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懷孕 產後照護

疾病預防X皮膚問題X飲食調養X寶寶護理,換季囉!秋季生活筆記

經過了漫長的炎炎夏日,金秋時節很快就到來。秋季早晚較涼爽、氣候乾燥,陽光也沒有這麼毒,與溽熱難當的夏季相比舒適許多。但也因為氣溫、濕度產生明顯變化,容易出現秋乏、秋燥的症狀。快準備好紙筆,看各科醫師整理的秋季生活筆記。
疾病預防X皮膚問題X飲食調養X寶寶護理,換季囉!秋季生活筆記


感冒發燒先辨別感冒類型

雖然說感冒不分季節,但秋冬的感冒症狀往往特別嚴重,媽咪最好不要輕忽。一般來說,感冒分成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的症狀多半是發燒、喉嚨痛、頭痛、咳嗽、流鼻水,流行性感冒的典型症狀則是肌肉痠痛和發燒,有時會出現肺炎或腦炎等併發症的可能。振興醫院健檢科及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丘亮表示,因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會發燒,一旦發燒,須儘快控制體溫並馬上就診,請醫師辨別是普通感冒或是流行性感冒。如果確定是普通感冒,應多喝水、多休息、定時服藥,每天固定量體溫2~3次。哺餵母乳的媽咪記得告知醫師,以免醫師開立的感冒藥影響寶寶。為了預防流行性感冒,媽咪最好提前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出門戴口罩、多喝溫水,少出入電影院、百貨公司、大賣場、圖書館等人潮聚集的公共場所。

丘亮醫師提醒,媽咪應該在家中常備一支耳溫槍以備不時之需,使用時應將前端槍頭伸進耳道正中間,不要誤放在外耳耳道以免產生錯誤數據;幫寶寶量耳溫時最好將寶寶的耳朵稍微拉開,確定槍頭伸進耳道。有些人會買額溫槍,但額溫槍接觸面積小又侷限在表面,準確度沒有耳溫槍來得高,不建議家中有幼兒的媽咪使用。

延伸閱讀:超實用!彙整21位婦產科醫師醫囑,給媽咪的懷孕、生產提醒

過敏性體質多服用益生菌

過敏性體質的人容易在換季時出現鼻炎、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等症狀,有時也會出現鼻竇炎等併發症。過敏嚴重的人甚至可能會氣喘發作。而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過敏患者通常會在換季時加重症狀,此時更要定時吃藥以防發病。丘亮醫師表示,過敏性體質的媽咪如要避免在秋季過敏,可以從飲食和環境兩方面著手。飲食的部分,首先過敏症狀嚴重的人可以到醫院測過敏原,釐清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可以吃。日常保健可以服用益生菌,媽咪可以搭配新鮮蔬果一起吃,最好在清晨或睡前空腹時服用。

預防過敏可以喝優酪乳,如果媽咪屬於乳糖不耐症患者,也可以改吃益生菌膠囊。在環境的部分,家中的相對濕度應調整在50%~60%之間,不要太乾也不要太濕,媽咪可以在家中常備一台濕度機並搭配除濕機以調節室內濕度。寢具最好以防螨材質為主,建議1~2個禮拜洗一次以保持清潔。此外,媽咪若是家庭主婦,最好不要整天關在家裡不出門,平常應找時間多出門曬太陽、運動,游泳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因為香菸是引發過敏的危險因子,如果老公或其他家人有抽菸習慣,最好請他們到室外抽,儘量不要讓室內空間殘留二手菸。

預防呼吸道疾病外出戴口罩

秋季日夜溫差大,容易引發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原本就有呼吸道痼疾的人也容易在秋季惡化。為了預防呼吸道感染,媽咪出入公共場所最好戴上口罩;氣喘的人要隨身攜帶支氣管擴張藥物;慢性支氣管炎要按時服用化痰止咳的藥、支氣管擴張劑等。


