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產後照護

22歲新手媽媽產後突發心肌梗塞!醫護搶救後陪她視訊看寶寶,為愛撐過生死關頭

剛成為媽媽是多麼喜悅、值得慶祝的一件事,但俗話說:「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意思就是生孩子就像走一趟鬼門關一樣,突發疾病就可能天人永隔,一位台中的新手媽媽,產後突發心肌梗塞,幸好醫療團隊急救即時,重獲新生,年輕產婦也可能會罹患心血管疾病,不可不慎重。
22歲新手媽媽產後突發心肌梗塞!醫護搶救後陪她視訊看寶寶,為愛撐過生死關頭

(照片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二月底,該名媽媽剛剖腹生下寶寶,不久後在家中突然倒下,家人緊急將她送到豐原醫院,醫療團隊立刻啟動急救機制,順利完成心導管手術後保住生命跡象,隨後轉入加護病房觀察,兩週過後才順利康復出院,可以再度健康地陪伴寶寶長大。

 

年輕產婦也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不一定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疾病,年輕的產婦也可能會罹患,因為孕產期對女性的身體負荷很大,心臟的壓力也會暴增,豐原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昆敏針對此病例指出:雖然該名孕婦的年紀較輕、也無心臟病史,但懷孕本身就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觸發因子,大約有1~4%的孕產婦會罹患心臟衰竭、心律不整、血管栓塞、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2024也出現過孕產婦相關病例,一名新手媽媽生完孩子兩天後就開始出現肩頸痠痛的毛病,起初不以為意,結果到了第六天後突然心臟劇痛後失去心跳,緊急送醫發現是冠狀動脈剝離,最後在醫療團隊的極力救治下,成功挽救生命。

兩則孕產婦突發心血管疾病的案例都有即時搶救、挽回生命,但其實並不是每一次都可以那麼幸運的,心血管疾病是孕產婦常見的疾病,不得不謹慎預防。

根據《台灣週產期醫學會會訊》中提到產前後心血管疾病是指孕期至產後發生的心血管問題,包括高血壓、子癲前症、心血管循環問題等都是,發生機率如下:

 

 

剖腹產後身體機能更是會產生巨大變化,對於有家族病史、懷孕期間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妊娠毒血症的女性來說,產後6個月內的心血管健康追蹤至關重要,包括進行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周邊動脈疾病檢查與血液檢驗等,都是不可忽視的預防措施。

如果沒有心臟病史也不能大意,如果有以下症狀出現,還是要趕快就醫做完整的檢查:

  • 胸悶、胸痛
  • 呼吸不順
  • 心悸或頭痛不適
  • 尿量減少或出現泡泡尿
  • 水腫明顯或是體重不斷增加

 

病房視訊、病床旁掛寶寶照片鼓勵媽媽,醫護好暖心

突發性心臟疾病的搶救可說是與時間賽跑,分秒皆關鍵,所幸有專業的醫療團隊才能不錯過寶貴的黃金救治時機,這位新手媽媽能成功撿回一命,都要歸功於醫護的聯合會診及用心,報導指出,不僅送醫時有即時處理心導管手術,保住媽媽寶貴的生命,在加護病房照護期間,醫護人員還主動幫助她和家人視訊連線,讓媽媽可以看到最牽掛的寶寶,病床旁還懸掛著寶寶照片,這也成了她在病魔面前堅持下去的重要精神支柱,也看見原本冰冷的病房變得溫暖的畫面。

 

 ▲病床旁掛著寶寶的照片,鼓勵媽媽盡快恢復健康,寶寶在等媽媽回家。

 

▲病房護理師讓媽媽可以和寶寶視訊,撫慰媽媽思念寶寶的心情。

 

溫柔照護,醫護扮演「臨時奶媽」

醫護真的太暖心了!因為媽媽突發心臟病急救,爸爸獨自一人要照顧媽媽和初生嬰兒有困難,因此協助寶寶入住醫院的嬰兒室,為了讓寶寶喝到母奶,護理師還主動到加護病房協助臥床不便的媽媽擠奶、以及確認產後復原情形,等到媽媽術後轉入一般病房後,護理師們還輪流充當「奶媽」,協助媽媽悉心照顧寶寶,醫護的工作都很忙,還能分出心力協助新手媽媽和新生兒,真的令人感到很暖心。

如今,媽媽已平安出院,與寶寶和丈夫再次團聚,幸好這場生死交關的事件,最終畫下溫暖句點,這起事件也提醒我們,即使是年輕健康的產婦,也可能面臨心血管風險,醫師建議產後應定期追蹤健康狀況,有健康的媽媽,才有幸福的孩子未來。

 

撰文/王佳琦

圖片來源/豐原醫院、phot0-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