伸閱讀:北鼻滿4個月脖子還是軟趴趴?幫0~1歲孩子鍛鍊肌力,你可以這樣做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戴筠
諮詢/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 黃慶凱
攝影/Babypure寶寶專業攝影(02-2591-0038)
model/陳彥宇、潘姸希(本文模特兒僅為擺拍示範,與內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