秋季皮膚常見3大疾病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病毒在秋冬及早春較活躍,因此入秋之後帶狀皰疹的病患會有增加的趨勢。雖然帶狀皰疹在臨床上多以老年人為主要對象,但也有部分新手媽咪因為睡不好免疫力下降而罹患帶狀皰疹。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主任王佳珍解釋,帶狀皰疹病毒其實就是水痘病毒,只要曾罹患水痘或打過水痘疫苗,帶狀皰疹病毒就會在體內潛伏,一旦身體免疫力下降或過度疲勞,原本處於休眠狀態的帶狀皰疹病毒即會甦醒、活化。不過帶狀皰疹病毒也不是每次免疫力下降都會甦醒,一生中頂多只會發病1~2次,所以媽咪也不用太擔心。王佳珍主任表示,帶狀皰疹通常會出現在身體單側,沿著神經皮節分布,譬如單側的胸部到後背;若病灶在臉部,則會沿著三叉神經分布。帶狀皰疹在發病前通常會有疼痛的前兆,大約1週後才會出現明顯的疹子。這種前兆期的痛感因人而異,有人說像火焰灼傷,也有人說像腰閃到,還有人是一陣陣抽痛或僅有刺刺的癢感。由於前兆期疼痛長達1週,許多人都會誤以為是其他疾病而延誤就醫,比如以為是腎結石、胃痛或心臟出毛病。

帶狀皰疹在發病以後會有一連串的變化,初期會先長出紅色丘疹,之後轉變成水泡、膿皰,最後結痂脫落痊癒。王佳珍主任指出,只要妥善護理,帶狀皰疹通常會自行痊癒,但因為患者會又痛又癢,醫師一般會給予症狀治療的藥物止痛、止癢,另外也會開抗生素藥膏以防細菌感染。媽咪只要多休息、儘量讓水泡保持完整避免感染、洗澡時保持乾燥,水泡大多會自行萎縮、乾掉。如果想要快速痊癒也可以吃抗病毒的特效藥,不過這種特效藥的健保給付只提供發病部位在眼睛、三叉神經、泌尿道生殖器以及同時罹患癌症或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一般人必須自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特效藥對寶寶來說一般是安全的,但仍可能經由乳汁影響寶寶。哺餵母乳的媽咪在療程中最好中止哺乳以確保寶寶安全。

延伸閱讀:流感、病毒一波波,孕期跟著中醫「這樣吃」,有效強化免疫力!

 

濕疹

秋季最常見的濕疹是乾燥性皮膚炎。乾燥性皮膚炎好發在四肢,以小腿最常見,皮膚通常會因為乾燥而發紅、發癢並產生白色皮屑,症狀嚴重的甚至會皮膚龜裂。由於乾燥性皮膚炎多半是因為皮脂腺較少而無法分泌油脂滋潤皮膚,這種體質的媽咪若在入秋以後沒有適時更換滋潤型的保養品,就可能出現乾燥性皮膚炎的症狀。通常輕微的乾燥性皮膚炎只要擦乳液、乳霜或凡士林就可以緩解,但如果已經乾到發紅發癢,就必須擦類固醇藥膏治療。王佳珍主任表示,本身體質較乾燥的人平常就要隨時注意保濕、勤擦乳液,洗澡水溫應控制在35度~40度之間,不要洗得太熱或太久。若發現身體某個部位的皮膚較乾燥,洗澡時只要用清水沖,最好不要塗抹肥皂或沐浴乳以免皮膚更乾。另外,患處若發癢最好不要抓,以免破皮引發感染。既然罹患乾燥性皮膚炎的人本身就屬於乾燥體質,平常是否應該避免吹冷氣、電風扇以免讓皮膚更乾?王佳珍主任說,儘管吹風可能會讓皮膚變乾,但是如果讓身體長期處於濕熱環境,也可能出現其他皮膚疾病,譬如體癬。尤其現在台灣秋季一年比一年熱,很難不吹冷氣或電風扇,只要做好保濕,不需太為難自己。

