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寶貝健康

如廁訓練卡關了?基礎6技巧+進階8重點,陪孩子順利戒尿布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1歲半開始如廁訓練就順利戒除尿布,我的孩子如廁訓練之路卻困難重重?我的孩子竟然說他害怕便便、討厭馬桶!可是,我們從來沒有用負向的態度威脅過孩子如廁呀?難道需要帶孩子特別去看心理醫生嗎?
如廁訓練卡關了?基礎6技巧+進階8重點,陪孩子順利戒尿布


孩子討厭馬桶,但當爸比媽咪面對長輩們給予巨大的如廁訓練壓力,又該如何出招回應?讓三位專家告訴你如何順利協助孩子開心地完成如廁訓練,讓你減輕焦慮。

基本如廁訓練6技巧

1.1歲半~2歲開始肌肉控制發展已漸漸成熟,可以開始嘗試如廁訓練,只要有能力(口語表達或動作暗示)主動向爸比媽咪或主要照顧者表明自己有尿意或是便意即可

2.有些孩子可以很順利直接使用套在大人馬桶上的小馬桶,但有些孩子不喜歡腳騰空的感覺,家長可以帶孩子一同去挑選他們自己喜歡的小馬桶放置於家中固定位置,讓孩子在上廁所的時候,腳有踏在地上的感覺,讓孩子更為安心

3.由於孩子晚上額葉控制的能力較差,較不容易成功,所以選擇白天來進行如廁訓練較佳

4.爸比媽咪是孩子最佳的模仿對象,尤其1歲半~3歲的孩子模仿力最強,可以試著多鼓勵或帶著孩子一起上廁所

5.可以利用相關的繪本引導,讓孩子慢慢了解自己上廁所代表自己長大了,或是戒除尿布、自己上廁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6.4歲左右,大部分的孩子已經幾乎完全能控制膀胱和腸的肌肉,但是完全的控制,並不代表百分百的達成!如果孩子出現尿褲子或尿床的情況,請家長用平常心對待

如廁訓練,一定要在夏天開始嗎

臺北市萬華親子館副館長兼諮商心理師陳彥琪認為,其實訓練孩子上廁所的季節,並沒有特別限制。早期會有這樣的觀念,可能是因為怕冬天孩子會冷到,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到了冬天,如果真的很冷,家長也可打開家中的暖氣或相關設備保暖,孩子不會因為光著一下屁股就感冒了。

延伸閱讀:孩子準備好戒尿布了嗎?先做這個測驗再決定!

如廁練習

卡關了?進階如廁訓練8重點

卡關1、孩子害怕便便怎麼辦?

情境孩子會說出:「我怕便便」「我討厭馬桶上廁所」,而觀察孩子的行為表情行為等也真的是如此,但是,在家中從來沒有威脅過孩子,也利用了有趣的繪本一再引導,該如何才能協助協助孩子呢?

李政達心理師表示,依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來看,如廁訓練會橫跨在兒童前期(1~3歲)與學齡前兒童(3~6歲)2個階段, 而這2階段的孩子開始「有自主性地、自發性」嘗試在運用身體每一天進化的各項能力,並「有個人意志」在走、爬、說話、吃、握、拿、丟、咬、排泄,從行動的結果得到回饋,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調節自己的力道與方法,進而增加「自己的控制感」。

建議爸比媽咪從以下幾個層面來評估與觀察是什麼影響了孩子「自主性與自發性」、「個人意志與控制感」的狀態發展:

1.自主性與自發性:孩子對「便便」的害怕情緒是否真的影響了其自主性的嘗試,孩子對便便的理解與想像是什麼?孩子是如何理解「便便」與自己的關係?「便便」會讓自己受傷嗎,例如,可能常常便秘,「便便」的時候都要非常用力,非常痛,非常不舒服?還是孩子認為「便便」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或像是自己的寶貝一樣,不想要「便便」離開自己的身體?害怕光著下半身冰冰的?

陳彥琪心理師表示,有些孩子可能是不喜歡大便尿尿進到馬桶中,會有水花濺起來,濺到自己屁股的感覺,有些孩子則是不喜歡每次大便就是要被爸比媽咪催促的感覺,建議爸比媽咪可以靜下心好好一同思考是什麼原因可能讓孩子減少了這種主動自發的能力?

2.個人意志與控制感:孩子沒有意願與動力去完成「便便」的動作,可能跟無法控制自己「便便」的力道、時間、場地或便器有關,在無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調節時,或是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在失去自我控制感的情況下,就會減少了孩子完成「便便」的動力與意願。

具體作法

1.「寶貝,你在擔心什麼呢?」、「喔,難怪你會擔心…」、「我告訴你喔,其實啊,這個只要…,就好了啊…,你要不要跟爸比媽咪一起試試看?」

2.「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我們的身體裏面旅行喔,他的第一站是在我們的嘴巴,透過我們的牙齒咬一咬後,進入食道,再到胃…那你知道最後一站是那裏嗎?就是我們的屁股(肛門)喔,所以,試試看讓他慢慢地從離開我們身體的最後一站喔!」

3.「我們來變一個魔術,我們把便便從我們的身體裏面變到馬桶裡面,你覺得數到多少他就會變出來呢?你想要5秒後或10秒後變出來?」

4.「便便在我們的身體裏面躲迷藏,我們一起變魔術看看能不能把它變出來,加油!能夠變出來來的人很厲害耶!」

5.「你覺得便便像什麼?」「你覺得像不像…(巧克力、毛毛蟲) ?」

簡言之,肯定孩子已經做到的部份,提升孩子的信心與動力,給予明確的方法建議讓孩子去嘗試,重點在於輕鬆、有趣、好玩的方式與態度,來提升孩子的自主性、意願性與控制感。

如何幫助化解孩子的害怕情緒?

光光老師專注力問診室》一書提到,恐懼是一種很強烈的原始反映,當人們受到不熟悉事物的刺激威脅時,就會用發出我們保護自己的反應,產生害怕的感覺。特別是4歲以下的孩子,因為自我保護能力尚未成熟,因此,特別容易感到害怕。

給予安全感最重要

可以讓孩子知道你是陪伴在他身邊的,並不會離開或消失,藉由家長的鼓勵與安慰,孩子才會願意鼓起勇氣嘗試唷!當孩子恐懼感升起的當下,家長所有威脅性的話語或行為,只會讓孩子覺得更加恐懼而已,更加哭鬧不止,沒有任何正面幫助。

家長的心態影響孩子學習意願

3~4歲的孩子特別擔心自己做錯事情或是被責備,孩子往往因為擔心被責備,而更加抗拒某些事物。孩子的情緒其實是與家長連動在一起的,當家長在當下有過度的情緒表現或責罵時,更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錯誤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