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學習當爸媽

「夠好就好」父母學!你也是壓力過大的父母嗎?

在教養的路上,你是不是也常常感到疑惑「這樣做對嗎?」「會不會那樣做比較好?」,小兒科醫師兼心理學家溫尼考特醫師提出 「媽媽夠好就好」理論,是什麼意思?
「夠好就好」父母學!你也是壓力過大的父母嗎?

 

現代父母普遍陷入高度焦慮,因為怕孩子輸在起跑點,父母們從出生前就擬定作戰計畫,希望能善盡家長的職責。此外,全球化的結果,使得家長們也在東西方教養價值中焦慮:究竟父母是孩子的領航者,還是應讓孩子順性發展?究竟要參與多少才剛好?父母的權威是必要的,還是該廢棄的老調?難怪父母們越來越惶惶不安。

懂得放手的父母,孩子才能發展出自我

其實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沒有絕對的對錯。有些注重孩子知識的學習;有些則認為只要孩子快樂,讀書不是重點。話雖如此,可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大人們一定要謹記,那就是養育孩子的終極目標是協助他們成為獨立自主的成人,沒有父母希望孩子一直「被照料」而無法離巢自立。孩子幼小時,父母照顧起來既揪心又滿足,可是如果行年漸長依然無法獨立,那就是家庭的失敗、社會的負擔。

證據會說話  媽媽要夠好,但不必完美

小兒科醫師兼心理學家溫尼考特醫師(Donald Woods Winnicott)( 一八九六~一九七一)提出 「媽媽夠好就好」理論。他認為,嬰兒一開始從母親所提供無條件的愛中,產生自己是全能的感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逐漸了解自我與非自我的不同,從而開始有了客體關係(相對於嬰兒的主體感),再從母親提供一切的自我全能錯覺中破繭而出,以發展出真實的自我。

「真實的自我」「偽自我」的差別在於,前者是父母提供環境與養分,順著孩子的本性長出各色花朵;後者則是父母依著自己的意思,把孩子雕塑成自己想要的盆景。前者父母是協助孩子完成自我,後者則是協助父母本身成就自我。

他的結論是,一個「夠好就好」的媽媽會針對孩子的每一個發展階段,提供孩子足夠的環境與愛;一個「不夠好媽媽」則根本弄不清楚孩子的發展需求以至於給的不夠,以及不肯跟孩子分離的「狀似完美的全能媽媽」。

換句話說,一個「夠好就好」的媽媽,可以在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適切的回應,由初期的(出生階段)事事關注,到逐漸放手讓孩子成長,繼而發展出孩子的自我。至於看起來高度追求完美、凡事安排到底的媽媽,卻可能使得孩子的自我發展困難,可說是是另一類的「不夠好媽媽」,與什麼都不管的媽媽一樣不好。

到底什麼叫「夠好就好」?是「不要太好」的意思嗎?怎樣才是「剛剛好」?如果我們說光譜兩端的媽是不理媽與包辦媽,中間區塊的媽就趨近夠好媽(OK媽),這樣就容易了解了吧! 夠好媽(OK媽)絕對不會不理孩子,但也絕對不會「過度關注」孩子。根據上述概念,我們可以簡易分出三種不同類型的媽媽(包括父親),提供父母一個基本概念。

延伸閱讀:妳的生活重心總是在孩子、丈夫身上?媽媽,多關心自己吧

不理媽

心中無小孩,比較常發生在較年輕的父母身上。父母本身就像孩子,也許經常玩電腦、手機,而忘卻孩子的需求。雖然嬰幼兒很容易激發母親的本能,但也有許多母親並未成熟到認清自己的角色;或也有許多家庭基本上就不夠健全,媽媽應是孩子信任的人,不理媽卻沒有提供安全的懷抱。

包辦媽

這種媽媽有日漸增多的傾向,證據是師長口中的直升機父母、恐龍父母愈來愈多,所以媽寶數目也持續上升。包辦媽的特色是,希望自己完美,更希望孩子完美,有點像訂做一個「他」──即父母心中完美的孩子。因此自己有空便參加各種課程;也帶孩子趕場各種學習,因為太過聚焦未來的成果,而忽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例如,來不及吃飯,就在車上吃,以便趕往下一場;孩子沒時間打點自己也沒關係,媽媽全部包辦!在這當中,孩子也許逐漸沒有自我,也許開始反叛,原本媽媽應是孩子獨立自主的推手,包辦媽卻成為製造痛苦的人。

夠好媽(OK媽)

撇開上述兩種極端的媽媽,剩下的就是你我這些「常態媽」了。但是常態媽要趨向「夠好媽」應有健康的心態:

★ 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是完成我夢想的工具。

★ 我不會是完美的父母,孩子也不必成為完美的人,完美是不存在的。

★ 身為父母,我有教與養的責任,而不是製片人、經紀人或是老闆。

★ 教養過程中犯錯是正常的,如果我學會了更好的方法,我會盡力做。

★ 適度的挫折是孩子活在真實世界中必須學習與經歷的過程

爸媽可以這樣做

養育孩子對父母與孩子應該是雙贏:孩子被養育成快樂而獨立的人,而身為「大人」的我們也在這當中變化成更好的自己。一個不懂孩子的媽媽或者是一個過度雕琢孩子的媽媽,都無法讓孩子活出自己。

1.成為「OK媽」,不要做「不理媽」或「包辦媽」

媽媽其實可以減少事事都參與,讓孩子自己決定遊戲怎麼玩、故事怎麼說,孩子便能在其中自行探索,母子也可以有時間交換心得。無須事事都安排妥當,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觀察孩子的反應,才能享受親子共處的美妙時光。強求自己成為100分爸媽就與要求小孩每次都考100分一樣不可能,能做到70~80分就要告訴自己,你很棒;其實一個不完美的父母,也正給予孩子一個犯錯可以改正的示範。養育孩子其實是給父母與孩子雙方共同成長的機會,身為大人的我們,也在這當中,變化成更好的自己。

2.常自問「我這樣做會幫助孩子獨立自主嗎?」

夠好就好的剛剛好媽媽界線其實十分模糊。一個可以參考的原則是,經常自問:「我這樣做會幫助孩子獨立自主嗎?」也許經此一問,你就會改變做法,選擇讓孩子幫忙收拾碗筷,而不是急著帶他參加才藝班;教他收拾自己的書包,而不是催促他去練鋼琴;仔細溝通為什麼數學成績不理想,而不是急著找家教。有些事真的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不是「家長的事」,別把自己搞得累癱了!

3.尊重孩子終將長成自己的樣子

一個安全型依附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但是千萬別以為「 有求必應」或「規畫小孩」或者「犧牲自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唯有逐漸淡出孩子的人生,他們才有獨立自主的可能;也唯有這樣,他們才能成長得比父母更茁壯。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與關懷,其中一種愛的表現是尊重他們終將長成自己的樣子。父母提供花床、陽光與水,也要修剪壞掉的枝葉,關心他們有沒有病蟲害,但是不必每天手持剪刀,把他們修剪成「盆栽」,你幾時看過盆栽長成大樹?

延伸閱讀:息息相關!幼兒時的依附關係,影響成年的親密關係表現

教養叮嚀

發現了嗎?懂得放手對親子雙方都好、都輕鬆!下回你覺得疲累不堪時,不妨問問自己:「是我做太多了嗎?」

 

本文節錄自新手父母《小寶貝的情緒教養》

夠好就好的父母學

買書請至此→博客來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