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全身布滿新舊傷痕,當即被通報虐童,起初父母堅稱孩子是從床上摔落受傷,但經警方調查後發現,該男童長期被獨留在家,每天僅靠一瓶牛奶維生,引發社會震驚!
許多網友聽聞此消息,紛紛痛批父母:「你也整天喝一瓶牛奶試試?」、「我的孩子也2歲,巴不得她多吃點,怎麼忍心?」、「這麼小的小孩挨餓,一想到就覺得心好疼」、「2歲還走不穩,獨留家中多危險」……紛紛為該童喊話相關單位盡速介入,希望社會局能妥善介入處理,不能再讓「遺憾」再度發生,令人不禁感嘆連不認識的陌生人都比父母親友還心疼男童。
男童的父母最初聲稱,孩子是從床上摔下來受傷,但警方與醫療人員發現男童的傷勢並不單純,新舊傷不僅遍佈全身,還有疑似香菸的圓形燒燙傷疤痕,顯然不是單次摔倒造成的,在警方的進一步追問下,父母才改口,孩子的部分傷勢是之前在外公外婆家時,被叔公打的,如此前後不依反覆的說詞,顯然是推卸責任的說法,這樣的情況,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無異是長期的折磨。
目前警方已在2月20日上午10點,將男童父母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並進一步調查發現,這對父母並非首次疏於照顧孩子。相關社政機關已接獲通報,正持續釐清男童受虐的詳情,以確保他能獲得適當的保護與安置。
►兒童虐待可分為四種: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與疏忽:
身體虐待:毆打、踢、推至受傷,或危及性命。
精神虐待:辱罵、威脅、排斥等心靈折磨,致使孩童心智、情緒、心理產生異常。
性虐待:強暴、猥褻、強迫觸摸身體部位等。
疏忽:任何不當照顧、有意或無意的忽視導致兒童身心創傷。
本案最明顯的就是疏忽與身體虐待,該男童父母不僅未能提供基本的照顧,長期讓孩子單獨待在家中並且不給予飲食,甚至還對孩子施暴,導致孩子受重傷送醫。
新北市社會局在接獲通報後,隨即派社工趕赴醫院與家庭進行評估,經初步判斷,男童長期疏於照顧且受到施虐,生存條件堪憂,社會局強調,目前會以幼兒的安全與醫療需求為首要考量,若家屬無法提供安全的照顧環境,將啟動緊急安置程序,讓男童暫時由政府或合適的照護機構接手照顧,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什麼是緊急安置?
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簡稱:兒少法)第56條、第57條規定:「保護安置程序,在兒少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或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或遭到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時,如果沒有立即給予保護、安置或其他處置,兒少的生命、身體或自由就會有立即的危險或可能有危險的疑慮,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應該給予兒少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的處置。」
●普通安置:兒少因原生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如父母一方或雙方死亡,患傳染病、精神疾病、發生重大意外,或犯罪入獄,導致無法提供孩童適當照顧時,機構幫助進行安置。
●緊急安置:當兒少身處於有相當大可能造成傷害的危險環境,但家長拒絕或無能力保護兒少時,經通報後,相關機關於24小時內展開訪視,孩童72小時緊急安置於寄養家庭、專業保母。
●繼續安置:當72小時緊急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以電訊傳真或直接向法院聲請,必要時得聲請延長,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這段期間稱為繼續安置。後如符合安置規定,則改為普通安置。由此可知,「緊急安置」的情況通常會比「普通安置」來得更為急迫、緊急,且「緊急安置」的時間大多是以3個月為期限。
(資料來源:等家寶寶)
每每虐童事件一發生,就不禁讓我們反思,到底應該如何避免類似的虐童悲劇一再發生?虐童已非家務事,人人都要有保護兒童的意識和警覺,減少虐童案件,也能及時伸出手來協助、拯救受虐兒。
虐童不容易被察覺,尤其是待在父母親友身邊的受虐兒,本就仰賴照顧者才能生存的幼童,一但被發現都已經是緊急搶救的階段了,因此鄰居、學校、家長都應該多一雙眼睛,多關心兒童的身心狀況,若發現不明的傷痕、異常行為或是驚恐的反應,都是受虐的徵兆。
經濟困難、生活困難衍伸的情緒問題,都不是施虐的藉口和理由,許多父母在面臨社會壓力後,回到家無法提供更好的照顧,反而會將怒氣全數發洩在孩子身上,政府和社會應提供更多協助,給父母親職教育、心理諮詢或是一些經濟補助。
兒虐頻傳,應該更加強高風險家庭的追蹤和訪視,避免疏忽照顧和虐待事件一再發生,應宣導鼓勵社會大眾勇於舉報疑視虐童的案件,孩子無法言說的受虐情境,也許透過你的機警,就能讓他們被看見、被保護,也許就能挽救他們的一生。
媒體的曝光不僅能讓社會關注受害兒童,也能對施虐者形成壓力,促使政府單位更積極處理相關案件,未來,媒體與社會都應該持續關注兒童保護議題,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珍貴的,理應被溫柔對待,細心呵護、安全成長,不要等到每次虐童事件傳出才開始警示,保護兒童不能等、愛和關懷不能缺席,不要讓無辜的孩子成為大人的犧牲品。
發現有疑是受虐兒童,有哪些求助資源?
113保護專線
- 電話諮詢:若您發現有兒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遭受不當對待,或您本身有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等情事,不分縣市、24小時全天候可以手機、市話、簡訊(聽語障人士)直撥「113」,將有專業值機社工人員與您線上對談,提供您相關諮詢、通報、轉介等專業服務,113保護專線將遵循保密原則,不會任意向第三人透漏您的個人資料,請安心撥打。
- 線上諮詢:如果您是聽語障或不便言談的朋友,也可以傳簡訊至113,或利用113線上諮詢與保護專線的專業人員聯繫。
關懷E起來 、紙本通報〈兒少保護案件通報表 〉
提供民眾線上通報及諮詢有關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兒少保護事項,如果發現身旁兒少疑似遭受疏忽、虐待等不當對待情形,請立即上網諮詢通報。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設有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可以就近受理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通報事件,如果發現身旁兒少疑似遭受疏忽、虐待等不當對待情形,也可以直接洽當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給予協助。
(資料來源:社會安全網)
整理/王佳琦
圖片來源/photo-ac
*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嬰兒與母親》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