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好發在臉部以及頭部,臉部以眉毛和下巴最常見,頭部則多以頭皮屑的型態出現,一般會用弱效的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王佳珍主任表示,這種外用藥膏被身體吸收的劑量不多,哺餵母乳的媽咪不用太擔心。由於脂漏性皮膚炎通常會在季節交替、睡眠出現問題以及壓力大的時候發病,有中風病史的人和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狀又會特別嚴重,產後憂鬱症的新手媽咪是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

夏秋換季清潔保養品也要換季

夏天皮膚容易出油,多半會用洗淨力強的清潔用品,但如果持續沿用到秋季可能會讓皮膚變得太乾。建議媽咪,夏秋換季最好使用相對溫和的中性、弱酸性清潔用品,洗頭時也應改用溫和洗淨功效的產品,如果覺得太乾可以在洗完頭的時候塗抹適量護髮乳。保養以滋潤型保養品為主,特別要注重保濕。由於氣候轉

為乾燥,最好減少去角質的次數以免皮膚過於乾澀。敏感性膚質的人也最好減少敷面膜的次數以免刺激皮膚。另一方面,因為台灣秋老虎威力驚人,秋季防曬最好比照夏季,出門前要記得擦防曬乳液並準備遮陽的洋傘,若持續待在戶外,約3~4小時就要補擦一次防曬乳液。

預防肌膚變敏感避免過度清潔

敏感性膚質的人因為對外在環境變化的耐受度比較低,當氣溫變冷、變熱或空氣變濕、變乾時皮膚就會產生反應,只要受到些微刺激就會發紅、發癢。由於敏感性膚質大多是因為過度清潔皮膚所致,王佳珍主任提醒,媽咪平常最好使用中性溫和的洗面乳、沐浴乳,用磨砂膏去角質不要太用力,時間也不要太久,以免洗掉皮脂膜、讓角質層變薄,破壞皮膚的保護層。面膜最多1週敷1次,1次約15~20分鐘。洗臉最好用冷水,洗澡水溫度也不要調得太高。新手媽咪要儘量維持正常作息,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過敏性膚質挑化妝品有訣竅

過敏性膚質的人一旦接觸特定過敏原,就可能出現丘疹、紅斑、水泡、皮膚腫脹、搔癢等症狀。王佳珍主任指出,化妝品中的香精和防腐劑是造成皮膚過敏的主要因子,挑選化妝品時要注意成分,過敏性膚質的人最好選擇過敏膚質專用的化妝品。此外,購買化妝品或保養品時最好不要一次選購太多新產品,以免在出現過敏症狀時無法判斷是哪一樣產品引發過敏,建議一次只要選購一種新產品。如果要試用臉部產品,最好先塗在手臂內側測試是否有過敏反應,確定不會過敏再在臉上試用。假使想確定自己是否對某種化妝品或保養品過敏,可以做藥物貼膚試驗。


預防秋乏喝小米粥開胃補氣

根據中醫理論,過了秋分,人體便可能開始出現秋乏的症狀。新店耕莘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慧君表示,許多人誤以為秋乏是一種病,但它其實是一種情緒性表徵而非病理症狀。人之所以會在秋天出現秋乏,是因為夏季高溫容易讓人大

量流汗導致體力透支,炎熱的天氣也相對使人益發煩躁興奮;秋季氣溫降低、不再燥熱,人會變得比較放鬆,此時身體為了補償夏天因過度亢奮消耗的大量精力會產生疲憊感,這種乏困的感覺就稱之為「秋乏」。換句話說,秋乏是身體自我保護的一種反射機制,會出現秋乏代表身體需要好好休息,此時最好早睡早起,努力維持睡眠品質,白天若感到疲累也要儘量找時間休息。忙著照顧寶寶的新手媽咪因為勞動量加重,身體比一般人虛弱,特別需要休養生息,如果可以,最好請家人幫忙照顧寶寶。平常可以攝取少量的西洋參和黃耆補氣,若擔心人參、黃耆上火,可以吃小米粥。黃慧君醫師說,小米性涼微寒、養胃氣,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吃小米開胃補氣。提醒媽咪,近年台灣入秋愈來愈晚,秋乏的症頭不一定會在秋分後出現,平時應多加留意氣候變化,只要氣溫開始下降就要提早做好護理準備,才不會讓秋乏症狀加重。

