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吳文正副執行長表示,醫師出走嚴重,婦產科也是五大科醫師荒其中的一科,尤其必須24小時待命的產科醫師,人力更是吃緊,我們必須思考如何補充孕產婦照護人力,避免將來照護人力的斷層,同時建立新的孕產婦照護模式,以提升照護品質,因此而有這項「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
此計畫自2014年7月1日開始實施至2014年底,包括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豐原醫院、台中醫院,以及林口長庚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等六家醫院參加,試辦半年,孕產婦對新的照護模式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滿意度。
參與這項試辦計畫的桃園醫院婦產科呂理政主任表示,「友善多元溫柔生產試辦計畫」有兩個主要重點:
1.友善生產:試辦計畫強調親善生產,以免除以往一直被採用,但經證實不一定對產婦有益處的一些醫療介入,例如:剃毛、灌腸、催生、剪會陰、推肚子、使用真空器以及禁食等等,在以往,這些常規措施或許有其必要性,但時代變遷,不一定所有產婦都需要。
以前會擔心未進行剃毛可能造成細菌感染,但其實只要進行消毒就能避免,國外研究也發現,有沒有剃毛並無差別;灌腸也一樣,只要消毒,並不會因為生產過程中有排便會造成影響。
至於剪會陰,在比較各國剪會陰的機率發現,台灣比率非常高,很多醫院都超過九成,甚至有達到98%,以往認為剪會陰好處是傷口較完整,比較好生,後來研究證實,預防性剪會陰反而在生產過程中,使傷口更往下裂,不剪反而還有一道防線。醫師可能覺得不剪會裂的更嚴重,其實要看技巧,原則是不要讓胎頭衝太快,在胎頭快出來時,醫師要指導產婦控制用力的力道,並保護會陰,進行會陰按摩等等,只要配套措施做好,多不會有問題,而且多數醫師都能做到,只是習慣問題。
在催生方面,大部分產婦並不需要靠藥物催生,雖然催生可讓產程縮短,但過度催生可能導致子宮收縮太強,胎兒衝太快,進而造成會陰嚴重裂傷,也可能因催生讓產婦更痛,甚至受不了而要求剖腹產,要不要催生必須看情況,例如產程太慢,或羊水破了卻遲遲無進展時,才會考慮催生。
2.補充婦產科人力:婦產科人力不足,醫師過勞現象越來越嚴重,有需要引進新的人力,而助產師(士)的加入可給予很大幫助。
呂理政主任表示,有些產婦表示原本第一胎剪會陰傷口非常疼痛,第二胎不剪會陰,感覺輕鬆許多。而助產師(士)的加入也讓產婦有不一樣的感受,以往孕婦生產過程感覺很孤獨,沒有安全感,現在有助產師全程陪伴,教導何時用力,幫產婦按摩以減輕產痛,同時給予安慰,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緊張,無論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有很大幫助。
此外,助產師(士)的加入也使整個產程縮短,剖腹產率因而下降,以往可能因產程太久或怕痛,產婦會主動要求改剖腹生產,在助產師(士)從旁協助下,可減少難產以及產婦要求剖腹產的機率。
至於接生時一旦有糾紛,責任該由誰承擔?試辦計畫中提到,一旦選擇助產師(士),必須由婦產科醫師與助產師一起做風險評估,如果有一方認為是高風險產婦,主導權便交由醫師,以免除助產師責任要由醫師承擔的狀況。此計畫實施以來,各試辦醫院並未有併發症的發生,主要因為生產時醫護人力不變,並且也證明了助產師(士)的能力。
現階段,台灣還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像歐美國家一樣,可選擇完全由助產師(士)接生,不過我們可考慮這種採取婦產科醫師、助產師(士)共同合作的照護模式,也就是額外增加人力,讓產婦在生產時多一個助產師(士)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