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育兒 親子教育

我的孩子會是同性戀嗎?同婚專法通過,性平教育不能等

同婚專法通過,爸媽對性別平等的教育更不容忽視,當女兒說喜歡女生、兒子只喜歡洋娃娃,爸媽該怎麼看待呢?
我的孩子會是同性戀嗎?同婚專法通過,性平教育不能等

Part1‧理論篇

古云:「女子無才便是德」,於是以前的女性被鼓勵在家相夫教子,最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甚至視纏足為美;男性則被要求做到「男兒有淚不輕彈」、「大丈夫膝下有黃金」等,在在揭示傳統社會對於兩性的框架與期待。

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林欣儀表示,社會上對於男女性的特質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譬如一般覺得男生應該要粗曠、富冒險精神、剛強、膽子大,女生則被要求漂亮、纖細、溫柔、敏感,也因此若女孩兒玩得髒兮兮,往往會換來家長一頓責罵:「女孩子家怎麼像個野丫頭一樣!」,男孩子則玩瘋甚至泥巴濺滿身也不要緊。

 

舉止娘娘腔or男人婆=同性戀?

因此,一旦孩子的行為表現不符傳統對於性別的期待,有些家長可能就會衍生這類的擔憂─「我的兒子個性溫吞,從小就愛洋娃娃、愛打扮、愛粉紅色…!有沒有可能是Gay?」、「我家女兒個性凶巴巴、愛打人,表現像個男人婆,將來會不會嫁不出去?」

林欣儀心理師表示,其實像上述的情形,多半屬於孩子的「性別氣質」較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緣故,並不能就將其和「同性戀」畫上等號!同性戀指的是在「性傾向」上喜歡同性者、對同性有生理上的性衝動。在釐清兩者的不同前,有必要先搞懂「性別屬性圖」,性別屬性包含4個部份,包括:

(1)生理性別:即生下來就決定好的性徵,是無法改變的,除非做變性手術。

(2)性別認同:指自身認不認同自己的性別。譬如有少數男性雖然身為男兒身,有陰莖、睪丸的性徵,可是卻打從心底覺得自己“應該”要是女生,進而有想成為女性的強烈慾望,長大後可能穿女裝或想存錢做變性。

(3)性別角色:指個人表現出來的性別特質。譬如有些男性的氣質或舉止看起來較女性化,但他其實喜歡女生,也認同自己是男生,僅代表其性別角色較偏向陰柔。

(4)性傾向:即指對於哪類性別的人會產生性衝動,若喜歡同性別的人(如:男生愛男生、女生愛女生),即為「同性戀者」;反之,則屬異性戀。值得注意的是,同性戀者並不一定「性別認同」上有障礙,譬如雖身為男同性戀、喜歡男生,但不覺得自己身為男兒身有什麼不妥,也不會有想變成女生的慾望。

 

性別屬性圖

是什麼影響性別發展?

由上可知,性別的發展牽涉很多錯綜複雜的因素(先天基因、腦部構造中的激素、後天環境、年齡、教養方式、個人氣質…等),擁有臨床心理實務工作經驗16年的台南仁愛之家附設精神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葉金源指出,影響性別發展的因素主要可從3個觀點來看:

 

A生物學觀點—基因決定

精子和卵子結合後,其產生的性別荷爾蒙、性腺和染色體,就會決定胎兒未來是男生還是女生。不過,人類胚胎在一開始形成時都是陰性,一直要成長到第6周才會出現關鍵性變化,原本為男性的胚胎此時才會開始分泌男性荷爾蒙、發展性器官;若原本為女性,則不會轉向,會以女性的性別繼續生長。

 

B心理學觀點─性心理發展

心理學領域中最著名的相關理論即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期」,其將人格發展分成5階段(如下)。葉金源心理師指出,一般在「性器期」階段較會出現性別認同的問題,但這階段有不代表以後都會有,因此心理師在接觸有性別認同障礙的病人時,多半會回溯其小時候的相關經驗。

 

Stage1口腔期

出生到1歲半,此階段嬰兒藉由吸吮、咀嚼來獲得口腔和心理上的滿足。

Stage2肛門期

1歲半~2歲,嬰幼兒初期無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藉由屯積糞便或排泄來達到刺激肛門的快樂。

Stage3性器期

3~6歲開始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興趣與好奇,會接觸、撫摸自己的性器官。男寶寶基於閹割恐懼,會依戀女性出現戀母情結,女寶寶則會羨慕爸爸的性器官,產生戀父情結。

Stage4潛伏期

6~12歲對性感到好奇,與同性的同輩朋友發展親密的友誼,能了解男女性的概念。

Stage5生殖期

12歲以後生理特徵逐漸發展以臻成熟,男女皆會學習與異性發展親密關係,由友誼演變成愛情。

 

C社會學習論-後天塑造

「性別角色可經由後天塑造而成」的觀點最被接受,社會學習論認為整個社會結構面受文化、環境影響,會形成當代當地特殊的社會文化模式,進一步形塑家庭教養孩子的方式。譬如父系社會中由於男性是家庭主要支柱與經濟來源,因此父母往往從小就教養男生要勇敢、有擔當;反之,則要求女孩要溫柔、賢淑。

大陸西南摩梭族是最具代表性的母系社會例子,當地因保有走婚風俗、沒有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社會中沒有爸爸、叔叔的角色,只有兒子、舅舅(因摩梭族的男性全部跟母親或姐妹住,直到老死),女性為家庭的主要掌權者,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摩梭族的女性從小就被教導要強悍,即使是粗重工作,她們也都能勝任。

由此可知,成人的示範、鼓勵與教導,皆會影響孩子性別角色的發展;或是孩子藉由觀察整個社會文化對男女性的期望、框架,進而在自身性別角色的發展上受到程度不等的制約或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