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庭 職場大小事

孕期必知的工作守則,職場孕媽咪常見7種潛在危機

許多女性懷孕後,仍然選擇待在職場上繼續工作。然而,大腹便便的孕媽咪可能會出現哪些不適應的情況?又該如何應對,以便安然度過長達10個月的孕期呢?
孕期必知的工作守則,職場孕媽咪常見7種潛在危機

在外商公司上班的綺綺,最近的工作並不繁忙,每日都能早早就寢,但總覺得睡不飽,到了午餐時間,聞到同事的便當味就開始倒胃口,在炎熱的天氣下,沒有一點食慾,而且經期也晚了一個多禮拜,種種身體帶來的不適,讓背負經濟壓力的綺綺不得不開始擔憂起來,難道她要成為準媽咪了嗎?亞東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盧信芬醫師提醒,少部分孕媽咪在懷孕初期仍會有點狀出血的情形,在正常情況下,懷孕會造成停經,如果月經週期延宕「2週」以上,建議使用驗孕棒或試紙檢測自己是否懷孕。特別是職業婦女,必須注意是否已有身孕。若以上方法依舊無法判定,不妨前往婦產科做一次更為精確的檢查。

雖然孕媽咪在職場上可能會產生一些不便之處,不論是職場上的同事、上司或親密的家人,都應給予孕媽咪尊重,並且適當的幫助與支持,而非一昧否定孕媽咪完成一件事的能力。倘若發現孕媽咪出現身體不適情形,能禮貌性詢問是否需要協助,避免使用讓人與職場歧視產生聯想的尖銳語句及口氣,亦或是在孕媽咪情緒較為低落時,以溫柔方式關心其狀況。事實上,充足的睡眠與均衡的飲食都是養成固定生活習慣的一種方法,對於胎兒的發育成長有益處,例如:每天上下班提早出門,避開尖峰時段的擁擠人潮,若不小心要遲到,職場孕媽咪要給自己更多彈性(空間和時間)。上班時,建議孕媽咪可以多補充孕期所需的營養品,如果感覺到疲累,不妨放下手邊工作,起身活動3~5分鐘,身體出現任何異狀也必須誠實呈報,務必完成每次的產前檢查,定期確保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基本上,孕媽咪懷孕時,由於體內荷爾蒙的改變而有所不適。在懷孕初期時,身體會出現持續高溫、疲倦感、嗜睡、孕吐及噁心症狀、乳房異常腫脹、疼痛或發癢、頻尿、分泌物增加,甚至是情緒不穩;到了懷孕中期時,孕吐和頻尿都會逐漸改善,此時孕媽咪比較容易有腰痠、背痛、低血壓、暈眩、下腹悶痛、胎動、皮膚乾癢、抽筋(胎兒所需的鈣質日益增加之故)的情形;懷孕後期則由於胎兒日漸長大,壓迫到子宮周圍的器官,造成身體不適,進而讓孕媽咪產生水腫、靜脈曲張、腰痠、背痛的問題,以及壓迫到膀胱而造成頻尿,子宮也會開始收縮。除此,職場孕媽咪亦得注意職場上可能帶來的職業傷害,確保安然度過孕期。

危機1:長時間坐在辦公室

許多孕媽咪從事的工作可能需要長時間坐在辦公椅上,例如:行政助理、律師、設計師、銀行行員、公職人員、工程師等。久坐的孕媽咪必須注意氣血不通所造成的種種問題,由於骨盆和骶骼關節長時間負重,影響腹部及下肢的血液循環,缺少運動的情形會使身體肌肉較為鬆弛,降低肌肉彈性,甚至減緩體內血液循環,降低新陳代謝的速度,進而出現便祕、消化不良、下肢浮腫、倦怠乏力,或是肌肉僵硬,感到疼痛麻木,長時間累積下來,更可能會引發靜脈曲張、靜脈血栓,甚至是肌肉萎縮症狀。

不論有沒有腰痠背痛的情形,孕媽咪都要隨時保持正確的坐姿,建議在椅子上放置椅墊或靠枕,打造較為舒適且適合自己的辦公椅。同時,注意久坐時間最好不要連續超過1小時以上。上班時,建議孕媽咪可以適時站起來活動筋骨,例如:伸懶腰、做伸展操、替腿部按按摩等,皆有助於體內的氣血循環。

危機2:長時間站立

不少孕媽咪的工作是需要長時間站著,像是專櫃小姐、交通警察、老師、餐飲人員、護士、空服人員等,鮮少有空檔能夠坐下來好好休息。倘若孕媽咪的站姿和鞋子款式設計有問題,長時間站立可能會造成累積性傷害,引發靜脈曲張、足趾變形、足底筋膜炎、頸部痠痛、下背痛,或者是突然需要彎腰或蹲低搬運物品時,可能會壓迫到膝蓋的關節,進而引起發炎反應。

