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為少子化關係,每個家庭一個寶,不僅爸爸媽媽,就連阿公阿嬤都會相當疼愛家中唯一的孩子,導致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越來越多,形成所謂的「直升機父母」,但現在,開始有父母注意到此問題,逐漸興起一種「散養教育」,放手讓孩子學習生活,在挫折中成長,養成獨立自主性格。
散養教育(Free Range Parenting)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但近年來才被台灣父母重視,主要是希望孩子藉由生活的體驗,培養在遇到挫折時可以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以後碰到任何困難,都有辦法處理,而不是原地踏步,或只是考試卷上的選擇題。
所謂的生活體驗,會依據孩子的年紀,給予相對應的挑戰,像是大班的小朋友,建議父母可以帶著孩子搭捷運、公車,並且自行投零錢或是購買票劵;中班的小朋友則可以到早餐店,自己學著點餐,拿鈔票找零等。
像這樣的生活訓練,雖然每一個步驟得花上較多的時間,孩子在與陌生人(例如:餐廳老闆)應答時,可能也講得零零落落,但長期下來,卻能增進自理能力,以及建立抗壓性與反應力,進而達到保護自己的能力。
日本人相當重視孩子是否禮貌,他們從小就教孩子見到人要打招呼,回家時要說:「我回來了。」吃飯時必須等到媽咪做好菜,同意開始吃飯才能開始吃,且吃飯前必須先說:「我要開動囉!」像這樣的禮儀教育,不僅在孩子身上落實,就連家中的其他成員也得遵守,才能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成為禮貌的習慣。
除了重視禮貌,日本人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自主、自立的能力,不少家庭都會要求孩子要幫忙做家事,像是倒垃圾、整理碗筷、收拾玩具等,待孩子較大一點時,還會要求孩子去買東西,幫忙跑腿等;此外,日本多數的幼兒園是統一服裝,孩子在進入校園前都必須穿上制服和規定的鞋子,但進入校園後就要換上較方便活動的衣褲和鞋子,基本上,孩子每天都得重覆這一套換衣動作,長久下來便能養成自理的能力。
不同於台灣,荷蘭的義務教育是從5歲一直到16歲,但從孩子4歲起,父母就可以決定是否讓孩子就讀國小,因此大多數的荷蘭孩子4歲時就入學,但4歲前的教育則由父母安排。
由於荷蘭人認為孩子是父母自己的,因此大部分的阿公、阿嬤都不會幫忙帶小孩,所以若是父母需要上班,就必須送到托兒所,且只要滿3個月便可送去,在托兒所裡,有各種嬰兒用品,包括搖籃、益智玩具等,老師也會幫忙換尿布、餵奶,在與孩子接觸的過程中,都會不停的與孩子對話,讓孩子熟悉語言。此外,由於在托兒所裡,老師必須同時照顧7~8個孩子,不管怎麼吵鬧,老師也只能一個一個輪流照顧,孩子無行中便學會等待和耐心,同時,隨著年紀增長,孩子也會因為「玩具是大家的」,進而學會分享以及與他人一起玩樂。
除了校園生活,荷蘭人認為,要有快樂的小孩,首先要有快樂的爸媽,因此,荷蘭父母可以向公司申請一星期減少一天工作日,父母也可以向幼兒園或托兒所彈性選擇上課天數,讓親子有更多相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