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大腦下視丘有個體溫調節中樞,於此會設定「體溫定位點」,體溫定位點在正常狀況下約37℃左右,如果發生感染等各種疾病就會出現發炎反應,發炎反應會使體溫定位點上升。當體溫變高達到38℃以上便是發燒,是身體發出警訊,傳達身體已出現狀況。
除了體溫變高之外,體溫變低至36℃也屬於異常狀況,林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佐鴻指出,正常體溫是高溫不超過38℃、低溫不低於36℃,超出範圍都應特別注意。
不少家長喜歡用摸寶寶額頭的方式來測量是否體溫偏高,其實這是不科學且不準確的方法,因為感覺是很主觀,就像有人冬天要洗40℃的熱水才覺得熱,有人則38℃就覺得熱。事實上,用手摸也無法確實知道寶寶現在正確的體溫為幾度,是37.5℃(還在正常範圍內)或39℃(屬於發燒),尤其是代謝率較高的新生兒,體溫定位點原本就比一般37℃還高半度左右,若只用摸額頭的方式,家長可能會覺得寶寶發燒了。
剛洗完熱水澡、寶寶大哭大鬧過後、剛喝完奶(喝奶對寶寶來說算是運動)、在太陽底下活動、衣服穿太多等因素都會影響體溫測量的準確度,建議家長無須頻繁幫孩子量體溫,除非孩子出現精神不佳、胃口不好或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
然而,量體溫時,應讓孩子處於平靜的狀態,若活動剛結束,必須先休息15分鐘左右再測量,而且要避免孩子穿著過多的衣服,尤其是2個月內的小寶寶,不少長輩怕孩子冷到,除了穿紗衣和衣服之外,還蓋上小被巾及大毯子,身體太悶會導致皮膚散熱不良,使體溫升高。門診案例中就曾有2個月的寶寶在家測量的體溫是38℃,到醫院後體溫卻變成37℃,後來才發現是家長將孩子包太多層的衣物,造成體溫偏高,以為孩子發燒,只要拿掉毯子、被巾,體溫就恢復正常。
正確量體溫才能確實知道寶寶是否真的發燒,許佐鴻醫師建議,3個月以下的新生兒,最好測量背溫或肛溫,較大的孩子可測量耳溫、腋溫、口溫、額溫。
肛溫是最接近人體體溫定位點的溫度,測量出來的溫度,準確性最高。不過,測量肛溫有點麻煩,首先將電子肛溫計清潔、消毒,塗抹上凡士林潤滑後,插入寶寶肛門約1.5~2公分深(過深會讓寶寶不舒服),約1分鐘即可取出看溫度。
背溫測出的溫度會比肛溫低約0.8度,但比肛溫測量起來更方便,只要將背溫溫度計放在平坦處,讓寶寶裸身躺著壓著背溫計便能測量體溫,時間約1~2分鐘。
耳溫的溫度與肛溫接近,是家長最常採用的方法。然而,耳溫槍的探頭較大,新生兒的耳道過小,不容易量到耳膜的溫度,因此,不建議3個月以下的新生兒採取耳溫測量。至於大一點的孩子,可選購幼兒專用的耳溫槍,因為這種耳溫槍的探頭較小,比較適合。
測量耳溫需要一點技巧,否則容易出現不準確的溫度,因為人的耳道呈傾斜角度,將耳溫槍的探頭順利對準耳膜,以測出正確體溫。首先在測量時,先將孩子的耳朵往頭部的斜後上方拉提,使耳道變直,再將耳溫槍探頭放入耳道來測量。
必須注意的是如果耳溫槍的探頭不夠深入,只會測量到耳壁的溫度,或是孩子的耳屎量較多而堵住耳道,也是僅測量到耳屎的溫度(少量耳屎可以不用清理),這兩種方式都會讓測量出來的溫度較低,無法正確反應孩子的體溫。父母在測量耳溫時,可以多做幾次,或者左右各量1次,但如果孩子是採用趴著方式測量,趴著較久的那一邊耳朵因為悶住,使溫度升高,測量起來同樣不準確。
除此,耳溫槍用久會有誤差的問題,最好是定時將耳溫槍送回原廠做校正。當然,家長可以先測量自己的體溫,檢查耳溫槍是否正常運作,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出現35℃這種不可能出現的低溫,即代表耳溫槍必須進行校正。
腋溫的溫度和背溫差不多,都是測量腋下皮膚的溫度,將溫度計夾在腋下3~5分鐘。要注意的是腋溫計需要確實夾好,才能測量出正確的體溫。