盧信芬醫師建議,久站的職場孕媽咪可以挑選較舒適且合腳的平底鞋,搭配穿著醫療彈性襪。若工作環境允許,適當的在周圍來回走動,會比一直站在原地不動來得更好,並且盡量站、坐相互輪替,或是尋找替代方案,像是坐在調整腳踏式的高腳座椅、上班時間內適時利用定時方式讓踝關節活動,甚至稍加按摩雙腿。回家休息後,將枕頭或靠枕墊於雙腿底下,腳部抬高,使雙腿達到良好的休息效果。

雖然有些人在腳部肌肉痠痛時,喜歡泡溫泉或泡腳來舒緩腿部肌肉,但這種方式對於懷孕初期的準媽咪而言,危險性較高,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神經發育。

危機3:長時間使用手部肌肉

若在工作時,孕媽咪長時間不正確使用手部肌肉,或是反覆用力過度,可能會引發肌腱炎或媽媽手(意即狹窄性肌腱滑膜炎)等,例如:長時間打字的編輯、文字工作者、餐廳服務生、圖書館員工等,較容易出現此類症狀。通常媽媽手主要症狀是大拇指活動會被卡住,靠近手腕處易出現持續疼痛與腫脹,甚至有無法使力的情形發生,因此,建議長時間使用手部肌肉的孕媽咪必須讓手適當的休息,避免反覆施力,並且改變使力方式。

此外,除了進行正確的肌力訓練與伸展運動做為復健項目之外,也可以使用護腕將大拇指的位置固定住,或者請醫師開立不影響胎兒發育的消炎藥物。

危機5:長時間待在室內

不論工作是需要久站或久坐的孕媽咪,都可能待在室內空間,因此,觀察工作場合的設計、通風及逃生設備是否安全無虞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包括辦公室裡的採光是否良好、有無雜物堆放於不同地方、鐵櫃的抽屜是否有關緊、桌子邊緣是否有防撞貼布、地板是否有電線或電話線突起、走道是否有足夠的空間活動、辦公室的設備是否會發出噪音等。除此,印刷機、裁紙機、膠水等有機溶劑及設備是否會影響空氣品質、電路是否該汰舊換新、中央空調系統是否完整等,都是孕媽咪應該注意的重點。

危機6:避免暴露在危險環境

除了長時間待在室內之外,有些工作可能會使孕媽咪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例如:長時間高溫日曬、攀高、搬運重物、大量消耗體力的工作、不乾淨,或者長期處於輻射、化學及放射性物質之下的危險作業,這些工作環境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生長及發育,甚至造成流產、早產的情況發生。

危機6:避免壓力過高的工作環境

不論是哪一種職業,一般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工作上的壓力,更何況是情緒起伏較不穩定的孕媽咪,她們往往要在家庭與事業中取得平衡點,其壓力來自於四面八方,因此,盧信芬醫師認為,孕媽咪可以適時和同事分享懷孕的點滴與工作的心情,隨時保持正向積極的思考方式。

如果當天在工作場合上有任何的壓力,必須馬上紓解,了解壓力與焦慮背後真正的原因,有需要也可以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替負面情緒找到宣洩的出口,千萬不可以耿耿於懷到把壞心情帶回家,日積月累之下,反而會為母體和胎兒帶來不良的影響,例如:造成焦慮、抑鬱、過度精神緊張或憂鬱等症狀。

危機7:輪班制不能安排大夜時段

勞基法規定,孕媽咪不得於晚上10點至隔天早上6點從事工作,因此,從事輪班制的孕媽咪應當主動告知雇主,請雇主盡量安排適宜且固定的上班時間,穩定生活作息,降低身體上的不適與負擔。

除此,勞基法也保障許多孕媽咪在工作上的權益,例如:生產前後得給予8週的產假,且若孕媽咪已工作6個月以上,薪資必須照舊給付;如果工作未滿6個月者,薪資則是減半發給。此外,寶寶未滿週歲時,媽咪在每日工作時段內,可以有2次、每次30分鐘的哺乳時間,相關的生育給付、育兒福利與津貼、安胎假、產假、陪產假及產後育嬰假的福利,媽咪與爸比都可以到相關的法規網站查詢閱讀,保障自身的權利。

 

職場孕婦

 

盧信芬

學歷: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臺大醫院婦產科住院醫師、臺大醫院婦產科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婦產科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研修醫師、新加坡國立大學不孕症進修

現職:亞東紀念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亞東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臺灣生殖醫學會會員、歐洲生殖醫學會會員、美國生殖醫學會會員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詹雯涵

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盧信芬

模特兒/溫柔媽咪芽嫻

攝影/Joe Chen 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