除了秋乏,秋季也可能因為氣候乾燥而產生各種症狀,譬如咳嗽、喉嚨乾癢、口乾舌燥、流鼻血、牙齦出血以及皮膚乾裂發癢等。這些不同症狀都可以藉由攝取適當的食物而獲得緩解,下面就來看看不同症狀相應的食療方式:

延伸閱讀:孕期時常疲倦、頭暈,小心感冒找上門!秋冬跟著中醫「這樣吃」有助強化免疫力。

 

喉嚨乾癢、咳嗽、口乾舌燥→滋陰潤肺

對於在秋季咳個不停或因為感冒、唱歌而「燒聲」的媽咪,黃慧君醫師表示,將水梨和冰糖放在一起煮可以潤肺止咳。不過因為梨子屬於寒性,吃太多會傷腸胃,腸胃功能較弱、容易腹瀉的人不適合吃,一般在食用時也最好不要過量。也因為水梨性寒,只適用於熱感冒,寒感冒的人吃了反而會加重症狀,因此在吃之前最好先釐清自己是熱感冒或寒感冒。熱感冒的痰液大多濃稠黏黃,咳嗽時會有又乾又燥的感覺;寒感冒的痰液則呈現白稀的水狀。

口乾舌燥的人可以吃平性的蘋果,蘋果沒有水梨這麼寒,有助潤肺生津,對腸胃消化不良、胃口不佳、腹瀉也很有幫助。而甘蔗也有緩解口乾口渴的作用,但甘蔗性寒,寒性體質的人無論要直接吃或打成汁最好先烤熱。柿子則可以潤肺止咳清熱,但因為比較難消化,吃的時候最好適可而止。口渴虛煩又便秘的人可以吃香蕉;白蘿蔔也可以作為秋天生津潤燥的食物。黃慧君醫師提醒,秋季氣溫變化大,氣候較為乾燥,不論是溫燥涼燥,一旦燥邪入侵便會形成秋燥。為了避免身體出現「燥」的症狀,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最好避開麻辣鍋、燒烤、臭豆腐等烤、炸、辛辣的食物,韭菜、大蒜、青蔥等容易上火的配料也要少吃。

 

慢性腹瀉別吃寒涼蔬果

慢性腹瀉多半是虛寒,若食用寒性蔬果可能會加重腹瀉的症狀,即便出現秋燥症狀,也最好避免吃水梨、甘蔗、柿子等寒性水果。

 

脹氣、腹瀉、便秘→顧腸胃、潤腸通便

眾所皆知,腸胃對外界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秋季早晚溫差大,特別容易出現腸胃問題,新手媽咪多半三餐不定時,腸胃出毛病的機率又更大。黃慧君醫師指出,蓮藕可以修復胃腸黏膜,還可以緩解流鼻血、牙齦出血等症狀,十分適合秋季食用。有些媽咪自從分娩以後腸胃就變得十分敏感,不僅喝牛奶會拉肚子,吃雞蛋、豆製品也容易脹氣,此時就可以利用藕汁來修復胃腸;而藕汁有滋補力、補而性涼,也可以用來調養身體。不過生鮮蓮藕性寒,蓮藕汁最好煮過再喝,沖泡藕粉也最好用熱水,或和排骨一起煮成蓮藕排骨湯。黃慧君醫師強調,藕粉因為濃縮了整支蓮藕的精華,滋補的效果又比生蓮藕燉湯好,建議媽咪可以多喝藕粉泡製的飲品。

另一方面,許多新手媽咪常忙到忘了上廁所,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便秘或痔瘡的困擾。木耳有滋潤通便、止血的功效,不僅可以輔助治療便秘痔瘡,也有補益滋潤的作用。作息不正常、體力不佳、食慾不振或產後牙齒鬆動、長出白髮的媽咪則可以吃蓮子顧腸胃、調養身體,可以將蓮子和紅棗一起煮成蓮子紅棗粥,或加入白木耳、冰糖、紅棗煮成甜湯,或和排骨燉煮成蓮子排骨湯。