口溫測出的溫度會比肛溫低約0.5度,比較困難的是得將溫度計放在正確的位置,也就是舌頭底下和下牙齦間,需要約1分鐘。如果只是讓孩子將溫度計含於口中,溫度計處在舌上的空間,卻沒有接觸到皮膚黏膜,將無法準確測量出體溫。
額溫的溫度與背溫接近,但因額溫是測量額頭皮膚的溫度,如果額頭流汗、出油或擦有防曬產品,都會干擾測量,是屬於準確度較低的測量方式。
體溫不正常以高體溫的狀況居多,低體溫則較為少見,但也可能因為外在環境過冷,或者生病身體虛弱,導致身體產熱能力變差而出現低體溫,若體溫低於36℃就是不正常,必須盡速就醫。
體溫高於38℃的發燒狀況就有非常多種原因引起,許佐鴻醫師強調,發燒是一種症狀,告知身體出現了發炎反應,發炎的來源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喉嚨發炎、中耳炎、肺炎,也有可能是腸病毒、腸胃炎、泌尿道發炎、自體免疫系統引起的紅斑性狼瘡、白血病等,需要經由醫師診斷才能知道原因。
基本上,溫度越高就代表發炎狀況越嚴重,也會使發燒者不舒服度提高,出現想睡、沒活力、沒胃口、心跳快、呼吸快,流汗等狀況,多數發燒會在3~5天內讓體溫上上下下的升降,只要引起發炎的病症改善,體溫自然就會降到正常的溫度。
發燒時是否要吃退燒藥,必須視狀況而定,如果孩子發燒卻活蹦亂跳、精神很好,不一定要吃退燒藥,因為退燒藥並不是治療疾病,而是緩解因體溫升高引起的不舒服,孩子並未因體溫升高而覺得不舒服,就無須吃退燒藥,等到發炎病症改善,體溫便會下降。若孩子因為體溫升高而有不舒服的感覺、哭鬧得嚴重或胃口不好,就可以吃退燒藥,目前常用的退燒藥有口服的普拿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及塞劑,普拿疼約4~6小時服用1次,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及塞劑則為6~8小時使用1次,建議比較大的孩子使用口服退燒藥即可,因為塞劑可能引起拉肚子的副作用,除非孩子太小或抗拒吃藥才使用。家長必須注意的是口服的退燒藥吃下去約需半小時至1小時才會發生作用,家長千萬別急著在孩子吃下退燒藥後就立即量體溫,因為體溫是不會馬上降下來,應該等到吃藥後1~2小時再評估退燒藥是否產生作用。
原則上,上述所說的三種退燒藥是可以交替使用,例如:先吃了普拿疼,2~3小時後體溫仍然沒有下降,孩子還是很不舒服,此時再吃另一種口服退燒藥或使用塞劑,但要注意的是退燒藥之間不可間隔太近,否則會有過量的問題。此外,疾病引起的發燒症狀會持續約2、3天,這期間孩子吃了退燒藥,體溫就會降下來,但若發炎情況未改善,體溫還是會在藥效過後再次升高,這種升升降降的體溫是正常反應,只要發炎症狀得以緩解,體溫就能回復。當孩子的體溫下降,活動力和胃口變好,便不用再吃退燒藥。
另一種體溫過高的現象則是因為外在環境引起。身體內的體溫定位點正常,但因為在戶外曬太久的太陽,使身體產熱太多或散熱不夠,這就是夏季常出現的中暑。雖然幼兒較少出現中暑的現象,還是建議家長在夏季太陽炎熱時,小朋友進行戶外活動約15~30分就必須到陰涼處休息,而且補充足夠的水分,只要水分足夠就會流汗,流汗便會把身體的熱氣帶走。因此,若孩子不小心中暑,立即將孩子移至陰涼處,減少衣服、補充水分,身體正常散熱後就可解除體溫過高現象。
不少家長對小孩發燒緊張萬分,深怕小孩腦袋燒壞而變笨,因此,一旦發燒就急著要幫孩子退燒,這其實是對發燒產生誤解所致。許佐鴻醫師解釋,發燒是一種身體對發炎反應的症狀,並非疾病,不會讓腦部受損,造成腦部受損的是發炎的病毒與細菌,例如:腦炎、腦膜炎等,它們會侵襲大腦、大腦外層的腦膜與小腦,引起一些神經方面的後遺症,導致運動、感覺、智能、聽力方面的受損,由於腦炎與腦膜炎也會出現發燒症狀,才會引起家長的誤解。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林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佐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