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的水到底純不純淨?有沒有含鉛?」這樣的問題肯定是最近在喝水時,常在心中閃爍的問題,尤其在聽聞許多關於水的飲用危機後,飲用水的安全標準似乎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但究竟怎樣的飲用水安全準則,才能算是最符合人類健康飲水的標準呢?以飲用水含鉛量的例子來談,2013年之前台灣飲用水含鉛量標準是50 ppb(十億分之一、微克/公升),到了2013年後才將飲用水含鉛量標準下修至10 ppb,台灣在飲用水安全上的把關,是否能讓您放心?
不過長庚臨床科主任顏宗海以醫師的觀點來看,他對於台灣自來水公司飲用水品質的把關,抱持著肯定且深具信心,且台灣飲用水含鉛量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一致,此外台灣自來水公司對於飲用水的檢測,除了檢驗影響健康的物質:砷、鉻、鉛等重金屬外,其他像是大腸桿菌及農藥等有機物,也都包含在水質檢測的項目當中,因此他認為大家不須太過煩惱飲用水檢測標準的疑慮。
健康的飲用水標準怎麼界定?
顏宗海主任表示,確實全球各地的飲用水標準各有不同,這是由於各地的環境與氣候,造就出不同的水質差異,因此每個國家針對飲用水標準的制定,都會依據實際的水質與環境狀況,制定出一套適用於當地的水質把關標準。因此單就各國的水質安全標準比較,實際上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以水質把關的施行層面來說,並不是將一個標準制定完成就好,還必須考量到現實狀況以及執行時的挑戰。舉例來說,台灣若依照飲用水零鉛為基準,台灣自來水公司勢必將目前水質的把關標準提高,然而各地區的自來水輸送管線是否全面汰換,以及每家用戶的供水設備是否也必須統一升級…等衍生性問題也會相對出現,這些因素其實與安全飲用水的標準制定並無太大關連性,確切地說想要健康的飲用水,其實不單只是水質把關標準的提高而已,倘若沒有友善的用水環境,縱使自來水公司很努力地把關飲用水的安全品質,其實也都只是枉然。
飲用水零鉛的世界趨勢
雖然對現階段的台灣而言,施行飲用水零鉛量的標準,會遭遇到的挑戰與困境很多,但是這股健康用水的零鉛標準已成為全球趨勢,從美國立法執行的無鉛法案來看,不單只是飲用水標準的提升,他們更積極要求水管道和水龍頭生産必須全面無鉛,而世界各國像是加拿大、英國都有擬定相關計畫,企圖達到飲用水無鉛的目標,這些無疑是台灣未來邁向飲用水無鉛標準還須努力及學習的地方,但在前進這零鉛用水的新紀元前,當務之急應是改善並創造友善的用水環境,或許才是用水安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