皮膚乾裂發癢→潤澤皮膚

黃慧君醫師建議,皮膚乾燥的人可以用當歸、地黃、何首烏等藥材煮成茶飲或藥膳,或服用養肝血、滋腎陰的黑芝麻潤澤肌膚;黑芝麻也可以潤腸,便秘的人也很適合吃。不過目前市面上販售的黑芝麻粉大多帶有苦味,服用前可以加一點蜂蜜中和,蜂蜜本身也有潤腸通便、潤肺止咳的作用。不過過敏體質的媽咪最好先確認是否對蜂蜜過敏。

 

秋季護理

 

進補藥膳以微涼微溫為主

秋天夜晚轉涼,喜歡進補的媽咪可能會在此時開始吃一些藥膳補品,但一般藥膳店多以溫補為主,若已經出現口乾舌燥、喉嚨發炎、眼睛乾澀、便秘等秋燥症狀,進補完恐怕會更「燥」。黃慧君醫師表示,媽咪如果想在秋季進補,最好自行選購藥材回家燉煮,藥材屬性以微涼微溫為主,配料則可以加入蓮子、紅棗、白木耳、黑木耳。有睡眠障礙的人還可以放百合,百合不僅可以清心、安神、鎮靜,也有助潤肺止咳,好處多多。媽咪可以將百合和蓮子、綠豆煮成甜品,或和蓮子、紅棗、排骨煮成藥膳湯。不過因為有些人會對百合過敏,初次嘗試百合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而因為微寒藥材吃太多會影響腸胃運作,胃腸虛弱的人吃了會更「虛」,有腸胃痼疾的媽咪在挑選藥材時也要特別注意。至於沒有秋燥症狀的人,雖然不會禁止吃溫補的羊肉爐、薑母鴨,但進補時最好也不要吃太多,建議搭配生津潤燥的水果以免上火。

 補充體力每天午睡30分鐘 

先前說到秋天最好早睡早起才能有充足的體力照顧寶寶,但新手媽咪多半需要在半夜起床餵奶,建議在中午小睡片刻補充體力(大約睡30分鐘即可起床)。而在夏令時間結束後,由於秋季日照長度逐漸縮短,大腦調節情緒的功能會受到影響,媽咪容易感到悶悶不樂、欲振乏力,無法專心照顧寶寶;新手媽咪壓力大,又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面對這種情況,除了維持規律作息,平時應該找機會多運動、透過運動放鬆身心。媽咪也可以趁下午、傍晚氣溫較涼爽時出去散散步,再搭配疏肝解鬱的花草茶、按摩精油紓壓。

 

秋燥茶飲&藥膳

名稱

益氣生津茶

潤燥安神湯

材料

西洋參2錢、茯苓1錢、菊花2錢、枸杞2錢、生地2錢、麥冬2錢、陳皮1錢、白朮1錢、紅棗2錢。

百合10克、黑、白木耳各20克、蓮子15克、冰糖適量。

 

作法

將全部藥材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冷水,冷水須淹過藥材,開中火煮滾後轉小火再煮20分鐘關火,將藥汁倒出放至溫涼即可服用。

將百合、蓮子、木耳置於水中泡發,撈出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開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熬煮至軟爛,最後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

補氣抗疲勞,滋養陰液,潤膚澤顏。

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寧心安神。

小提醒

腹痛腹瀉、胃脹胃痛、打嗝反胃、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發燒感冒、怕冷體質者忌服。

腹痛腹瀉者忌服。

資料來源/黃慧君醫師整理/嬰兒與母親雜誌編輯部

 

秋季護理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webservice@mababy.com

採訪撰文/戴筠

諮詢/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主任王佳珍、振興醫院健檢科及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丘亮、新店耕莘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慧君

攝影/老麥麥叔叔攝影

梳化/彭彥菱

model/漂亮媽咪陳尹蓉、可愛寶寶戴芷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