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媽帶孩子來看診,主訴是:「咳嗽已經超過兩個禮拜了,尤其一到晚上就咳不停,還咳到吐!」這時陳敬倫醫師會問:「那孩子咳出來的是什麼呢?」結果答案常常是「奶」。
這類情況多半發生在三、四歲還習慣睡前或半夜用奶瓶喝奶的孩子身上,咳嗽問題特別明顯。爸媽也常一臉錯愕地說:「原來這年紀就該戒奶瓶了嗎?」(其實兒童健康手冊裡早就有提醒喔!)
很多爸媽會問:「奶瓶到底幾歲該戒?」陳敬倫醫師表示,一般建議孩子在1歲左右就應該開始戒奶瓶,最晚不要超過1歲半。因為年紀越大,依賴感就越強,想改掉這個習慣也會越困難。長期使用奶瓶,對孩子的健康影響其實不小,除了容易蛀牙、牙齒咬合不正之外,還會增加中耳炎的風險,甚至可能影響到語言發展和正常進食。這些問題不一定當下就會出現,但時間久了,對孩子的成長與發育都是一種潛在負擔。
很多爸媽以為孩子是過敏、氣喘,事實上,感冒時呼吸道黏膜紅腫,如果這時還用躺著喝奶瓶的方式餵奶,很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
胃裡的奶或胃酸一旦倒流,會刺激原本就發炎的呼吸道,引發咳嗽、痰多、氣管收縮,怎麼看都像感冒沒好,結果根本是「奶瓶惹的禍」。
其實1歲以後的孩子,夜間不需要進食了!會醒來討奶,大多是因為習慣了這個安撫方式,而不是肚子真的餓。這樣的依賴,不只打亂孩子的睡眠節奏,連爸媽也很難好好休息。
很多孩子半夜哭不是為了喝奶,而是習慣嘴巴含著奶瓶入睡,把奶瓶當成安撫工具。如果水、果汁都可以用杯子喝,為什麼只有奶一定要用奶瓶呢?所以真正該戒的,不只是奶瓶,而是「用奶瓶入睡的習慣」。
陳敬倫醫師建議,從孩子6個月大開始,就可以練習學習用杯子或吸管杯喝水、喝奶,然後漸進式的白天不用奶瓶,再到晚上和早上不用奶瓶。如果一直無法達成,爸爸媽媽可以一點一點的稀釋奶,直到奶瓶裡剩下白開水;或是喝完睡前奶後,起來刷刷牙,說睡前故事,逐漸打斷奶瓶和睡覺的連結,進而培養新的睡前儀式。
整理撰文/江睿毓
內容來源/臭寶爸 - 兒科陳敬倫醫師 粉絲專頁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