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道會出現過度敏感、慢性發炎、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症狀表現為反覆的咳嗽、喘鳴、胸悶、呼吸不順暢等。
孩童以喘鳴、出現「咻咻」的聲音者不多,大多數症狀為反覆難癒的咳嗽,在夜間或清晨特別嚴重,有些會在遊戲、情緒激動時容易咳嗽或喘促。若媽咪發現家中的孩子咳嗽超過10天或常有夜咳狀況,便要懷疑氣喘病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感冒藥吃不好,原來......快觀察!孩子久咳不癒,竟是這幾種細菌在做怪!
氣喘大多數為過敏原所誘發,在台灣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有灰塵、塵蟎、蟑螂、黴菌、寵物毛等,常見的食物過敏原為蛋白、牛奶、花生、蝦子等,吸入性過敏原相對於食物更容易誘發氣喘發作,這也是醫師一再強調注意防蟎與環境清潔的原因。另外,有一部分氣喘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氣候溫度變化忽冷忽熱、空氣汙染、二手菸、環境刺激物(香水、氯)、情緒壓力所造成。
大多數氣喘在孩童時就會發作
在台灣身受氣喘困擾的孩童不在少數,根據統計調查,台灣兒童氣喘的盛行率在15~20%,男生多於女生,隨著居住環境與飲食習慣改變、食安與空氣汙染問題亮紅燈,過敏、氣喘的盛行率逐年上升。大多數氣喘在孩童時就會發作,20%在2歲前曾有過發作,而80%患童在5歲前會有氣喘發作。氣喘和遺傳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氣喘,則孩子約有20~25%的機會有氣喘,若是父母兩人都有,則孩子高達45~50%有氣喘,也就是兩個小孩就有一人患有氣喘的可能。
家長可透過以下氣喘預測指標,簡單評估孩子未來產生氣喘的機會大不大,若您的孩子在3歲以前曾經有過喘鳴發作,合併有一個主要危險因子,或兩個以上次要危險因子,未來有極高的可能有氣喘。
主要危險因子 |
次要危險因子 |
父母親氣喘病史 |
與上呼吸道感染無關的喘鳴 |
曾有異位性皮膚炎病史 |
血液檢查嗜酸性白血球>4% |
對吸入性過敏原有過敏反應 |
過敏性鼻炎 |
對食物過敏原有過敏反應 |
這個問題是許多家長共同的困惑,兩種疾病的病程其實還是有分別。以下的方式可以協助判斷。
感冒的咳嗽會突然出現,而且一整天都有可能咳,並且伴隨食慾與活動力下降,甚至會發燒、喉嚨痛等其他症狀,這類的咳嗽通常1~2週就會自然痊癒。
氣喘的咳嗽通常會超過2週以上,久咳難癒,特別會在半夜或清晨咳嗽,常為過敏原、感冒、冷空氣所誘發,嚴重還會出現喘鳴聲或呼吸急促。
另外,醫師會安排抽血檢查過敏原指數(血清免疫球蛋白IgE)與過敏原檢測,確定有無過敏體質;年紀大一點的孩子(超過5歲)可以安排肺功能檢查,檢查有無呼吸道狹窄,來診斷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